柴秀成,柴新穎,張 濤
(1.平邑縣檢驗檢測中心,山東平邑 273300;2.山東省愛爾眼科醫院,山東煙臺264000)
有效的樣品管理能確保食品檢測數據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可信度。食品檢測機構只有對樣品進行制度化、流程化、規范化管理,才能確保樣品管理的安全,才能為食品安全檢測提供有效參考。由于樣品管理工作細小、煩瑣且存在一些問題,食品檢測機構人員必須要以足夠的耐心,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積累有效經驗,為全面提升樣品管理工作實效性提供借鑒和助力。
食品檢測機構在接收樣品、檢測樣品過程中都要確定樣品質量和數量的完整,要做好保存工作,避免出現損壞、泄露、蒸發等現象,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工作順利展開提供保障[1]。例如,當某企業樣品到達食品檢驗機構檢測場所之后,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明確樣品數量,保證數量正確,然后登記入庫。期間,工作人員和產品監督員還要根據抽樣單核實相關數據,確保送檢產品無污染、無破損、無過保質期等現象。在確定樣品可接收之后,工作人員還要填報“檢驗委托單”,確定檢驗時間和取報告時間,保證樣品能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檢驗。在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及時給樣品加貼標簽以識別樣品,確保其不重編號、不錯號、不混淆,保證其在整個流轉期內的完整性。
食品樣品有一定的保質期,存放時間過長可能會發生質變。因此,在樣品管理過程中,食品檢測機構則要保證樣品管理的時效性和品質,防止其因時間過長而變質,影響檢測結果[2]。例如,在檢測新鮮魚類、肉類中的揮發性鹽基氮時,食品檢測機構要在第一時間取樣、存放,并進行檢測,確保樣品保管符合檢驗標準。在檢測新鮮蔬果樣品中的農藥殘留時,食品檢測機構也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好樣品管理并及時進行檢測,避免蔬果腐爛變質,影響檢測結果。
在食品檢測機構檢驗環節中,樣品管理極為復雜,規范性極強,因此能保證食品檢驗的精準性和代表性。為進一步保證這一環節的精準性,食品檢測機構還要對接收的樣品進行取樣抽調,根據樣品實際情況來收集數據,判斷此批樣品的質量,并精準核實樣品名稱、數量。在領用、返還待檢樣品時,工作人員還需根據“檢測樣品流轉單”在樣品管理倉庫中登記、取樣。取樣結束后,工作人員則需及時將剩余完好的樣品退回樣品保管倉庫并封存,并填寫相關數據。
在食品檢測中,樣品信息極為重要,其是食品檢測機構妥善保管樣品以及正確檢測數據的依據。然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2.1.1 樣品接收人員缺乏責任心和細心
由于每天送達食品檢測機構的樣品數量較多,樣品管理人員若無熟練技能、足夠的專業素養和高度責任心,在整理樣品信息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導致樣品原始數據與送檢企業提供的數據信息不一致,影響檢測結果。例如,抽樣單據填寫過程復雜,需要抽樣人員認真填寫、核對。若抽樣人員工作不認真,很容易出現錯誤,影響檢測結果。再如,一些特殊產品需要備注生產工藝,食品檢測機構才能據此進行正確檢測,確保檢測結果的精準性。例如,食用植物油有壓榨和浸出兩種生產工藝,這兩種生產工藝的溶劑殘留檢測標準是截然不同的,若無清晰填寫,很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2.1.2 樣品存放混亂導致檢測要求不明
樣品管理期間存在樣品標識不清楚、被破壞或保質期混亂等情況,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樣品保質期不清晰,樣品接收人員無法明確獲悉企業檢測要求,自然就無法加蓋CMA 章,甚至還可能需要企業進行二次檢測,給企業帶來一定的麻煩。
在樣品接收和確認環節,樣品管理人員需要對樣品進行仔細檢查、核對,確保其與委托企業交付的單據數據一致,以保證其能滿足檢測需求和檢測質量。然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部分樣品管理人員未對樣品信息進行仔細核查、確認就直接完成交接,導致后期檢測過程中信息不一致,不僅浪費時間,還難以確保檢測質量,對企業和食品檢測機構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在交接過程中,樣品管理人員若在交接后未及時將樣品送至檢驗,也可能會導致樣品失去代表性,致使檢測結果無效。
從樣品接收到最終完成檢測需要一段時間,而在這個時間段內樣品的存儲極為重要,一旦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檢測結果,導致企業受到影響。然而在實際樣品保管過程中,樣品管理存儲條件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屢見不鮮[3]。①樣品管理室要保持干凈、整潔,要保證工作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所需樣品,確保樣品接收、貼標、擺放、入庫以及放置等環節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樣才能保證樣品質量,確保檢測質量。這對食品檢測機構實驗室條件提出一定要求,而部分食品檢測機構的實驗室未能達到此條件標準,自然就會影響樣品管理效果。②在樣品待檢、分裝制造、檢驗、傳輸以及貯存等流程中,實驗室要確保樣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食品檢測機構要遵循常溫、冷藏、凍結分開存儲的原則,對所有送檢樣品進行最佳方式存儲,以確保其質量。對于無法安排檢驗任務的待檢樣品,食品檢測機構也要在單獨區域或設備內按照存儲要求放置待檢樣品,保證其質量和檢測結果。然而部分食品檢測機構在實際保管過程中并未完全按照流程來操作,導致部分樣品管理不當,對檢測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于抽樣檢查的樣品,食品檢測機構人員必須要認真核對抽樣單上的信息,以確保其和樣品實物信息一致,避免因為樣品名稱、型號、標識、數量等信息不一致導致無法檢測或檢測無效。送檢企業要按照規定明確填寫相關詳細數據,并將《樣品交接表》一起郵寄給食品檢測機構。食品檢測機構人員對所有來樣都要進行接收登記,并在樣品到達檢測機構之后,立即登記入庫。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檢測樣品相關信息,要對出現的所有情況進行登記,寫出處理意見,上報上級領導處理。例如,當樣品出現信息不準確、破損等情況時,工作人員要詳細登記并將其上報給上級領導,領導處理之后,工作人員再將其發給送檢企業,以便送檢企業能及時補救。在確定樣品可以接收之后,工作人員要和客戶進行當面檢查,精準核對樣品數量和質量,并填寫“檢驗委托單”,確定取報告時間。必要時,工作人員還要對樣品的特性、存儲情況以及工藝等信息進行了解,以便更好地服務于食品檢驗,保證檢驗質量。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樣品,工作人員還要與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進一步溝通,評審合同,確定可以受理之后才能接樣。
樣品制備管理也是樣品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食品檢測機構要積極完善樣品制備管理制度,為樣品制備提供有效管理條件,確保樣品檢測質量[4]。①食品檢測機構要為樣品制備提供適宜的環境和充足的制備條件,要以科學合理的制備流程來完成相關操作,以確保制備質量。②食品檢測機構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品,根據食品檢測標準和要求進行操作,確保所取樣品能代表整個產品,避免因取樣不均導致檢測結果失誤。③食品檢測機構要選擇合適的檢測制備方法來制作樣品,精準把握制備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誤對檢測結果精準性產生不良影響。④食品檢測機構可以根據食品狀態、加工工藝、包裝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制備管理手段。例如,對有核、骨或殼的食品樣品,工作人員首先要剔除其核、骨或殼,再將其磨碎、檢驗;對堅果、炒貨類食品,工作人員要帶殼制備樣品;對稻谷類食品檢測,工作人員要將其脫殼,制成糙米后均勻粉碎,再檢測其是否含有鉛、汞、鉻等重金屬;對白菜的檢測,工作人員要選取整棵白菜,去其根,一分為二,一半制備樣品,一半留樣復測。除了要完善樣品的制備管理之外,食品檢測機構還要健全樣品的存儲管理,要以科學存儲的方式來確保樣品的穩定性、完整性,保證其檢測結果的精準性。例如,對于易揮發有特殊氣味的食品,工作人員要將其存放在密封、防串味的環境中;對米、食用油等食品則常溫保存;對魚蝦類、速凍食品則需將其放置在-18 ℃的存儲環境中。總的來說,在樣品存儲管理中,食品檢測機構要按照留樣、制樣等環節的要求配備相應的冷凍室、冷藏室和常溫室,要將樣品放置整齊,并張貼標識和樣品信息。所有的樣品存儲都要有專人管理,并由專人將其記錄在數據庫中,確保存儲信息詳細、完整。
在整個食品檢測活動中,工作人員的作用和影響是極大的。因此,食品檢測機構在優化樣品管理過程中不能忽視對樣品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監督,要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確保其熟練掌握樣品管理技能,為保障樣品檢測質量提供人才支持[5]。食品檢測機構還要定期舉辦業務培訓活動,讓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業務培訓活動來加強自己的專業化技能和素養,提高管理水平。對于工作人員工作不認真、馬虎等情況,食品檢測機構可以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實施“責任到人”制度等方式,培養其責任心,使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減少人員操作失誤對食品檢測的影響。另外,食品檢測機構還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監督,要利用新規定、新標準來督促工作人員,確保樣品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樣品管理直接影響食品檢測結果,對企業銷售利益會有很大影響。因此,食品檢測機構要重視樣品管理,確保樣品流轉管理中每一步都規范化、標準化,保證食品檢測結果的公正性、科學性和精準性,為送檢企業提供可信度高的檢測結果,保證食品安全。另外,面對樣品管理中的諸多問題,食品檢測機構也要積極探尋有效優化措施,以行之有效的手段來規范樣品管理流程,提高檢測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