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璐佳
(浙江海洋大學,浙江 舟山 316000)
開發特色鄉村旅游產品,可以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產茶區發展茶旅游業既可以升級茶產業,又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提高茶農收入,豐富相關旅游產品,培育茶旅生態經濟新動能,茶產業和旅游業的融合可以為鄉村振興帶來新機遇。崗墩是慈溪市第一高山村,海拔高達446米,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也有歷史文化的豐厚積淀,茶葉的種植規模達到了500多畝,產量約有2500公斤,被評為慈溪市優質名茶基地。崗墩環境清幽,氣候適宜,旅游資源豐富,有良好的茶旅產業發展基礎。分析崗墩村發展茶旅旅游的優勢、必要性和現存的問題,本文提出茶旅融合發展的提升建議,以期為高山地區茶旅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參考。
崗墩具有悠久的產茶歷史,遠離城鎮,環境清幽、雨水豐沛、氣候適宜并且沒有污染,是一個現實版的“世外桃源”,十分適合茶葉的種植與生長。土質中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出產的茶葉是有益健康的富硒茶。崗墩現有茶園面積五百多畝,品種豐富多樣,擁有烏牛旱、浙農117、龍井43號、白茶等多種優良茶葉品種。
崗墩村旅游資源豐富多樣,有很多美味的土特產。除了茶葉外,還有楊梅、農家散養雞、高山蘿卜、高山竹筍等,都是食用和饋贈佳品。匡堰每年都會有大量游客慕名而來,十分適合喜愛鄉村閑暇旅游的游人。目前,崗墩村已成功創建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寧波市森林村莊、農家樂特色村、徒步休閑基地和寧波市全面小康村。茶業與旅游業之間互相促進,為茶旅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匡堰鎮隸屬于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地處杭州灣南岸,緊靠慈溪中心城區,東離寧波56千米,南倚四明山麓,西距杭州150千米,北臨杭州灣跨海大橋20千米。329國道橫穿鎮區,匡妙線縱貫南北。崗墩村位于匡堰鎮南部翠屏山系主峰蹋腦崗西側1千米處。它東與慈溪林場接壤,西臨橫河大山村,南接余姚丈亭,北通匡堰乾炳村,總面積3.1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優良。目前,勝陸高架已全線通車,連接慈溪勝山和余姚陸埠,慈溪周邊城市的游客自駕可直達崗墩村。對于稍遠城市來的客人,當地公共交通也十分方便,可乘坐高鐵到達余姚北站,接著換交通工具公共汽車慈溪293路或290路到匡堰站再換乘205路即可到達崗墩村。
茶葉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融合既能豐富旅游內容,又有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們在享受旅游的同時通過親身體驗采茶、炒茶、品茶活動,通過聆聽有意思的茶故事,體驗茶俗風情,深入體驗茶文化,對于茶葉的起源,茶葉的發展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能夠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自信地去宣傳弘揚我們的文化。同時,有利于提高慈溪影響力,做優鄉村綠色經濟。茶旅融合產業的發展能夠使當地經濟得到綠色持續發展。以茶為媒,以旅游為手段,能夠讓慈溪的特色茶文化不斷走出去,并且越走越遠,讓慈溪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力不斷提高,從而帶動當地其他產業發展,增加人們就業機會,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茶旅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利于保護鄉村自然環境,促進綠色發展。目前,游客選擇鄉村旅游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躲避城市的喧囂,尋找一個沒有污染,能夠使身心得到愉悅和放松的地方。所以旅游地為了吸引更多游客會努力保持原有自然地貌,在此基礎上進行維護和改造,打造更加舒適宜居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當游客們在享受如此美好的自然風光以后,也會自覺地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環保意識,從而使整個鄉村旅游得到可持續發展。
雖然崗墩的“崗頂大良”茶葉榮獲慈溪市名牌產品稱號,名聲在外,政府也在宣傳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國內其他知名茶旅地區相比,崗墩的茶旅品牌知名度還不算太高。通過調查發現,在抖音,快手等大型媒體平臺上很少能看到與崗墩茶葉和旅游有關的視頻。各大媒介宣傳力度不足,這也是一些游客對崗墩茶旅品牌的知曉程度不高的原因。同時,在各大銷售平臺上也搜索不到任何與崗墩茶葉有關的產品,銷售模式十分單一,缺乏多渠道銷售與宣傳,促銷意識淡薄,多以傳統銷售方式為主,這也是造成知名度低的重要原因。
要發展旅游文化產業,人才隊伍是關鍵。要做到產業融合勢必離不開綜合性專業人才的幫助。通過調查,了解到崗墩村老年人居多,年輕人多選擇外出打工。當地茶農大多是土生土長的當地農民,很少看到年輕人的身影,采茶工人很多也是來自安徽等外地,很少看到本地人。盡管崗墩種茶歷史悠久,并且種植和炒茶等手藝已經相當成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也亟須創新和傳承。很多時候因為缺少技術支持,缺乏專業性的指導和創新,一些種植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很多工藝沒能得到更新和發展,導致產業止步不前。茶園懂旅游的人可能不懂茶,懂茶的人可能不懂旅游管理知識,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茶旅融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采訪來崗墩旅游的游客,很多人反映希望能夠在山路和古道的一些靠近陡峭山崖的地方加一些扶手護欄,這樣既安全又能輔助休息。由于地勢原因,崗墩山路險峻綿延,尤其是在下雨天,道路濕滑,如果沒有欄桿扶手,一不小心就可能產生安全隱患。另外,由于古道綿長,在長時間的爬山步行中會感到體力不支和饑餓。在帶食物不方便的情況下,希望山上能夠增設幾處食品攤點,以備不時之需。游客還反映,有些山上標識看不,尤其是地標。有些是人為破壞,沒有做到及時檢修,導致游客無法識別到達的是何處景點。
鄉村產業發展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二、三產業沒有得到良好的融合,比較松散,兩大產業無法深度融合,不能形成強大合力支撐發展。當前崗墩茶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層次較低,匡堰的崗頂大良綠茶品牌與茶文化、茶旅游沒有做到深度有機融合,游客們并不能從茶葉產品中體會到濃烈的文化氣息,得不到獨特的旅游體驗。因為崗墩未能將當地特色文化較好地融入其中,使崗頂大良茶很難像西湖龍井、安溪鐵觀音、云南普洱茶、洞庭碧螺春那樣底蘊豐厚,頗具盛名。
如果產品出現同質化現象,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大大降低。調查發現崗墩茶葉雖然品種十分優良,但是茶產品種類較為單一,多以高山綠茶為主,大部分為手工制茶,缺少茶周邊產品,可供前來旅游的顧客選擇的商品種類較少,所以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同時,當地創新意識也比較薄弱,茶葉包裝比較普通單一,缺乏創意,不能明顯體現出當地的文化特色,這可能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同時導致產品競爭力降低,使茶旅產業得不到有利發展。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并利用政府的影響力進行加持,打造如“崗頂大良”茶葉等特色鮮明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調查了解到很多游客是因為在網上看了匡堰鎮黨委書記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幫助茶農,推動經濟復蘇而親自當帶貨主播賣茶的視頻,從而得知崗墩這個美麗的地方,他們從直播背景中看到崗墩景色十分美麗。而且居然不到十分鐘200盒茶葉就被一搶而空,還臨時加了供應量,如此供不應求,所以自己一定要來嘗一嘗崗墩茶葉,看一看崗墩美景。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媒體+政府的影響力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黃金組合”,它能為茶旅產業創造無窮的價值,帶來極大的驚喜。所以以各大熱門媒體平臺為依托,結合政府的影響力,可以有效幫助宣傳茶旅產業融合。
慈溪市政府可以聯合當地高職高校,共同培養茶葉旅游創新型、實用型、專業型人才,并將崗墩茶園作為實訓基地,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學校里可以設置專門的茶葉種植和研發等相關專業,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如開設茶葉種植、茶市場營銷、茶園建造與設計、農業發展、農業管理、電子商務等相關的課程,還可以在學校或茶園建造實驗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科研活動,研發新品茶等。這樣不僅可以為慈溪茶旅產業可持續發展培養儲備人才,還可以為畢業生擴大就業提供支持和保障。最重要的是能夠傳承中國的茶文化傳統,一代一代不斷延續,做到可持續發展。
茶旅業旅游想要得到可持續發展光有優良的特色產品是不夠的,還要做到提供完善全面的基礎設施設備,為游客們帶來良好的服務體驗。對于護欄安全問題,崗墩當地可以根據古道地形,在不同的地段設置不同需求的護欄,并安排專業人員定期維修檢查。對于標識不清的標志要及時進行更換,并用不易磨損的材料做標識牌,做好定期檢查維護工作。同時,要解決飲食休息等方面的問題來便利游客。例如可以在古道上不同距離設置幾個茶攤供游客解渴飲用,這樣不僅可以宣傳茶產品,還可以幫助消除游客們的疲憊。食物方面可以設置專門的地點,讓當地村民進行售賣,既能解決游客的需求,還能幫助村民增加收益。當地政府還可以為旅游地的工作人員舉辦茶知識培訓班,安排專門的培訓師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茶旅基地的游客接待服務水平,為游客們帶去更好的服務感受,打造良好的崗墩茶旅口碑。
鄉村想要做到長遠發展就必須重視不同產業的深度融合。崗墩村要做到轉變目標,轉變原有的觀念,積極發揮茶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后的雙倍功效,利用好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傳統茶文化,堅定信心,努力發展茶旅融合產業,不斷提升慈溪茶旅產業的競爭力和品牌的影響力。可以安排游客在白天采摘茶葉,游玩參觀茶園,漫步特色古道,品嘗茶點茶飲,體驗DIY炒茶葉等活動。在參觀茶園期間還可以安排一些小插曲,如茶葉知識有獎趣味問答活動,茶葉諺語知多少和茶藝互動表演等。在飲食方面提供茶葉炒河鱔、茶葉蒸米飯、茶葉燉排骨等與茶有關的特色菜,喚醒食客們的味蕾。晚上讓游客觀看有關崗墩茶文化的表演,做到歷史再現,讓游客們切身體會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自信。在建造裝修民宿時也要做到體現茶旅特色,避免裝修得和其他地方的景區民宿一樣,應打造獨有的清幽純良的氣息,讓游客們的身心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放松。
如果旅游產品缺乏內涵就會很容易被復制,變得同質化,千篇一律,大同小異,讓人覺得雖然是不同地方的卻似曾相識。產品雷同化,缺乏特色和吸引點,這對鄉村茶旅的長期發展相當不利。崗墩應當結合自身的特色打造品牌,根據不同的顧客類群來推出多種多樣的茶周邊產品,例如針對女性顧客可以推出茶手工皂產品,可以讓顧客直接購買,也可以讓顧客自己動手制作。針對男性顧客可以推出有崗墩當地文化特色的茶壺組合,還可以結合崗墩傳統文化故事來設計獨特的茶葉包裝以提高茶旅產品吸引力。結合獨特文化的差異性能夠讓茶旅產業得到特色融合,讓游客感受到與眾不同,激發購買欲。
茶旅融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茶旅融合發展并不是單一地將茶葉和旅游兩者機械相加,而是做到讓兩者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以茶為主體,茶基地為載體,融合發展旅游產業,合力打造茶旅品牌。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抓住了茶旅融合產業就相當于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匡堰鎮崗墩村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雄厚的茶產業基礎,應根據市場需求,做到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完善茶基地基礎設施,提高旅游服務水平,促進茶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謀求適合自身的茶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獨具慈溪特色的茶旅品牌,使茶山變“金山”,助力匡堰鎮鄉村振興,打造山水樂活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