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一架美軍MQ-9“死神”無人機在黑海墜毀。美國歐洲司令部發表聲明表示,無人機在黑海上空遭兩架俄羅斯蘇-27戰斗機攔截,其中一架戰斗機撞擊了無人機的螺旋槳,迫使美軍將這架無人機墜毀于黑海水域。撞擊發生前,兩架蘇-27戰斗機曾“屢次向美無人機傾倒燃油并飛至其前方”。對此,俄國防部發表聲明稱,俄方在黑海水域上空發現一架美軍無人機正朝俄邊境方向飛行,機上的應答器處于關閉狀態。俄空天軍執勤戰機緊急升空進行識別,美方無人機因失控落入海中。俄方戰機未動用機載武器,未與美方無人機發生接觸,并安全返回了駐地機場。
3月15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應邀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通電話。雙方討論了美國MQ-9無人機在黑海墜毀一事。紹伊古表示,事件發生的原因是美方不遵守俄方在進行特別軍事行動時宣布建立飛行限制區的相關規定造成的。奧斯汀表示,俄羅斯有責任“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操作軍用飛機,美國非常重視任何升級局勢的可能性,因此目前雙方保持溝通非常重要,以避免未來出現誤判。據報道,在MQ-9“死神”無人機墜毀事件后,美國無人機于3月17日恢復了在黑海上空的飛行。
3月13日,韓美兩國軍隊正式啟動“自由之盾”聯合軍演。據韓國國防部透露,此次軍演將持續至3月23日。這場連續11天的演習,是近年來半島地區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軍演,旨在“檢查聯合防衛態勢”,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應對能力。其間,韓美兩軍將進行登陸訓練等,提高聯合作戰執行能力。
此次軍演的消息在韓國一經披露,引發大規模集會,多個民間團體呼吁停止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韓美聯合軍演。3月11日下午,韓國多個民間團體在總統府前舉行集會,參與集會的人員手舉“中斷軍演、重啟對話”“大規模軍演無法帶來和平”等橫幅,從總統府前出發,一路步行至市中心。
3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對美韓軍演動向表示嚴重關切,他表示當前朝鮮半島形勢高度復雜敏感,有關各方都應保持克制,多做有利于半島和平穩定的事。3月16日,朝鮮進行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訓練,旨在展示本國戰略部隊“超強力反制態勢”,回應美韓對朝進行“挑釁、侵略性質濃重的大規模戰爭演習”。

3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加州圣迭戈美國海軍基地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英國首相蘇納克會面,就“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舉行會談,并公布了為澳大利亞配備核潛艇的計劃。
根據會后三方公布的聯合聲明,美國將向澳大利亞出售三艘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交易大概在本世紀30年代初完成,后續可能再追加出售兩艘。三國還計劃,以美國和英國的技術為基礎,合作研制一種新型核潛艇。澳大利亞軍方官員稱,整個計劃預計將在2055年完成,耗資2450億美元。
2021年9月15日,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三國宣布建立“三邊安全伙伴關系”,美英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將幫助澳大利亞海軍建立核潛艇部隊。美英澳核潛艇合作計劃引發國際社會關于核擴散的擔憂。3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敦促美英澳切實履行核不擴散義務,不要損害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體系的權威性、有效性。

3月19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抵達阿聯酋,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舉行“建設性”會談,這顯示敘利亞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之間關系持續升溫。穆罕默德稱,兩國進行了旨在增進兩國關系的建設性會談,還討論了在推動敘利亞及地區穩定和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巴沙爾指責切斷阿拉伯國家間關系的政策是“不正確的政治原則”,認為這種關系應該是“兄弟般的”。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后,阿拉伯國家聯盟中止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多個阿拉伯國家關閉駐敘大使館。近年來,阿拉伯國家謀求與敘利亞關系正常化的呼聲日漸高漲,阿聯酋、埃及、黎巴嫩等國呼吁阿盟恢復敘利亞成員國資格,多國重開駐敘使館或與敘接壤的邊境口岸,與敘關系回暖。巴沙爾此次訪問阿聯酋,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阿聯酋領導了中東地區與敘利亞恢復關系的潮流。沙特日前不僅與伊朗達成重建關系的協議,還表示有意與敘利亞展開對話。沙特方面稱,阿拉伯世界的共識是,孤立敘利亞是行不通的。
3月17日,埃爾多安當天在安卡拉與到訪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土耳其注意到芬蘭近期在爭取加入北約方面取得的實質性進展,芬蘭滿足了土耳其就自身安全關切提出的要求,土耳其決定開始推進批準芬蘭入約的相關程序。尼尼斯托對埃爾多安的決定表示歡迎,同時表示芬蘭仍然希望看到瑞典加入北約,并認為芬蘭不會在沒有瑞典的情況下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
埃爾多安同時表示,他要求瑞典向土耳其引渡120名“恐怖分子”,但瑞典一直沒能做到,這是土耳其無法推進批準瑞典加入北約的原因。由于瑞典此前發生針對土耳其的示威活動,土耳其曾照會瑞典大使,就示威活動提出抗議。瑞典和芬蘭于2022年5月申請加入北約。同年7月,北約30個成員國的代表簽署芬蘭和瑞典加入條約的議定書。按照規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前提下才能吸納新成員。目前,土耳其和匈牙利尚未正式批準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
在通脹水平仍居高位的情況下,歐洲多國罷工潮持續。在德國,多個機場工人罷工抗議高通脹。3月13日,德國柏林、漢堡等多座機場的工作人員舉行罷工抗議高通脹,罷工給相關機場運營造成影響,德國當天至少有350架次航班被取消。3月17日,杜塞爾多夫等四個德國機場的安保和地勤人員舉行罷工,數百航班取消。
英國罷工潮涉及多行業多領域。3月14日,英國英格蘭地區初級醫生的罷工行動持續,參與罷工的人員抗議通脹高企,要求提高待遇。3月15日,英國約10萬名公務員舉行罷工。當天,英國倫敦地鐵司機等多個行業的工作人員也舉行了罷工,參與罷工人數約為50萬人。受罷工影響,倫敦全城的地鐵交通幾乎癱瘓。英國財政大臣亨特稱,根據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的預測,英國經濟今年將萎縮0.2%。英國聯合工會稱,倫敦希思羅機場的1400多名安保人員將從3月31日到4月9日舉行為期十天的罷工。英國公務員工會稱,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護照辦公室工作的該工會1000多名成員將從4月3日開始進行為期五周的罷工。
3月9日,尼泊爾大會黨領導人拉姆·錢德拉·保德爾在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擊敗其競選對手、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副主席蘇巴什·錢德拉·內姆旺,當選總統,成為2008年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三位總統。
尼泊爾聯邦議會兩院議員和七個省議會議員參加了總統選舉投票。保德爾贏得了3.3萬多張選票,內姆旺則贏得1.5萬多張選票。3月15日,保德爾宣誓就職,任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