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線上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得到加強,尤其在疫情期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保證了初中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仍需持續推進,但不能盲目追求信息技術和教學工具的應用,而放棄傳統線下教學的優勢,應秉持“強強聯合”的理念,教師的教學藝術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和提升。
《語文教學藝術鏡頭(初中卷)》是語文教學名師肖培東基于自己與諸多語文教育同人多年在教學、聽課、研討中的心得和經驗,通過大量鮮活生動的“藝術鏡頭”的解析和點評,聚焦初中語文經典課文,以“同課異構”的方式,集中展現諸多一線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智慧的一本書。該書為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語文課堂優化與創新,以及一線語文教師教學藝術的提升提供了有力參考。總體而言,該書重點呈現了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是教師的“語言藝術”。作者在書中指出:語文課堂對教師的語言要求更高,因此教師應當更注重對教學語言的研究,教學語言要準確、精練,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在保證準確無誤的同時,還要保持無贅余,而且需要富有啟發性、感染力、情感性,如此才能保證學生“聽清、聽懂”且“愿意聽”。可見,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藝術,對于創建有活力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至關重要。書中提出,初中語文教師備課時在語言藝術方面也要作好準備,如吃透教材內容、撰寫講課話術、課前多次演練、課后收集學生反饋,等等。而在線上線下協同教學的模式下,教師可在更頻繁的師生互動中摸索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方式,并通過慕課、微課等形式在實踐中獲得反饋,進而反復磨合,不斷優化。
二是課堂的“ 組織藝術”。書中指出:新時代教學的創新,關鍵在于擺脫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的“單向模式”制約,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釋放出來,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其實現過程則體現出了教師的“組織藝術”。其中,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運用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例如,教師將信息化情境的創設導入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更好地學習語文、走近語文、感受語文。這不僅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理解力,也切實提升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是意外狀況的“ 處置藝術”。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語文課堂,在擴展了課堂教學外延的同時,增加了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如果教師在面對課堂突發事件時束手無策,或者打亂原先的教學設計,容易使整個課堂陷入混亂,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書中指出,課堂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也是語文教學藝術性的重要體現。因此,書中在全面展示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同時,也獨辟蹊徑地聚焦了語文課堂上的“意外狀況”,比如走神、瞌睡、異響、搗亂等,并且借助對優秀教學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幽默感、增加趣味性以及“化‘危為‘機”等策略,不僅有利于化解尷尬,還能給學生帶來新奇的體驗,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體而言,該書內容新穎,精彩紛呈,對于混合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拓寬備課視野、提升教學藝術頗具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實驗初級中學周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