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劉春穎,李得萍,易元慧,薛 緣,劉艷軍
(天津農學院 園藝園林學院,天津 300392)
玫瑰石斛(Dendrobium crepidatum Lindl.ex Paxt.),蘭科(Orchidaceae)石斛屬(Dendrobium Sw.)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國、印度、泰國等多國。現代研究表明,玫瑰石斛含有生物堿、多糖、甾醇類,以及肉桂酸酯等多種化學成分,化學成分類型類同于藥典收載石斛[1],具有較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有滋陰養胃、抗炎、抗氧化及抗癌活性的作用[2]。除此之外,玫瑰石斛莖美花香,株叢緊湊美觀,平均整株高度15 cm,非常適合家庭中小型盆栽觀賞,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玫瑰石斛野生資源匱乏,種源成為制約玫瑰石斛人工大規模生產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對玫瑰石斛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組培快繁體系的建立[3]、化學成分研究[2]、葉片培養與原球莖誘導[4]、功能成分與生物堿研究[5],以及HPLC 特征圖譜研究[1]等,以上大多局限于某一階段或者其成分研究,關于玫瑰石斛快繁體系的研究較少,而通過4 個因素3 個水平正交試驗設計對玫瑰石斛生長指標進行研究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是以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為試驗材料,對活性炭(AC)、生長素NAA、水解乳蛋白(LH)、MS 培養基有機成分4 個因素3 個水平設置正交試驗,從而研究4 個因素對玫瑰石斛壯苗生長的影響,找出適宜的壯苗生長培養基配方,為完善玫瑰石斛快速繁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供試材料為初代或繼代培養后的無菌苗,種源是云南野生玫瑰石斛。由玫瑰石斛種子無菌萌發形成原球莖,培養后形成無菌幼苗,挑選健壯、生長整齊、長度為0.8 cm 的無菌苗進行試驗。
1.2.1 正交試驗設計 對影響玫瑰石斛壯苗生長的4 個因素活性炭(AC)、NAA、水解乳蛋白(LH)以及MS 培養基有機成分設置3 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設計,采用L9(34)正交表(表1)。再按照表1 設計玫瑰石斛壯苗生長正交試驗,每個處理均添加蔗糖30 g·L-1、瓊脂7 g·L-1,pH 調至5.8~6.0。

表1 因素水平表
1.2.2 接種與培養 將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接種到各處理的壯苗生長培養基中,每個處理接種15 瓶,每瓶接種4 個外植體,放置在培養室中培養。培養溫度為(25±2)℃,光照強度為2 000~2 500 lx,連續照明培養。培養90 d 后,觀察無菌幼苗生長情況,對試驗結果用Excel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SPSS 20.0 對數據進行極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及相關性分析。
由表2 可知,植株總體長勢良好,在不同的壯苗生長培養基中,玫瑰石斛組培苗長勢、葉片數量、葉片顏色、根顏色及數量都有所差異。其中,處理1 組培苗生長羸弱、長勢差、生長不良、根數量少,甚至有2 株死亡(圖1);處理4 組培苗生長健壯,長勢最好,葉稍黃,根數量多,根粗且長(圖2)??傮w而言,處理4 更適合玫瑰石斛組培苗生長,即0.05 g·L-1AC+0.25 mg·L-1NAA+0.1 g·L-1LH+2 倍有機成分是玫瑰石斛壯苗生長較適宜的培養基,培養90 d 后,植株平均株高2.27 cm,平均莖粗1.40 mm,葉片平均數3.25 片,平均生根數5.33 條,平均分蘗數2.50 個。

圖1 處理組合1 玫瑰石斛無菌苗生長情況

圖2 處理組合4 玫瑰石斛無菌苗生長情況

表2 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3 可知,株高指標方面極差RA=0.31>RD=0.29>RB=0.09>RC=0.04,即4 個因素中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影響的主次順序為A:AC>D:有機成分倍數>B:NAA>C:LH;同理,影響玫瑰石斛無菌幼苗莖粗的主次順序為A:AC>B:NAA>D:有機成分倍數>C:LH;影響組培苗葉片數的主次順序為B:NAA>D:有機成分倍數>C:LH>A:AC;影響組培苗生根量的主次順序為A:AC>C:LH>D: 有機成分倍數>B:NAA;影響組培苗分蘗數的主次順序為C:LH>A:AC=D:有機成分倍數>B:NAA,綜合分析得出,4 個因素中因素A 活性炭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和分蘗數影響最大。

表3 玫瑰石斛壯苗生長極差分析表
由均值K 大小可以看出,各因素3 個水平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影響的大小順序為A2>A3>A1,B3>B2>B1,C2>C3>C1,D2>D3>D1,即A 因素的最優水平為0.05 g·L-1活性炭,B 因素最優水平為1 mg·L-1NAA,C 因素的最優水平為0.1 g·L-1水解乳蛋白,D 因素的最優水平為2 倍有機成分,即影響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的最佳組合為A2B3C2D2;同理,影響組培苗莖粗的最佳組合為A1B2C1D1;影響組培苗葉片數的最佳組合為A1B2C2D2;影響組培苗生根量的最佳組合為A3B2C3D2;影響組培苗分蘗數的最佳組合為A2B2C3D2??傮w而言,A1或者A2水平下、B2水平下、C2或者C3個水平下,以及D2水平下的培養基組合形式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分蘗數效果相對較好,而培養基最佳組合還需要結合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進行確定。
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4),可以看出,因素A 活性炭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的P 值均小于0.001,說明因素A 活性炭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有極顯著影響,而對其他3 個生長指標無顯著影響;同理,因素B 即NAA 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莖粗、生根量、分蘗數均無顯著差異,而對組培苗葉片數有顯著影響;因素C 水解乳蛋白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分蘗數均無顯著影響,對組培苗生根量有顯著影響;因素D 有機成分倍數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分蘗數均無顯著差異,對組培苗株高有極顯著影響。因此,筆者進行下一步分析,即多重比較(表5)。因B 因素3 個水平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莖粗、生根量、分蘗數,C 因素3 個水平對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分蘗數,以及D 因素3 個水平對幼苗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分蘗數均無顯著差異,顯著性測驗與因素A 對幼苗莖粗、葉片數、分蘗數相同,因此在表5 中未完全列出。

表4 玫瑰石斛壯苗生長方差分析表

表5 不同因素水平對玫瑰石斛生長指標差異的顯著性測驗
對試驗結果進行下一步分析即多重比較(如表5)結果發現,A2、A3個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有極顯著的影響,與A1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而A1、A2、A33 個水平對組培苗莖粗、葉片數、分蘗數均無顯著影響;同理可以得出,B2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葉片數有極顯著的影響,與B1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與B3個水平下無顯著差異,而B1、B2、B33 個水平對組培苗的株高、莖粗、生根量、分蘗數都無顯著差異;C3個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生根量有極顯著的影響,與C2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與C1水平下無顯著差異,而C1、C2、C33 個水平對組培苗的株高、莖粗、葉片數、分蘗數均無顯著差異;D2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有極顯著的影響,與D1、D3個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而D1、D2、D33 個水平對組培苗的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分蘗數均無顯著差異。
由表6 可知,利用相關分析去研究A 活性炭、BNAA、C 水解乳蛋白、D 有機成分分別和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之間的相關關系,使用Spearman 相關系數去表示相關關系的強弱情況。具體分析可知:A 與株高、生根之間全部均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分別是0.270、0.462,全部均大于0。這說明A 與株高、生根之間有著正相關關系。同時,A 與莖粗、葉片、分蘗3 項之間不呈現顯著性,相關系數值接近于0。這說明A 與莖粗、葉片、分蘗3 項之間并沒有相關關系。同理可知,B、C、D 3 個因素與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共5 項之間均沒有呈現出顯著性,相關系數值全部均接近于0,說明B、C、D與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5 項之間均沒有相關關系。

表6 玫瑰石斛無菌苗成分指標與生長狀況指標的相關性
根據試驗結果進行直觀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較以及相關性分析,直觀分析得出A1或者A2水平下、B2水平下、C2或者C3個水平下以及D2水平下的培養基組合形式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莖粗、葉片數、生根量、分蘗數效果相對較好,而據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可以得出,A2、A3個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有極顯著的影響,與A1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C3個水平下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生根量有極顯著的影響,與C2水平下存在極顯著的差異,與C1水平下無顯著差異,而相關性分析可知,A 與株高、生根之間全部均呈現出極顯著正相關,其他3 因素對玫瑰石斛無菌苗生長影響不大,與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之間沒有相關關系。植株生長情況的好壞不是看單一生長指標,而是各個生長指標綜合得出。綜合分析得出,玫瑰石斛組培苗生長的最佳培養基組合為A2B2C3D2,即0.05 g·L-1活性炭+0.5 mg·L-1NAA+0.2 g·L-1水解乳蛋白+2 倍有機成分的培養基組合形式對組培苗各生長指標影響效果最好。由于本試驗采用的正交設計,進行的是不完全試驗設計,因此最佳組合A2B2C3D2在試驗中沒有顯現出來。
活性炭除了能吸附植株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外,還對植株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植株生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6]。在正交試驗研究中筆者發現,活性炭對玫瑰石斛組培苗生長影響較大,在較低濃度0.025~0.05 g·L-1濃度范圍內均適合。通過極差和方差分析均得出,活性炭對玫瑰石斛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量影響最大,達到極顯著,且與株高、生根之間均呈現出極顯著正相關,這一結論與其他石斛品種結論相對一致[7]。生長素NAA是組培苗生長過程中重要的生長激素,對石斛屬植物的快速生長有促進作用[8]。但本試驗中結果顯示,NAA 只對玫瑰石斛組培苗的葉片數產生顯著影響,對其他生長指標沒有顯著性差異,在稍高濃度0.5 mg·L-1NAA 處理下生長效果較好,且與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沒有相關性。這說明玫瑰石斛對生長素NAA 的作用不敏感。MS 培養基中的有機成分主要含有VB6、VB1以及甘氨酸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元素是石斛類植物生長的有益成分[9]。本試驗中研究發現,MS 培養基中有機成分對組培苗的株高產生了極顯著影響,但對其他生長指標沒有顯著性差異。水解乳蛋白是一種人工蛋白質常用于植物的組織培養中,對植株的快速生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10]。而本試驗中結果顯示,水解乳蛋白對玫瑰石斛組培苗的生長量有顯著影響,但其他生長指標影響效果低于其他3 個因素的影響,使用效果不佳,且與試驗所記錄生長指標沒有相關性,因此水解乳蛋白對玫瑰石斛組培苗的生長影響效果不好。植株生長情況的好壞不是看單一生長指標,而是各個生長指標綜合得出,石斛屬植物是多年生叢生植物,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但分蘗過多也會影響植株的整體發展。因此,應適當找到其最適的分蘗能力,本試驗結果發現,這4 個因素均對玫瑰石斛的分蘗數沒有顯著性差異,也不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這說明玫瑰石斛自身的分蘗能力固定,在額外添加作用也無法改變其分蘗能力。
綜上,活性炭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的株高、生根量有極顯著影響,與株高、生根之間全部均呈現出極顯著正相關;NAA 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葉片數有顯著影響;水解乳蛋白濃度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生根量有顯著影響;因素D 有機成分倍數對玫瑰石斛無菌幼苗株高有極顯著影響,而因素B、C、D 與玫瑰石斛無菌苗株高、莖粗、葉片、生根、分蘗之間沒有相關關系。綜合分析,試驗最終確定4 個因素3 個水平下,玫瑰石斛組培苗壯苗生長最佳培養基組合為0.05 g·L-1活性炭+0.5 mg·L-1NAA+0.2 g·L-1水解乳蛋白+2 倍有機成分。該研究以期為完善玫瑰石斛快速繁殖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