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靜
來到這兒才知道,原來動物的生活也是這樣歡樂多多。
現實版的“哥斯拉”海鬣蜥竟然只吃海藻;一個不小心,林鴟從樹上掉了下來,果然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青藏高原的“老實人”喜馬拉雅旱獺平日最喜歡做的事居然是勸架;面癱的藏狐原來是個多才多藝的文藝青年;還有那能躺下就絕對不站起來,站起來一秒就要立即躺下,一周只上一次廁所,每天最多走38米的樹懶……
視頻中,他把動物當作親密的朋友一樣介紹、調侃。詼諧的語言、腦洞大開的聯想,讓每一個動物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小性格。原來和人類一樣,動物身上也有這么多溫情、有趣、美好的瞬間,每個來到“瘋狂動物城”的人都不想離開,直呼過癮。
這座“瘋狂動物城”的主人是黃鑫,因為他喜歡聊動物,所以人稱“嗑叔”。他的賬號也比較隨意,就叫“嗑叔磕動物”。2年多的時間里,這座“瘋狂動物城”吸引著近300萬的忠實粉絲。
其實,“嗑叔”最早不是做動物科普的,他也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火。
研究生畢業后,“嗑叔”做過舞臺劇編劇,也做過品牌宣傳工作。業余時間,癡迷動物的他經常會在社交平臺發布一些關于動物的科普文章。后來,“嗑叔”決定成為全職博主,把自己寫的動物科普文章做成視頻,并給自己立下目標:做“視頻版動物百科全書”。也是從那天起,他開始專門為動物排戲。
“嗑叔”發布的第一條點擊率頗高的動物科普視頻,是講述“河馬的瘟疫”。視頻中,他這樣描述:“河馬啃獅子,干鱷魚,懟犀牛,咬象腿,一張嘴打遍非洲江湖。不說動物,每年竟有500多人死于河馬的花式襲擊,別看它重達3噸,跑起來時速在60公里以上,比博爾特快多了……”
正是這條視頻,讓“嗑叔”收獲了第一批粉絲。很多人看后,覺得特別治愈、特別放松,不僅能學到關于動物的很多知識,還能哈哈一笑。
在“嗑叔”的視頻里,每個動物都有不為人熟知的另一面,播放量最高的視頻是“不一樣的揚子鱷”:“揚子鱷堪稱鱷魚家族中的恥辱,別的鱷魚都是死亡翻滾,它們這里只有翻滾,沒有死亡,別的鱷魚抓角馬、抓獵豹、抓野豬,它們喜歡抓河蚌、抓泥鰍、抓青蛙、抓蝸牛。別的鱷魚都是冷酷無情的水底殺手,水面掉下一塊石頭,揚子鱷能夠嚇到集體失守……”這一風趣的解說已經達到5000萬的播放量。
在視頻“樹懶有多懶”中,“嗑叔”說道:“樹懶生命中,有99%的時間都在仰望星空。它們仰著睡覺,仰著吃飯,生孩子也馬馬虎虎,全靠一根臍帶吊在半空。孩子要是不小心掉在地上,它們也懶得去撿,全靠路過的‘活雷鋒’送上門來……”這解說是真接地氣。看罷,網友哈哈大笑。
“嗑叔”徹底火了,粉絲追著他更新視頻,更好奇他究竟是動物專家還是“段子手”?
其實,身為一個嚴謹的科普博主,“嗑叔”錄制每一條視頻前,都進行了大量科學的考證。為了短短幾分鐘的視頻,“嗑叔”先要查閱相關的中英文資料、各種影視資料,或者找專家咨詢,做大量功課,以便熟悉動物的分布、歷史、習性,并找到動物身上最獨特的、可能會被網友喜歡的點,最后進行創作。
然后,“嗑叔”開始充分發揮編劇的能力,把視頻文案改寫成有趣的故事,而這個過程是非常磨人的,需要一遍遍地修改或者推翻重來,直到滿意為止。正如他所說的:“講動物,‘嗑叔’是認真的。”
如今,“嗑叔”已為300多種動物排了大戲,而在他的選題表上,還有100多種動物在等待檔期。“嗑叔”雖然很忙,但是他更想把這些動物科普視頻做成視頻版的百科全書。在這里,他要讓每種動物都被當作獨特的生命體來看待,而不僅僅是躺在百科全書中的一個個詞條。
“嗑叔”表示:“給每種動物做一個視頻,一直做下去,給所有地球上生活過的動物都做一個視頻版本的介紹。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但是我覺得這是可以長期去做的事情。”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相信“嗑叔”一定能夠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