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晏斌
摘要:眾所周知,我國的地域面積非常遼闊,林業資源的儲備量也很是豐富,所以,做好林業資源的管理工作,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生態平衡的維護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各種監測技術,以幫助工作人員更加有效地了解林業資源的分布以及總量情況等,促進林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基于此,本文對現有的林業資源的管理方法等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生態林業發展對策進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資源管理;生態林業發展;對策
近年來,為了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或多或少地都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將會不利于我們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為了更好地保障生態平衡,實現綠色發展,我們就需要采取措施做好林業資源的管理工作。首先,我們需要借助各種調查監測技術對林業資源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林業發展的計劃。
1 目前我們國家林業資源管理所處的狀況
1.1 目前我們國家的森林覆蓋率比較低
通過我們國家近幾年的林業數據可以知道,林業資源的占用面積自在我們國家是一年年地降低。總體上來看的話我們國家的森林占比并不是非常低,但是由于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并且近年來我們國家的人口在不斷的增長,我們國家的經濟也在迅猛地增長,這就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破壞[1]。因為在經濟增長的趨勢帶動下,比較多的林業地區在經濟利益的誘導下對該地區的林業資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林業資源遭到破壞,該地區的很多農田就出現了水土流失的狀況,這是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嚴重就會導致土地荒漠化,這種情況是很難逆反過來的,所以我們國家若是想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克服人為因素對林業資源的破壞。目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總體上是比較高的,但是人均占有量是非常低的,根據我們國家的相關專家的分析和預測,如果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一直處于這種比較畸形的狀況,那么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增長,各個方面對于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也將會逐年提升,那么這種狀況勢必會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2]。
1.2 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分布結構并不是非常合理
根據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具體分布的情況來看,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具體分布出現了嚴重失衡的情況[3]。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我們國家的西北地區穿插著長江和黃河,但是這些地區的森林覆蓋面積是非常低的,尤其是青海地區作為我們國家長江的發源地,其林業資源在全國林業資源的占比只有百分之三點多,而我們國家的北方地區的森林覆蓋面積是非常廣的,其森林覆蓋面積幾乎占到了全國森林覆蓋面積的一半。另一方面,我們國家南方地區林業資源的占用率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國家的西部卻并不是很高,這對于我們國家對于林業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造成比較大的困擾。綜上所述,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具體分布并不是非常合理,所以我們國家的有關部門也很難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進行比較有效的改善,這也使得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發展并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2 林業資源管理工作概述
實際上,生態林業是一種融合的概念,其包括環保與生態兩部分,它主要是指對于整個林業生產系統結構來說,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由各種有機部分構成的,通過對林業資源的各種管理的優化,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地優化林業的養殖結構,以此來確保林業資源與自然環境的匹配度,進而打造循環化生態系統,促進林業效益的不斷提升,實現其對外部自然資源影響降到最低。而且,就林業最本質的特征來說,這種共生互補的發展理念主要是借助林業生態與自然資源的有機融合,促進循環系統的打造,然后再借助現代化技術的力量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將維持生態平衡作為基本原則,不斷優化生態林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其實,這也是現代化生態環保領域的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還與“生態中國”的建設目標相符合。
3 林業資源管理對于促進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林業生態系統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其對于整個自然資源體系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推動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很大的力量。而從林業資源的自身來看,又極具復雜性和多樣性,林業在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以及保持水土等作用不斷地造福著人們的生活,為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1 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眾所周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是林業資源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在林業資源豐富的區域,當地的水土能夠得到很好的保持,當雨水天氣來臨時,在這些樹木的保護之下,水土流失的現象就會得到較好的緩解,這一方面有效地保護了當地的土壤資源,另一方面對當地的植被來說也是一種保護。此外,在那些林業地區,由于樹木的良好的遮蓋作用,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土壤中水分蒸發的概率,這也在一定長度上避免了該區域的土壤干旱等現象的發生。
3.2 防風固沙
防風固沙也是林業資源的功能之一。一般來說,森林中的樹木的根系都是比較發達的,它們的根系大都深深地植根于地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根系使水土都得到了好的保持,起到了良好的防風固沙的作用。比如,當風沙天氣來臨時,那些風沙經過森林區時所造成的破壞要比非森林區所造成的破壞小得多,這是因為根基深固的樹木在有效地阻擋了一部分的風沙,在風沙經過深林區域時使風速得以降低,有時還會使風的方向得以改變,致使沙丘的移動得以阻止,就很好地起到了防風固沙的效果了。
3.3 調節氣候
樹木的生長需要光合作用的支持,還需要不斷地發生蒸騰現象,所以,在這兩種現象的工作作用之下,就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的來源就是周圍環境,這也就解釋了森林周圍環境溫度比較低的原因。此外,當樹木發生蒸騰作用的時候還會釋放出一定的水汽,這些濕氣釋放到空氣中使空氣的濕度加大,當濕度過大,水汽上升遇冷之后又會發生凝結現象,從而致使降雨現象的發生,這就是林業資源的氣候調節作用。
3.4 污染防治
對于整個自然環境來說,林業資源就相當于是吸塵器,當樹木的枝葉發生光合作用時,大量的二氧化碳會被樹木的枝葉吸收利用,再產生大量的氧氣,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污染防治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空氣質量的改善。
3.5 其他作用
除此之外,林業資源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區域的環境進行有效地改善,從而促進綜合生態環境水平的不斷提升。基于全球的環境變化的大背景去看林業生態系統的發展,也很有積極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抵御各種自然環境的變化,給予人們一定的緩沖時間。所以說,林業生態保護系統對于整個自然資源體系來說都至關重要,相關部門及時探索更加有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相應法律法規的出臺,從而促進林業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這對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來說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4 針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現狀提出地保護措施
4.1 充分地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以此來將相關保護工作落實到位
針對我們國家現在的環境問題,將我們國家的人均森林覆蓋率盡可能地提高是非常有效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們國家的相關政策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自從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直到今天,我們國家對于林業方面的相關建設已經不再是以經濟的全力發展作為核心目標,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將林業方面的建設重心放在生態工程建設上,我們國家提出許多措施和法律政策來盡可能地保護我們國家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并且對于這方面的管理方式也進行了改善,盡可能地促進我們國家林業的可持續發展[4]。現在我國的林業已經是我們國家生態環境建設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建設項目,為了保證國家政策能夠落實到位,這需要主管我們國家林業資源的相關部門負起責任,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及時地對自身的舊觀念進行摒棄,接受這個時代的新觀念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改變自身的工作作風。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始終將林業的建設作為工作的中心,通過仔細了解地區基層的相關狀況再進行適當的管理,相關政府部門不能忘掉自身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另外,相關政府部門還需要充分的了解當地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情況和相關特征,然后利用政府部門宏觀調控來對該地區的林業保護進行有效合理的管理,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也要盡可能的獲得該地區人民的大力支持,以此來保證政策能夠有效地落實到位。
4.2 盡可能地使我們國家人民的生態意識得到提高,保證政策的順利落實
目前我們國家的人民并不具有非常強的生態意識,大部分人并不覺得砍伐一兩棵樹木會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建設,人民群眾這種比較弱的生態意識會嚴重阻礙相關生態政策的落實,間接影響到我們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另外,由于林業資源是我們國家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林業資源也成了人民競相爭奪的資源,這也是我們國家人民的生態意識并不強的表現。從傳統上的觀念來看,大部人都是認同林業建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途徑,促進林業的發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傳統的觀念只是意識到林業發展可以給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但是并沒有意識到林業的發展對我們生態環境的影響,這樣的情況就使得相關政府部門的很多政策難以落實,相關政府部門的很多行動都變得十分被動,所以為了盡可能地解決這樣的難題,我們需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以此來促進林業資源的保護政策可以順利地實行。
4.3 相關部門需要建立一套比較合適完善的管護機制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在積極地對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進行保護,我們國家的森林覆蓋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情況仍然不是非常樂觀,因為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的整體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并且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社會對于林業資源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增大,我們國家的環境問題也會凸顯出來。從當前我們國家的保護政策上來看,由于目前進行的生態建設并不是非常完善,因為大部分假設都是將樹木種植后就不再進行關注,這使得生態建設的效率非常低,一些種植的樹木得不到適當地照看而因為各種原因枯萎,這也使得前期的建設工作毫無成果,針對這樣的現象,當地的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盡可能地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管護機制,以此保證生態建設的有效。
4.4 促進全面資源調查監測制度的推動與發展
其實,在林業資源的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很多西方國家已經在理念方面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轉變,他們對于林業資源的調查與監測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不定期的木材資源、植被資源等的信息數據的獲取已經成為日常。而且,對于那些遭受嚴重的森林退化的區域,當地的區域政府已經開始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了,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實際化,使這些研究成果不再束之高閣,實現了成果與實踐的轉化,幫助調查監測方式不斷趨于完善化,更好地服務于林業資源的調查與監測工作。
4.5 不斷促進林業資源管理信息傳播針對性地提高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影響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通暢的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形式的傳播途徑,所以,促進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傳播途徑的不斷拓展,對其傳播形式進行不斷地豐富對于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來說很是重要。在這個過程中,相關的林業部門需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然后對其現狀確定專門化的傳播方案,并且其中的服務內容也需要進行不斷地細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傳播方案與生態林業的整體需求相匹配,保持傳播渠道的暢通化,推動建立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平臺。與此同時,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專業性與針對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這一過程中給還需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及時預測預報相關的林業情況,比如那些比較極端的惡劣的天氣可能會給林業所造成的傷害等,對于這些情況,相關部門要做好預示警示工作,通知到位,確保工作人員在氣候變化之前做好預防工作,以此來盡可能地降低惡劣氣候所給林業資源造成的損失傷害,進而推動林業資源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4.6 科學規劃林業生態工程建設
因為我國擁有遼闊的地域,所以不同地區的自然地貌就都是不盡相同的。除此之外,在不同地區,林業資源管理狀況與條件也都各不相同。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建設生態林的過程中,在選擇推廣的林木品種時,相關部門就必須要以本地區的自然生態特點為依據。例如,南方地區的合適林種是闊葉林,而北方地區的適合林種則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如果想要做好林業資源工程建設工作,那么相關部門就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規劃管理,在不同地區就要種植適宜的林木品種。
5 結語
林業資源是我們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活環境的重要保證,所以我們一定要制定適當的措施來盡可能地保護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促進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海波.森林經營管理對森林碳匯的作用及提高策略[J].花卉,2018(12):200-201.
[2] 付甜,潘磊,胡文杰,等.湖北省區域碳排放強度和森林碳匯差異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19,44(3):24-29.
[3] 馬振江.林業資源培育企業森林碳匯的會計計量[J].當代旅游,2018(4):140-141.
[4] 計清鶴,周耀宗,張建設.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19(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