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康
天文學是研究天體、天體系統乃至整個宇宙的科學。粗略地講,一方面是研究天體或天體系統的個體性質,另一方面是研究宇宙的整體性質。具體而言,天文學研究的是宇宙中天體的位置、運動,化學組成、物理狀態和過程,以及它們的起源、結構和演化。它既古老,但又富有活力。
我自孩提時起,夜深人靜、晴空萬里時就喜歡在鄉村曠野觀察天穹上的星星點點,關注月亮的陰晴圓缺,并時常想:天上是不是像神話故事說的那樣有神仙?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讓月亮圓缺?讓斗轉星移?讓它們閃閃發光呢?懷著無上的好奇,我開始慢慢去讀一些與天文有關的書籍,才知道原來宇宙巨大無比,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一個微小的星體,我們的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銀河系之外還有數不盡的星系。我看到的那些星星點點的背后,還隱藏著無窮的奧秘。
仰望星空,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顆向往天文的種子,它慢慢萌發,在知識的澆灌下慢慢成長,我也走入了天文相關的研究領域,以一種更為科學的方式去仰望星空。
當代天文學能用整個電磁波段來觀測天體,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它包括光學天文學、射電(亞毫米波、毫米波、厘米- 分米波、米波)天文學、紅外天文學、紫外天文學、X 射線天文學、γ伽瑪射線天文學。甚至已經不再局限于電磁波,拓展到了多信使天文學,即添加了宇宙射線天文學、中微子天文學和引力波天文學等。
天文學的具體研究領域也十分廣泛,它包括太陽物理、恒星和星際介質物理、行星科學、空間科學、銀河系天文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等。而且天文學與很多學科有交叉,產生了新學科,例如:天體生物學、天體化學、天體地質學、計算天文等。
另外,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于通信導航、航空航天等領域,對于國家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有重要作用。
觀測(觀察和測量)是天文學研究的基礎,天文學研究的整體套路就是通過觀測得出物理參量和特性,然后找出規律、建立理論并給出預測,再進一步用觀測去檢驗預測。
天文學非常依賴于物理(力學)、數學和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發展,同時又極大地推動著這些領域的進步。如果你對天文感興趣,那么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學習物理和數學,并時常關注天文學的進展,這些都將在未來助力你成為天文學家。天文學博大精深,總有一款適合你。
天文學中存有世界上最難的科學問題,無論是黑洞、暗物質和暗能量問題,還是生命起源、天體起源、宇宙起源以及外星人問題,都是“天大”的難題,這足以難住很多人,并繼續吸引一代又一代天文科技工作者去深入探究。因此,選擇天文,不僅有事干,而且能夠干大事,可以說前途遠大。干天文,人生將會擁有無盡的寶藏、無限的光榮和夢想。
學習和研究天文,需要有興趣、好奇心和想象力;需要有恒心、耐心、毅力、自信和勇氣;需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需要潛心問道和參加一些交流活動;需要努力學習和工作,并與真正優秀的人合作;需要獨立思考、刨根問底,并主動去尋找答案;還需要注重過程與細節,發現并捕捉機會。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執著和專注,所以卓越和快樂。
中國天文,人才培養碩果累累,郭守敬望遠鏡(LAMOST)、悟空衛星(DAMPE)、天眼(FAST)、慧眼(HXMT) 等大科學裝置捷報頻傳?!版隙稹北荚隆ⅰ白H凇碧交?、“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 即將升空,還有更多的大國重器正在路上,相信它們一定會大放異彩。
中國天文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不斷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天文熱忱歡迎和呼喚有志之士的加入。
人類生生不息,人類的目標是星辰大海!人類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是渺小的,但人類探索宇宙與未知的精神是偉大的。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就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星光不問趕路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相信通過團結協作,人類終將征服星辰大海!
(責任編輯 / 張麗靜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