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保
筆者有一張甘肅省和政療養院1966年壹角代金券,設計新穎、印制精美。票券正面主圖案是一幅醫務人員工作圖,四周有輔助花紋,上方左右花紋圖案里還印有紅十字標識。一目了然,發行這張代金券的療養院應該是一所收治某種疾病的醫療機構。
可是,一所省級療養院為何于1966年就設置在遠離省會蘭州而交通又不便利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療養院主要醫治的又是什么樣的疾病呢?一所醫療機構為什么還要發行使用內部流通貨幣?種種疑問讓筆者十分好奇,這張代金券的背后,一定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博德恩醫院舊址
1914年開工建設,由美國實業家威廉·博德恩捐款資助,英國醫生、基督教中華內地會醫療宣教士金品三負責督建的甘肅第一座西式醫院——博德恩醫院(現為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于1918年4月在蘭州黃河北廟灘子建成。
博德恩醫院醫療設施相當完善,有來自英、美、德等國的醫生和護士,設有門診室、手術室、化驗室、藥房;還設有男病人床位80張、女病人床位40張,另有三所醫生和護士住宅;此外還有特別病房、廚房和其他設備,專供回教徒病人使用,是當時甘肅省唯一一座設備一流的西式醫院。
醫院在收治各類病癥患者過程中,經常接受一些求診的麻風病患者。1923年之后,前來求醫的麻風病人逐漸增多,博德恩醫院已很難滿足患者需求。1925年,金品三在博德恩醫院后院內建起了蘭州第一所麻風病院,也是我國最早設立的麻風病防治專業機構之一。

甘肅省和政療養院1966年壹角代金券
1927年,時局動蕩,5月,金品三帶領甘肅境內數十名宣教士及其眷屬,搭乘羊皮筏子沿黃河撤離,行經曲折的河套地區水域時羊皮筏子擱淺,金品三率眾人下水搶救,不料被卷入漩渦,失去蹤影。金品三醫生遇難后,秦州(今天水市)名醫吳寶瑛,金品三醫生的摯友高金城醫師、學生劉萃賚,以及美國醫生安樂歡,英國醫生戴樂仁夫婦、巴樂德等,仍繼續堅持留在博德恩醫院,慈善濟人。他們當中的高金城醫生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志士。在同各界人士的交往中,高金城結識了吉鴻昌等革命者。這對愛憎分明、有民族氣節的高金城的政治傾向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先后在馮玉祥將軍的軍隊醫院以及陜西后方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工作,還跟隨協和醫院戰地醫療隊赴凇滬抗戰前線,救治19路軍負傷將士。
1937年8月,受八路軍駐甘肅辦孚處代表謝覺哉、彭加倫委托,高城前往張掖以重開福音教會醫院為掩護,開展西路軍失散人員的營救工作。他不顧個人安危,憑著一身正氣不辭勞苦,采取各種辦法先后營救中國工衣紅軍西路軍被俘、流散的干部、戰士200多人。1938年2月3日,高金城被馬步芳軍閥韓起功活埋殺害。1952年,甘肅省人民委員會追認高金城為“革命烈士”。高金城醫生用鮮血和生命營救了無數紅軍戰士,他的精神可歌可泣。

高金城醫生

上世紀30年代高金城醫生名片

當年蘭州麻風病人在接受治療。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1952年2月,甘肅省人民委員會衛生廳派劉牧之醫師等正式接收麻風病院,命名為“甘肅省蘭州麻風病院,劉牧之任代理院長,建院五個月就收治省內外病人109名。隨著病人的不斷增加,當時的醫療條件已不能適應收容和治療病人的需要。
就地擴大收容又會對蘭州市民健康帶來一定的威脅,當時蘭州各界人士也紛紛要求麻風病院遷出蘭州。鑒于當時臨夏地區麻風病人發現較多,迫切要求收容治療的原因,1952年初,甘肅省衛生廳與當地領導商定,并由劉牧之與省衛生廳醫療處的一位處長實地考察選址,決定在和政縣吊灘鄉小峽口新建甘肅省麻風病院。1953年元月,將蘭州麻風病院109名病人和全部設備以及15名職工陸續遷來,年底更名為“甘肅省麻風病一院”;1954年又更名為“甘肅第一療養院”,主要收治甘肅臨夏、定西、河西三地區及蘭州市的病人。中央衛生部也將北京先后發現的10名病人送到第一療養院治療。據統計,1955年全院收治病人來自16個省市,1958年住院病人達到833名。第一療養院的工作受到西北衛生部的表彰,被中央衛生部確定為全國麻風病重點防治機構。
在甘肅和政療養院多次走訪期間,筆者有幸認識了負責后勤總務工作的倪科長,他向筆者詳細講述了療養院內部代金券的流通使用情況。甘肅和政療養院在1952年至1983年麻風病患者采用絕對住院隔離治療期間,為了解決住院休養病人的日常生活和日用消費物品,療養院在住院部設有小賣部,銷售糖果煙酒、茶葉糕點、布匹鞋襪及日用小百貨。物資由院部統一從和政、蘭州等地以批發價購進,再調經小賣部以批發價零售給住院病人,使用的貨幣在隔離治療期間是內部流通券。筆者收藏的這張1966年壹角代金券,就是麻風病患者在隔離治療時期使用內部流通貨幣的見證。
1983年以后,甘肅省麻風病現癥病人逐年減少,和政療養院麻風病的重點和現癥病人的診治已轉向院外、院內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放棄了麻風病人住院隔離治療的辦法,全面進行社會防治。至此,和政療養院內部流通券也隨之停止流通使用,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上世紀50年代甘肅省麻風病院院徽
今年是甘肅省和政療養院建院100周年。百年來,甘肅和政療養院幾代中外醫務工作者在艱苦的生活和醫療環境中,不畏病魔、辛勞付出、默默奉獻、濟世救人,收治了數以千計的麻風病患者,挽救了許多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病人,為我國的麻風病防治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