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
有人說,中華民族是追求浪漫的民族。的確,大漠孤煙、懸泉瀑布……無一不是我們津津樂道的美景。然而,中華民族的浪漫不僅體現在錦繡山川之間,還蘊藏在浩瀚天穹,皎潔明月之上。
茫茫遙天穹,攸攸長征途。屈原的《天問》跨越千年叩響我們的心弦,萬戶飛天的悲壯歷歷在目,中華民族對天穹的癡迷和渴望由來已久,哪怕粉身碎骨, 也要披荊斬棘、負重前行。幸好歲月溫柔,未來可期。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一無所有到“祝融”登火星……中國在航天領域從跟跑者轉為領跑者,幾十年的時間創造了中國奇跡。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用汗水、血水、淚水,用青春、生命、熱愛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浪漫!
皎皎云中月,熠熠中華魂。如果說中華民族的訪天之路是一種浪漫,那么中華民族的探月之旅則是把浪漫刻進了骨子里。人們對月球形象的構建,很早以前就變得非常具體而生動了:中國古人認為月球上有廣寒宮、桂花樹,有寂寞的嫦娥、搗藥的玉兔。對中華民族而言,月球不是遙遠的天體,而是寄托情感的“嬋娟”。從詞人到航天員、從“明月幾時有”的疑問到長征五號的發射,千百年后,中華民族終于將自己的“嫦娥”和“玉兔”送上月球,一圓探月夢,讓可愛的月壤返回地球上的中國,輕輕訴說著中國人的浪漫。
當今的中華兒女昂揚奮斗,中國航天事業始終穩步向前,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定能在月球基地“攬月入懷”!
(責任編輯 / 陳琛 美術編輯 / 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