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淼
2022年12月9日,椒江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辦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決議》。這也標志著椒江區人大常委會首次探索開展的特定問題調查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椒江區人大常委會在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開展監督時,發現政府性投資項目在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許多項目竣工后,財務決算久拖未決,導致國有資產家底不清。
“經過我們深入調查發現,2013年至2021年,全區較多政府性投資項目未辦理竣工財務決算手續。”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項目投資額少的幾百萬元,多的幾億元,未作固定資產入賬,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用。
人大該如何進行有效監督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長期不辦理竣工財務決算的政府性投資項目數量眾多、成因復雜,問題具有普遍性、長期性、頑固性。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認真研究后,決定啟用特定問題調查,對竣工未辦理財務決算手續的政府性投資項目開展調查。

2022年7月25日,椒江區人大常委會召開政府性投資項目已竣工未辦理財務決算手續情況特定問題調查工作動員部署會。
2022年6月,椒江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提交的《關于提請對政府性投資項目已竣工未辦理財務決算手續情況開展特定問題調查的議案》,并決定成立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
政府性投資項目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如何確保查得準、查得全面?椒江區人大常委會整合多方力量,一體化推動,使調查更加深入,問題排摸更為精準。
啟動特定問題調查前,區人大常委會向區委專題匯報。區委專門批示,要求區政府全面排摸、積極配合,及時處置相關問題,并要求人大定期報告調查工作進展和意見建議。同時,區人大常委會與區政府密切溝通工作方案,區政府以召開動員部署會的形式,發動42 家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配合接受調查,形成思想一致、目標一致、行動一致的特定問題調查“一盤棋”格局。
區人大常委會組建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成立綜合、項目、部門3 個調查組,抽調16 名法律、財務、審計、立項等方面的業務骨干和專家協同開展調查工作。
綜合調查組對2013—2021年時期指標內項目開展全面排查,查清了已竣工、已辦理與未辦理財務決算手續項目的底數和資產是否入賬等情況,形成了項目清單;調查委員會根據綜合調查組的建議,統籌考慮,將15 個項目作為代表性項目列入調查,分成4 個項目調查小組,深入調查每個項目。
部門調查組根據各級有關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的規定,重點調查財政、發改、審計等職能部門,住建、教育等項目主管部門履行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稽察職責,指導和實施竣工財務決算管理等方面的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調查委員會對發現的問題逐個分析梳理,形成15 個典型性樣本項目調查報告和1 個職能部門調查報告,每個子報告不僅包含客觀實事和結論,還從財政、審計、法律、業務主管部門等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建議。在“15+1”子報告基礎上,匯總形成特定問題調查總調查報告,連同未辦理竣工財務決算項目的問題清單,提交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調查不是目的,推動問題解決才是關鍵。
調查啟動以后,椒江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與區財政、發改、審計三部門聯合下發了自查整改通知,要求各項目主管部門和建設單位自查原因、制定措施、排出時間表;隨后,區政府辦公室落實相關單位著手問題自查、制訂整改計劃,建立項目問題清單,對表銷號整改。
邊查邊改推動整改“零時差”。截至2022年11月30日,未辦理竣工財務決算手續項目已全部啟動整改。
2022年12月9日,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辦理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決議》,要求以問題為抓手,建立問題清單機制,明確責任單位和整改責任、時限、目標和結果,形成整改銷號清單責任體系。
區人大常委會動態跟蹤督查整改進度情況,將該項工作整改情況列入常委會2023年監督計劃,并計劃于2023年6月底,以常委會專題審議的形式,聽取區政府整改落實情況報告。
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國平表示,此次特定問題調查進一步強化了規范政府性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識,比較全面掌握項目決算入賬情況,深入透徹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工作促進規范管理的建議3 類14 條,大部分項目進入了整改階段,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目標。同時,在調查過程中,區政府各部門不斷完善管理體制,促進形成政府性投資項目閉環管理模式。
“這是椒江區人大探索使用剛性監督手段的一次有益嘗試。”王國平說,區人大常委會緊扣關鍵環節,創新調查方式,強化監督程序、優化專業力量、細化典型分析、深化整改落實,促進特定問題調查程序更加規范、調查更加深入、建議更加專業,相關問題整改更加到位,為深化剛性監督提供了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