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職場下半場,該如何破局
張騏(國企員工)
我今年39歲,兩年前擔任集團下屬分院建筑所副所長,負責部門建筑專業質量管控以及人員協調等工作。沒有升職前,我干勁十足,擔任中層領導后卻身心俱疲,幾乎全年無休,也無生活質量。我現在特別想換一個輕松的工作,但多年努力才得來的職位又讓我瞻前顧后、痛苦不堪。職場下半場,我該如何破局?
焦朋(團無錫市委宣傳部、青少年權益部四級主任科員)
從年輕時的“干勁十足”到事業有成后的“身心俱疲”,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導致了你體力和精力的下降;二是自身角色的增多,帶來了更多責任;三是職務的上升,工作壓力劇增,生活質量下降。
職場下半場我們必須要調整好心態。面對當下的行業環境,個體總是無力的,如今更是很多行業的轉型陣痛期,如果你還看好這個行業,就深耕下去修煉內功;如果想要轉行也盡快考慮自己適合的領域,不要“精神內耗”,也不要讓自己沉溺在無助消極的情緒里。
就你的描述來看,你在40歲之前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這說明你是熱愛這份工作的。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認清當下的角色重心。職場上半段,你常以個體的發展為中心,不需要考慮太多其他的因素;職場下半段,你要以別人為中心,注意力聚焦在提攜后輩上。如何快速調整?不妨向前輩請教一下工作的經驗和方法,這有助于你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角色。
你要相信,時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把你的韌勁磨平,也會讓你的韌勁更強。如果短時間內依舊精神緊張,不妨先休個年假,適度地放空身心,才能更好地規劃以后的職業目標。
Q2:在努力變好的同時,如何擺脫“自我PUA”
梁詠(公司職員)
盡管日常工作和生活都在有序開展,但我依然每天都充滿焦慮,總害怕完成不了預期任務,每時每刻都在逼迫自己效率再高一點。一旦結果不盡人意,我會瘋狂自責,甚至懲罰自己。我真的好難過,但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心里稍微舒服一點……
戴小棠(心理咨詢師)
看到你目前的狀態,讓我想到心理學中的一個詞:自我攻擊,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也叫“自我PUA”,其特點是一個人內在的自我否定、自我攻擊,侵害方和受害方都是自己。
這是一種自我精神內耗的“魔咒”,想要破除,須得放下“指向自己的刀”。你很清楚,瘋狂自責和傷害自己從來不是目的,你只是希望找到一些方法向期待的目標走得更近一點。你需要自我接納和自我肯定,為自己哪怕再小的進步打氣,為可以照顧好自己鼓掌,只有一點一點地放低對自己的期待,才能更好地悅納自己。
其實,出現自責、痛苦等這些感覺,本身并不是問題,問題在于當感覺和需要出現沖突,我們沒有辦法去梳理內心,只能用折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當這種痛苦出現時,你必須在情感風暴中讓自己著陸,關注當時的想法和感受,嘗試緩慢地將腳踩向地板、伸展身體和深呼吸,只有慢下來,才能重新集中注意力并投入周圍的世界。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找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或者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旅游、運動,或者美餐一頓都可以。情緒非常糟糕的時候,有個人陪你一起,這條路也不會那么孤單。父母、老師、親近的家人和朋友以及心理咨詢師,都是你情緒崩潰前可以考慮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