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免+補貼,幫企業留工穩崗
江蘇美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躍)是新能源領域的高新企業,主要生產光伏電池表面制絨添加劑。之前,美躍在常州嘉壹度青年眾創空間辦公,因業務發展較快,半年后搬入新的辦公場所。
陳丹艷是嘉壹度青年眾創空間科技服務部總監。她說,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嘉壹度”就和美躍有深入的合作,知道美躍有何需求,并在不同階段幫美躍配套相應的資源。雖然美躍已經搬離“嘉壹度”,但與“嘉壹度”的合作關系并未結束,“嘉壹度”仍會對其提供相應的服務。
2023年1月28日,常州召開“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決定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力度。趁此良機,美躍打算新建一條生產線,但預計有1000萬元左右的資金缺口。
陳丹艷幫美躍對接了江蘇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詳細了解每家銀行的利率、政策,盡力幫美躍解決資金難題。同時,她還積極幫美躍落實相關貸款貼息政策,幫企業減輕還息負擔。最終,美躍如愿拿到1000萬元低息貸款。
除了資金之外,在評估了美躍2022年度財務數據及專利申請數據后,“嘉壹度”還幫美躍制定了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規劃。
一方面幫企業減輕資金壓力,另一方面,江蘇各地還陸續發布穩崗留工政策,拿出真金白銀以“薪”留人。
外來務工者小周今年選擇留崗過年,除了在春節期間可獲得更高收入之外,還因為無錫市推出了許多暖心政策。
為了把員工留下來、讓機器轉起來,無錫市出臺《支持企業春節期間穩崗留工有序生產若干措施的通知》。無錫市指導企業按照生產經營實際需要,采取發放“留崗紅包”、特殊津貼,改善就餐條件,就近安排文娛活動等措施,以情留工、以崗留工、以薪留工。
南京出臺春節留工穩崗11條措施,鼓勵企業通過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等方式,引導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對春節期間留工保供、項目連續施工的企業,按實際留寧過年的外地參保(或戶籍)員工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
春節前后,蘇州緊盯穩崗留工、返崗復工等關鍵期,全力以赴做好春節前后重點企業、重大工程的穩崗留工工作。蘇州發布的“穩崗十條”提出,春節期間,重點企業安排非蘇州戶籍職工在蘇過節的,蘇州將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慰問補貼。同時,1至2月份企業吸納首次來蘇州就業的非蘇州戶籍人員,且與其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連續參加社會保險3個月及以上的,蘇州將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來蘇就業補貼。對符合相關要求的外賣快遞配送平臺,達到相應配送單量要求的在崗一線從業人員每人每天補貼 50 元。
南通出臺的9條措施提出,對2023年第一季度工業應稅銷售同比增長15%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銷售總量貢獻度分檔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
鹽城支持各地對留鹽過春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外地員工,按不低于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專項補貼或消費券。
泰州明確,春節期間,企業租用國有(集體)資產類宿舍樓、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市外員工住宿的,減免不低于半個月的房租;鼓勵企業對春節期間在崗工作的市外員工在發放加班工資的基礎上,給予每人每天一定標準的“留泰員工在崗補貼”。
宿遷除發放留工補助外,還發放招工獎補及員工返崗交通補貼。
包機包車包專列下手“搶人”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城市活力加快復蘇,企業都期待大展宏“兔”、搶占市場先機,把過去三年被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為助力企業用工,江蘇各地采取多種措施下手“搶人”,并助力務工人員及時、順利返崗。
2023年1月25日,當人們還在享受春節假期時,蘇州就開啟了“搶人大戰”。蘇州市人社部門邀請10余家重點企業代表奔赴河南省信陽市,開展人力資源協作對接交流、專場招聘會等活動。受邀的重點企業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恒力集團、盛虹集團,以及行業龍頭企業亨通集團、中達電子等,此行攜帶了40家企業、近5000個崗位供信陽的求職者選擇。
1月27日12時許,搭乘云南曲靖120名來無錫務工人員的湖南航空A67147次航班在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穩穩降落,這是今年江蘇省首架務工返崗包機。家住曲靖市菱角鄉的肖明洲和李秀萍是一對00后情侶。他們是第一次來無錫工作,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無錫的熱情。他們將前往無錫一家公司工作,希望在無錫好好打拼,爭取明年春節回家能買輛車。
“包機服務讓我們人力資源緊張的矛盾得到很大緩解,這次坐包機來的務工人員中有17人到我們公司。”無錫一家光伏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由于公司訂單量穩步增長、生產任務非常緊湊,春節期間企業仍然正常運轉,工人采取輪流休假的方式回鄉探親。
1月30日,在徐州“點對點”返崗復工儀式暨徐州經開區服務企業用工專項行動上,80余名來徐務工人員喜提“暖心禮包”,開啟在徐州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第一次乘坐“務工專車”的大學生趙同學難掩內心的激動,她說:“第一次享受這樣的暖心服務,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誠意滿滿。”趙同學來自山東德州,是一名大三學生,2022年8月到富港電子(徐州)有限公司實習后,便一心想留在企業工作。
1月31日,四輛大巴車陸續駛入位于鎮江揚中的蜂巢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來自陜西、河南等地的160名返崗復工人員安全抵達工作企業。現場,每名務工人員都收到了暖心大禮包。這批務工人員年齡在20~40歲,主要入職蜂巢動力、美科太陽能、孚能科技等公司,企業以系列暖心措施幫助他們更快融入新一年的工作。
2月4日,K2185次列車抵達無錫火車站,來自青海海東市的136名務工人員和無錫技師學院學子順利抵達無錫,這是春節后無錫、海東兩地人社部門組織的首趟“點對點”免費返崗專列。乘坐本次專列的務工人員主要包含餐飲、紡織、智造等行業人員。
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創響江蘇”春風行動在企業和勞動者之間架起了就業“連心橋”。
江蘇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人社干部在跟蹤走訪重點企業、摸清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兩方需求的基礎上,搶在春節后一個月員工返崗和企業招工的高峰期,精準開展省內南北勞務合作和省際勞務協作兩項對接。同時在員工集中的地區,為有需求的企業和務工人員提供直達送工服務,給予包車等交通補貼,確保春節后返崗平穩有序、就業規模穩中有增。
個性化服務,精準匹配人才
“新的生產線投產后,我們的用工需求近250人。”連云港東海縣一家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說,為盡早滿足發展所需,公司開出優厚的薪資待遇招工。企業給一線操作工開出的月薪最高已經過萬元,還免費提供食宿、繳納“五險”。然而,由于用工基數較大,單純依靠公司自己去招工,仍感到比較吃力。
人社服務專員幫公司解決了難題。通過人社服務專員牽線搭橋,公司先后參加當地的4場春風行動招聘會,儲備200多名用工對象。
為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東海縣人社局組建人社服務專員隊伍,集中對重點企業開展走訪和調查,準確掌握企業用工、員工返崗、社保和薪酬政策等方面的需求及困難,春風行動期間,為保障重點企業用工,通過專場招聘會、進高校招聘、送崗位下鄉等方式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招聘服務。
為企業精準匹配人才,是助力企業用工有效舉措。為強化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江蘇人社部門及時與發改、工信、商務等部門對接,動態更新項目企業清單,設立人社服務專員,完善“一對一”聯系服務機制。同時,建立并落實用工余缺調劑機制,幫助企業搭建用工信息對接平臺。
此前,由于訂單“井噴”,南京一家公司新建了一條生產線擴大產能,急需裝配工等不同工種的40多位工人。六合區人社部門一邊幫忙對接相關院校招聘技術工人,一邊與結對幫扶的陜西山陽縣溝通,在當地發布招聘信息。在兩地通力協作下,20多人成功應聘并于1月31日到崗。另一家公司用工長期穩定,在企業擴容后,需要大量招聘環境工程等方面的技術人員,疫情高峰期間在無法進校招聘的情況下,棲霞區人社部門幫助公司搭建高校畢業生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對接通道,順利招聘40人左右。今年春節前夕,在助企專員的幫助下,120人成功申請了留工補貼。
1月31日,江蘇省零工市場舉行2023年度“創響江蘇”春風行動“促返崗·保用工”專題活動——“來即上崗”專場招聘,58家單位現場提供的23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求職者。由省、市、區三級人社部門融合共建的江蘇省零工市場位于南京市生活中心區,臨近工業集中區,靠近地鐵站,聯通高鐵站,交通便利,讓就業快速匹配對接成為現實。
00后小邵是求職者之一。老家河南滑縣的小邵大專畢業后在老家建筑工地干了半年。南京在河南設有勞務基地,小邵聽基地的人說南京就業機會多就過來了。了解不同企業的招聘信息后,小邵投了三份簡歷。他說:“我求職的要求是月薪5000元以上,包吃住,繳五險,這里崗位確實挺多的。”
在當天的招聘會現場,求職者不但收到禮包,還由人社服務專員“點對點”精準薦崗。近200名求職者當場與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他們與450余名外地返崗人員一同乘坐免費大巴直接奔赴一線工作崗位。
“創響江蘇”春風行動專項活動期間,江蘇省零工市場通過“政府+第三方機構”的新運營模式,深入挖掘家政、建筑、裝飾裝修等傳統行業臨時用工需求,拓展外賣、代駕、網約車、互聯網營銷師等新業態靈活就業崗位,為零散務工人員、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等群體提供求職招聘、政策咨詢、就業創業培訓、權益維護等一條龍公共就業服務,開展“即時快招、來即上崗”線上直播帶崗和跨區域勞務協作基地視頻對接,線上線下多渠道送崗到陜西、河南、云南、安徽等外省勞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