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支持培養本土急需緊缺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提高培訓實效。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城市專業技術人才定期服務鄉村激勵機制,對長期服務鄉村的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引導城市專業技術人員入鄉兼職兼薪和離崗創業。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返鄉回鄉下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教師“優師計劃”“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青年人才開發行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鼓勵訂單較多、生產任務較重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第一季度生產安排。鼓勵有條件地區對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經營企業發放一次性留工補貼。鼓勵企業推行彈性休假,按規定足額支付職工正常薪酬和加班工資。積極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協同招聘活動,鼓勵各地向免費提供職業介紹且成功就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放就業服務補助。鞏固現有城鄉公益性崗位規模,持續加大崗位開發力度,落實2023年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5萬個以上。
加強與勞務輸出地的勞務合作,開展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鼓勵員工早日返崗。鼓勵各地對2023年1月25日至2月5日期間租用大巴車跨省點對點組織外來務工人員返崗的企業,給予實際包車費用適當補貼;對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間首次來蘇就業且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給予交通補助。
——《江蘇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
縱深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強化各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政策成果導向,聚焦就業、教育、住房、婚戀、生育等青年民生需求,加大政策倡導和社會倡導,協調出臺更多普惠性政策和實事項目,有效傳遞黨的關懷和溫暖。完善統計監測、年度評估、課題發布、年度調查等系列研究機制,開發青年發展數據庫。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研究發布青年發展型城市指數。積極參與和推動青少年領域立法普法,開展“維護青少年權益崗”創建,深化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深化“面對面”活動,密切聯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暢通反映青少年訴求的渠道。推廣“模擬政協”活動,組織青少年體驗全過程人民民主,引導有序政治參與、增強制度自信。
用情用心用力服務青年大學生就業。實施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和畢業一年內未找到工作的大學生為重點,推進西部計劃、創業幫扶等6大項目,幫助10萬名以上大學生找到工作。實施“揚帆計劃”,組織不少于50萬名大學生參與政務見習、企業實習、職場體驗,幫助提升社會化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和奮斗觀。廣泛征集和發布高質量崗位信息,組織“千校萬崗”系列招聘活動,幫助更多青年充分就業。
——《共青團中央二○二三年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