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以來,東臺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相繼頒布“615”人才引進政策、“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等,持續唱響“來東臺·贏未來”引才品牌,致力營造“青年興發展,發展聚青年”的城市生態,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東臺新實踐匯聚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東臺因青年律動
一座富有歸屬感的城市,是青年愿意扎根并為之奮斗的源動力。這份歸屬感的背后,是就業有渠道、住房有保障、置業有幫扶、休閑有去處、生活更舒適的踏實與安心。
尹昱是廈門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通過名校優生人才引進計劃與東臺結識。2021年,尹昱研究生畢業后順利辦理了入職手續,正式成為了一名“東臺筑夢人”。作為一個外地人,初來乍到的他對東臺竟感到十分親切,生活住所、基礎設施、公共配套一應俱全,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一掃他對陌生城市的焦慮。“沒來之前我最擔心的是沒地方住,報到的時候發現,溫馨整潔的人才公寓讓我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尹昱說,不僅不需要為住房發愁,而且名校優生人才引進政策還讓他享受到了一定的資金補貼,東臺的包容和友好讓他感到身心滿足。如今,兩年過去,尹昱從國有企業到市招商中心掛職。不同的崗位卻是一樣的激情,更大的舞臺讓尹昱更有干勁兒。
從政策和項目層面入手出真招、出實招,努力解決青年“急難愁盼”問題,東臺市著力打造涵蓋青年人住房信貸、創業就業、就醫就學、旅游休閑、生活保障等多項“服務大餐”,讓青年在東臺發展安心無憂。《東臺市“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黃海明珠人才計劃”、人才引進培育等政策為青春護航,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驛站、青春悅讀益站、創薈空間等項目為青春助跑,返家鄉社會實踐、青年聯誼交友、鄉土人才“三帶”行動等為青春服務。不僅如此,城區七里漾、結發街、草市街、吾悅商圈等一批頗受青年歡迎的新興業態相繼涌現,滿足了青年人對高端休閑、娛樂消費、網紅經濟及夜生活的需求,讓“一路走來,還是東臺”真正抓住青年的心,留住青年的腳。
聚強青年與東臺共成長新動能,東臺市提出實施“八大工程”,從環境、教育、就業、居住、生活、健康、安全、幫扶8個方面進行環境優化,讓青年各項發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城市為青年成才、成長、成功提供更好空間、平臺、環境、條件,在青年宜學、宜居、宜業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青年為東臺出彩
廣大青年積極投身重點產業鏈培育、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建設的主戰場。青年突擊隊建功在一線、青年文明號服務在一線、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守護在一線、青年崗位能手奮斗在一線。“九新青年 建功一線”行動中,3000多名青年骨干奮戰企業大走訪、項目大推進、產業大招商最前沿。
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潤臣,致力于農村沃土開荒創業,于2018年1月創辦了東臺市南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自有藥材種植示范基地100畝,產業輻射周邊多個鎮區,合作農戶100多戶,合作種植規模超1000畝,廠房及配套設施2000平方米;2022年,幫助合作農戶銷售藥材100余噸,銷售額突破300萬元。公司日常管理招用農戶30余人,帶動農戶年增加收入1萬元以上。
吳晶晶是2013年從大連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畢業的理工科碩士。在校讀研期間,她跟著導師做機器人方向的研究項目,那時就已決定自主創業。2015年,吳晶晶在福建漳州起家,兩年內跑遍當地100多家企業,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服務,受到客戶的信任和肯定,從此積累人脈、打開市場。2018年10月,維徠智能科技公司正式落戶東臺市高新區智慧大廈。目前,吳晶晶帶領團隊立足東臺,輻射周邊,奮力開拓區域市場。作為公司領頭人,在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的同時,她認為自己選擇了熱愛、熟悉的領域,保持著事業的熱情,未來將和公司員工一起繼續努力,為東臺的經濟發展多作貢獻。
青年與東臺共赴未來
城市因青年律動,青年因城市出彩。青年工作事關全局,是城市謀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東臺市始終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將青年工作與全市中心工作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落實,以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為契機,以政策體系為關鍵,以重點項目為抓手,以聯席會議制度為保障,不斷推動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走深走實。
強化政策支撐,釋放試點活力。持續擦亮“來東臺·贏未來”人才品牌,統籌推進試點政策舉措清單,集成出臺《東臺市“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等20條普惠性、標志性政策,設置“人才引進培育”專節,將青年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總體規劃,單列3%以上的財政預算。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多部門聯合助企紓困,提前撥付26家企業35個人才項目資金572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試點以來,東臺引進高層次青年人才115名,開發青年就業見習崗位2225個,建立引才工作站10家,新增留學回國人員10人,引進大學生5199人,人才總量超20萬人。實施名校優生計劃,成功吸納入職的浙大、南大等高校優秀畢業生有169人。
夯實制度保障,凝聚試點合力。提升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協調效能,市委主要領導擔任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第一召集人,建立黨政分管領導為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工作專班,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共青團協調、各方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督促機制,確保工作組織有力有序、工作落實高質高效。強化工作經費保障,多個青年發展項目納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配套專項財政資金,試點工作專門經費納入部門財政預算。
完善機制創新,激發試點動力。專門出臺落實青年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建立健全青年發展統計監測體系,常態開展青年發展成效評估,探索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標準和評價體系,建成首個東臺市青年友好型街區,在市圖書館打造青春悅讀益站,舉辦東臺青年發展論壇,拍攝試點工作專題宣傳片,實施“青年友好”全城亮屏行動,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宣介,有效暢通青年訴求表達渠道,鼓勵青年參與社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