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昌軋輥將繼續深耕高端軋輥的技術研究與開發,以最優、最強、最精的品質服務于鋼鐵行業。
2023年7月,江蘇共昌軋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昌軋輥”)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繼2020年認定為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后,共昌軋輥再度成功上榜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意味著公司在產品能力、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市場影響力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高度肯定。
共昌軋輥位于中國陶都宜興,始建于1958年,1976年開始生產軋輥,發展至今已經歷60多年風雨。走進寬敞的生產車間,各類型號的軋輥沉穩地排列兩側,赫然彰顯著“共昌制造”的厚重積淀。
“從企業創立的那一刻起,共昌人一直堅信,外國人能做出來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出來,而且能做得更好。”共昌軋輥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黎軍說。
從生產中小型棒線和型鋼軋輥做起,共昌軋輥及其前身生產出第一支鑄鋼軋輥,在國內率先使用8噸中頻電爐熔煉鋼水,開創了中國電爐產業發展的新階段,使原來嚴重影響環境的沖天爐逐步退出市場。憑借著一股敢為人先的勁頭,共昌人先后開發生產出合金鋼、半鋼、石墨鋼軋輥新產品和離心復合鑄造的高碳半鋼復合輥環。
21世紀初,中國鋼鐵工業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并成為全球鋼鐵產業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當時的大型立式離心鑄造板帶軋輥生產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鋼鐵企業對高端板帶軋輥的需求大多還依賴于進口,高端制造領域的發展受制于人。為早日實現高端軋輥國產化,共昌軋輥斥巨資引進美國聯合電鋼英國戴維軋輥公司的熱連軋板帶軋輥的工藝技術、大型立式離心機設計制造技術和板帶軋輥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技術。
2003年,共昌軋輥在對引進技術吸收和消化的基礎上,籌建板帶軋輥生產一期項目。經過不斷的嘗試、改進,共昌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術難關,自主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立式離心鑄造板帶軋輥生產技術,并在國內首創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立式離心機和粗磨機,成為國內同行業中唯一擁有生產板帶軋輥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的企業。
2014年6月,共昌軋輥的長期合作伙伴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適時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ESP精品軋機生產線。得知這一消息,共昌軋輥立刻啟動了ESP精品軋輥的研發工作,在試制過程中產生了10多只開裂軋輥,損失高達200多萬元。彼時,邵黎軍堅定地表示:“為了搶占世界軋輥行業的制高點,為了振興民族工業,困難再大,也不能停止研發ESP精品軋輥產品的腳步?!?/p>
2016年初,共昌軋輥將新制成的ESP精品軋輥送至日照鋼鐵,效果居然出奇得好——寬薄板鋼軋制量,不僅產量穩定,單次在線時間是普通軋輥單次軋制公里數的3倍左右,而且質量過硬,完全符合軋制薄板的要求。
人才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引領性力量。共昌軋輥建設有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江蘇省高合金及復合軋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企業軋輥研究所等研發平臺,成立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獲國家CNAS認可。共昌軋輥緊緊圍繞國家鋼鐵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和軋輥行業的技術瓶頸,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先后承擔多項國家及省市級科技支撐計劃、重大成果轉化、科技攻關、重點新產品和火炬計劃等科研項目,擁有核心授權發明專利50余項,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省市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
截至2022年,共昌軋輥先后投資累計達10多億元,連續建成了五期高合金離心復合鑄造板帶軋輥生產線,同時打造了熱軋板帶軋輥、鍛鋼冷軋工作輥、棒線材型鋼軋輥三大生產基地,從而實現跨越式的快速發展。
未來,共昌軋輥將繼續深耕高端軋輥的技術研究與開發,以最優、最強、最精的品質服務于鋼鐵行業。同時,緊抓國家構建強大內需體系、推動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給制造業與鋼鐵業帶來的機遇,瞄準核心技術,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在創新體系、智能化和綠色化的道路上取得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