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代表團“群聊”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總書記進一步要求江蘇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來自“三農”一線的江蘇代表們在提交大會的建議中,帶來了關于數字農業建設、健康耕地培育、“新農人”支持計劃等一批兼具“科技感”與“泥土氣”的好點子。會議間隙,大家把總書記在兩會上提出的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等新要求,不斷討論深化,因地制宜落到實處。
在江蘇代表團中,13個設區市都有來自農村一線的代表。“斑斕田野大有可為”,大家用建言起筆,以實干作答,攜手繪制一幅新時代魚米之鄉的嶄新畫卷。
全國人大代表魯曼說:“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人才。我們要留住有文化、有知識的人才,帶領老百姓共同富裕。”
全國人大代表歐陽華說:“我們將總書記的聲音和兩會的精神帶回基層,以生態立村、文化強村、旅游富民的發展理念,把生態、文化、農業和旅游四大產業打造得更好,讓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獲得感。”
金壯龍
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遇到不少挑戰,今年工業經濟有望回升向好。對于如何推動工業穩增長,金壯龍指出,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促進電子、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穩步增長;推進產融結合,持續加大各類投資;穩住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擴大多領域消費;發揮地方積極性,支持東北地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協同效應。
黃潤秋
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我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把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黃潤秋說,保護生態環境不僅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會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下一步,要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易綱
3月8日,中共、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加強金融監管領域改革談了四點認識:一是關于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利于加強監管,保護消費者權益;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堅持黨的領導,要為化解風險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在改革方案落實中要穩妥;四是加強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統一規范管理。
顧祥悅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國兩會,科技自立自強成為熱議話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祥悅建議,從國家層面鼓勵和支持實體經濟企業打造科技創新平臺。顧祥悅表示,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必須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著力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研發中心等研發機構,用平臺匯集高校、科研院所等資源,為創新夯基筑臺,用科技創新賦能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