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張羽將繼續帶領團隊精益求精,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以科技服務大眾、以產品賦能社會,加速無人機領域的發展,讓天空更好地為人類所用。
春耕時節,在南京郊區一家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內,多臺植保無人機同時啟動飛向高空,進行小麥赤霉病施藥防治工作。這些高科技“小精靈”均來自拓攻(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攻機器人”),為現代農業發展插上“智慧翅膀”,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近年來,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相關企業數量持續增長。拓攻機器人成立于2015年,憑借飛控系統起家。在創始人張羽的帶領下,拓攻機器人已拓展到植保無人機、巡檢無人機等整機領域,兼具多旋翼無人機、垂直起降固定翼、固定翼大型飛機研發及制造能力,產品應用范圍覆蓋5000米以下所有空域。
“學霸”歸國創業
張羽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2005年從南京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隨后赴美深造,獲得紐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和伊利諾伊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后,張羽應聘到基金公司從事后臺管理和風險投資工作。工作之余,他最喜歡飛行,和飛行有關的一切事物都令他著迷。2009年,張羽考取了美國FAA飛行員執照。但他不滿足于只把飛行作為愛好,一直留意與飛行相關的發展領域。工作過程中,他接觸了大量科技類項目,從中發現了一片藍海——無人機。隨后,他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技術伙伴,出于興趣自發組織團隊展開對無人機領域的探究和科研。
提到無人機,消費者最熟知的品牌應該是大疆,它所生產的無人機面向大眾市場,具備娛樂屬性。2014年開始,在大疆的影響下,整個資本市場開始關注無人機領域。張羽抓住機遇,回國創業,于2015年在南京創辦拓攻機器人。
“當時我們團隊只有7個人,成員都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控制研究所的博士生,都有過國家大型項目的科研經驗。”張羽說,團隊成員在無人機領域的豐富經驗給了他足夠的創業信心。
當時以大疆為代表的企業已經在整個行業站穩腳跟,新進入的企業短期內很難超越。張羽和團隊在過去幾年一直專注于“無人機的大腦”——飛控系統的研發,技術積淀深厚。經過多次調研、論證,張羽和團隊確定了基本的商業路徑:作為專業飛控研發廠商,為客戶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不做整機業務。
“無人機最核心的技術集中在總體、動力系統和飛控系統,而飛控系統是無人機實現自主飛行的核心技術,技術研發和更新尤為重要。”飛控系統是無人機的細分領域之一,張羽的計劃是先做好擅長的部分,再逐步邁入整機領域。
2016年3月,拓攻機器人迎來第一筆訂單。接到營銷經理的電話時心跳加快的感覺,張羽到現在還記憶猶新。讓他更為興奮的是,這筆訂單讓他發現植保無人機市場廣闊,很多客戶都有定制需求。于是,拓攻機器人開始深入研發定制化植保無人機飛控系統。
拓展領域打開市場
隨著無人機應用場景的拓展,大批無人機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成立,飛控研發競爭激烈。張羽并不擔心,公司成立不久,飛控定制方案已交付數十家客戶,市場的實際應用證明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功能性。張羽介紹,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始終維持高頻率的產品線固件升級,在更新迭代中不斷超越前期產品。
2016年,張羽和團隊研發出一款針對農業植保專用的新產品T1-A。T1-A是業內第一款面向垂直行業的無人機飛控產品,市場反響強烈。此時,一些區域型無人機企業由于規模小、業務集中等,沒能扛住行業的調整,紛紛退出,導致拓攻機器人的合作客戶急劇減少。對此,張羽和團隊感到危機重重。
張羽意識到,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轉變策略。基于對農業植保領域的了解,拓攻機器人第一次推出了農業植保整機方案——T410。T410搭載植保專用飛控系統和農業智能數據處理平臺,整機模塊化設計,配備雙水泵精準計量噴灑系統、支持畝用量一鍵設置,使植保作業更加簡單、安全。除了做整機產品之外,拓攻機器人還成立了培訓學校,進行無人機飛手的培訓。
“我們還開發了拓攻農業APP,可幫助農戶實現全自動無人植保作業。這款整機產品進入市場后得到了眾多農業客戶的認可,很快進入量產階段。”張羽介紹,至此企業布局進入整機領域,進一步打開市場,化解發展危機。
目前,植保無人機是拓攻機器人占比最高的業務。相比大疆農業、極飛科技,拓攻機器人的無人機在市場拓展方面采取差異化策略,客戶主要集中在國內東部和東南部地區,應用于水田作業。
植保無人機得到廣泛應用之后,張羽和團隊開始積極尋找更多的無人機應用場景,將方向瞄向安防警用、物流運輸、巡視測繪等新領域,一款款新產品陸續亮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最令張羽和團隊感到驕傲的是,2019年1月,拓攻機器人首飛了噸級固定翼無人機,起飛重量700公斤,可以完成2000公里的航程,這意味著拓攻機器人正式進軍物流運輸行業。隨后,公司和國內一家知名的大型物流企業達成合作,為其提供20架大型貨運無人機,訂單金額超1億元。
2019年,拓攻機器人被國際知名科技雜志《Enterprise Tech Review》評選為亞太地區TOP10科技農業創新公司,目前已擁有超過150項核心專利授權和10余項國際專利。2020年,拓攻機器人成功入選南京市“獨角獸”企業名單。張羽獲得“江蘇省雙創人才”“南京市創新型企業家”“南京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截至2022年,拓攻機器人整機業務線從T系列、F系列、TG系列發展到豐鵬系列,已經完成四代產品更新,產品銷售到江蘇、浙江、安徽、黑龍江、新疆等多個省份,還在國際市場樹立了品牌,遠銷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國家。
精益求精做行業翹楚
成立僅8年時間,但拓攻機器人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憑借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從一家初創型科技公司蝶變為行業內頗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回顧創業路,張羽感嘆:“走到今天,是團隊成員努力合作奮斗的結果。看得見的是表面成績,看不見的是背后艱辛。”
創業第一年,團隊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也沒有固定的飛行測試場地,只能借用另一家公司的會議室和附近尚未施工的工地。張羽回憶道:“那一年南京夏天尤其熱,有一天同事特意帶了一個生雞蛋,擺在測試場地的柏油路上。收工時雞蛋熟透了,我們每人分了一口這個‘純天然熟蛋’。”
像這樣的困難和考驗,張羽和團隊經歷了很多,但是他們從未動搖信念,勇往直前。天道酬勤,公司的業務開始了快速增長,團隊規模也越來越大,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辦公室和專業的測試場地,創業之路不斷邁上新臺階。
創業之余,張羽熱心公益,他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夠接觸并愛上航天事業。2017夏天,在張羽的號召和帶領下,拓攻機器人向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水源鄉袁屋村袁屋小學捐獻了價值10萬元的書籍和一批飛機模型。
作為南京市政協委員,張羽常常為南京的發展建言獻策。面對新冠疫情,張羽除了捐款捐物,還帶領無人機團隊沖在一線,發揮專業技能為抗疫、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未來,張羽將繼續帶領團隊精益求精,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以科技服務大眾、以產品賦能社會,加速無人機領域的發展,讓天空更好地為人類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