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肩扛全省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試點重任,踐行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五共”理念,擎旗解難“沉”基層,高效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實踐下,共同締造結出一朵朵“幸?;ā?,持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
背景
大冶市作為首批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去年以來,在“黨建引領·活力村莊”改革基礎上,積極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廣泛開展“大美大冶·共同締造”探索實踐,創新形成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清單化管理、品牌化打造、制度化提升特色推進體系,有效解決了“干部干、群眾看”“沒錢做事、沒人管事”、訴求不暢等問題,魚水相親的黨群關系正在銅都大地日益密切。
做法
項目化推進,跑出共同締造“加速度”。強化頂層設計、點面結合,以一個個項目謀劃推進共同締造及體制機制創新“雙試點”。針對基層存在的短板弱項,分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產業發展、平安建設、文明創建、完整社區建設等多個領域開展試點。采取“現場拉練+專題會議”形式,分批分期組織拉練,推動各試點單位比學趕超、爭先創優。
責任化落實,做實共同締造“一盤棋”。加強市級統籌,成立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共同締造、實踐活動“四合一”市級工作專班,牽頭推進各項工作。37個省市級試點嚴格落實“四個一”工作機制,常態調度、高效運轉,有效帶動各級各部門抓好試點、辦成示范。
清單化管理,建立民生實事“項目庫”。堅持問題導向和民生需求導向,聚焦環境整治、產業發展、基層自治等急難愁盼問題,發動群眾協商議事,形成問題、任務、項目“三張清單”,推動“群眾點單—分類派單—共同買單—集體評單”閉環管理,更好解決群眾難題。
品牌化打造,共繪大美大冶“百景圖”。以“大美大冶·共同締造”品牌凝聚人心、增進共識。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引導各試點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大膽探索,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旅融合試點。
啟示
通過“大美大冶·共同締造”的探索實踐,城鄉面貌、精神面貌、發展面貌、干部作風、治理機制呈現“五大變化”。
只有突出發動群眾這個前提,堅持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讓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有效滿足,才能激發群眾參與活力,共同締造才有持久“生命力”。
只有突出培育共同精神這個根本,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注重發揮家風家教、村規民約的作用,才能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更好凝聚社區共識,匯集治理合力。
只有突出共同富裕這個目的,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發展經濟組織聯結群眾,探索聯農帶農機制,做好“土特產”文章,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雙增收”,才能把鄉村人氣帶起來,讓群眾錢包鼓起來。
只有突出黨建引領這個核心,將黨的組織延伸到底,黨員干部力量下派到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到底,切實增強基層動員、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讓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得到教育和鍛煉,才能真正變“你”和“我”為“我們”,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只有突出體制機制這個保障,完善民意表達,健全群眾參與,整合各類資源,將共同締造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務實管用的規章制度,將好經驗、好做法固化下來、推廣開來,才能推動共同締造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