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90多年前,洪湖兒女與根據地紅軍戰士并肩奮戰,用鮮血和生命譜寫英雄贊歌。
新時代,在這片紅色水鄉,歷久彌新的“洪湖精神”正推動老區人民為建設美好幸福家園而砥礪奮進。洪湖市堅持群眾主體地位,引導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謀劃者、參與者和踐行者,尋求深入開展共同締造的“橋和船”,共繪幸福水鄉新藍圖。
改到居民的心坎上
“幾年前,一下雨就‘泥巴打滾’,屋頂漏水、管網堵塞也是家常便飯。”提起如今的生活,家住新堤街道春雨亭社區棉花小區楊志勇有說不完的感慨,“現在變化太大了,越住越舒心,咱這里可不比人家新樓房差咧。”
棉花小區為原棉紡廠宿舍,是房齡超30年、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因私搭亂建、通行道路窄、環境臟亂差、消防隱患多,群眾意見很大。
2022年7月,棉花小區以納入全市共同締造試點為契機,啟動老舊小區改造。
“選灰色,大氣又耐臟。”“別的小區都是米黃色,應該錯不了。”“要不白色?咱們同棉花打了半輩子交道,現在退休了看到棉花白也感覺親切溫暖。”居民代表圍坐一團,圍繞小區外墻顏色討論得熱火朝天。
當年夏天,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棉花小區上演。“舊改不是大拆大建‘大動干戈’,也不是涂漆刷墻做足‘面子’。改,就要改到居民的心坎上。”春雨亭社區黨委書記楊云霞說。
在社區的指導下,棉花小區堅持黨員帶頭、群眾自愿、部門支持等形式,以共建小晾曬場、小停車位、小健身區、小活動室、小景觀帶“五小項目”為抓手,動員小區居民推進發展自主議、門院自發掃、事務自我管、難題自覺幫的“四自”管理模式。
“五小四自”工作法讓小區面貌煥然一新,也讓居民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水電工李衛華、電動車修理工楊志勇等技能人才牽頭,組建起“棉花幫幫團”,為小區居民提供成本價服務,解決老年居民服務難、服務貴等問題,眾人拾柴讓幸福在家門口升溫。
變“你和我”為“我們”
冬日的暖陽下,走進老灣回族鄉呂蒙口村,綠樹掩映青墻灰瓦,民房外立面的墻繪構思巧妙、栩栩如生,文化廣場上的書法雕刻行云流水、蒼勁有力,一幅別樣的新村圖景徐徐展開,吸引往來的村民、游客駐足觀賞,拍照“打卡”。
近年來,呂蒙口村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按照“自己的事,自己議、自己定、自己建”的原則,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重點對村級環境整治、產業發展、鄉村旅游進行總體布局規劃,讓農村舊貌展新顏,舊居變宜居。
既要“美環境”,更要“富腦袋”。呂蒙口村深挖村莊歷史文化,打造呂蒙文化廣場及配套設施,講好三國名將呂蒙歷史典故,集村民智慧,共繪文化墻、共建展示板,營造良好氛圍,涵養文明鄉風。
在外能人定雄武主動聯系家鄉,自費70萬元對老屋進行改造翻新后作為村文化圖書室,命名為“子明書屋”(呂蒙字子明),捐贈書籍幾千冊,供村民無償借閱,以弘揚呂蒙發奮勤讀、持之以恒的好學精神。
初冬時節,水光瀲滟晴方好,烏林鎮吳王廟村“星潭子”垂釣園釣臺上,垂釣愛好者掛餌、拋鉤、收線,盡享“漁翁”之樂、生態之美。
“星潭子”是一個13.5公頃的天然深潭,潭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吳王廟。近年來,吳王廟村將池塘周邊的生態環境與文化背景相結合,連片打造集垂釣、民宿、游玩于一體的休閑觀光旅游基地,成為烏林鎮的一張新名片。
“‘星潭子’能建好,村民們才是大功臣!”吳王廟村黨總支書記周滿堂介紹,村里先后召開板凳會、場子會和院子會13次。黨員示范帶頭,村民自覺清理房前屋后,278名村民主動投工投勞,72戶村民主動讓利讓地,建成停車場、下水道、景觀地達20多畝。吳王廟村還設立調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環保理事會等自治組織,組織青年志愿者成立“平安洪湖赤衛隊”,創辦詩詞楹聯協會,組建腰鼓等民間團體,極大增強群眾歸屬感和凝聚力,同時靈活運用積分獎勵制度,小積分激發村民自治“大能量”,實現從“站著看”到“主動干”,變“你和我”為“我們”。
讓村民搭上致富“快車”
“家人們,我們的菜薹、野蓮子都是天然綠色生態農產品,品質非常好!喜歡的點點關注、點點贊,123上鏈接……”2023年11月21日,洪湖市烏林鎮烏林村電商直播基地,烏林村黨總支書記漆國偉正在抖音直播間向網友推薦洪湖農產品。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烏林村上演。
水鄉物產豐富、資源富足,烏林村盛產醬板鴨、鹵甲魚等特色農產品,但長期以來,“種得好、賣不好”“名氣高、收益少”的問題困擾著當地農戶。
烏林鎮深入踐行發展共享理念,緊緊依托電商直播“新引擎”,引進電商企業落戶。建設水鄉鋪子戶外采蓮直播基地,與周邊合作社、種植養殖農戶合作,主要銷售醬板鴨、魚丸、甲魚、藕粉、藕帶等洪湖特色農產品,月銷售額達450萬元,帶動100余人就業,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現在咱們的農產品供不應求,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了。”漆國偉說,眼下正是洪湖粉藕豐收的季節,每每一上架就被搶售一空。
依托電商直播基地,烏林鎮聯合洪湖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人才培訓中心和電商企業聯合舉辦主播培訓班,并邀請村干部利用業余時間從助播做起,培養一批干部主播,累計培訓留守婦女及省內外直播愛好者240人次,儲備主播人才14人。
如今,烏林鎮搭乘電商直播快車,盤活本地農業資源,扶持電商企業發展,持續引導農業資源發展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蹚出一條從田間種植選品、工廠訂單加工、生鮮冷鏈運輸、電商直播銷售、自創品牌經營的鄉村產業振興之路。
“從‘你干我看’到‘擼起袖子一起干’,新時代的洪湖兒女堅持共同締造理念,解鎖幸福密碼,將‘洪湖岸邊’繪織成‘錦繡家園’。”洪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呂朝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