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區環境臟亂差,我反映到網格‘啄木鳥’黨建智慧平臺上,沒想到這么快就解決了。”商貿苑小區居民王女士連連稱贊。
近年來,石首市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搭建城市網格“啄木鳥”黨建智慧平臺,充分發揮網格“啄木鳥”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作用,積極探索多元共治、多方參與、多效融合的老舊小區治理方法,廣泛發動群眾共同締造美好生活。
“啄木鳥”挑出城市病
2023年1月10日,網格“啄木鳥”通過“釘釘隨手拍”反映:筆架山街道界山口太合飯店和商貿苑小區共用一條下水道,因飯店油污較多,經常堵塞下水道,影響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石首市12345熱線中心第一時間將該問題派單給市城管局辦理。市城管局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查看,要求酒店工作人員對下水道進行清理疏通。隨后,市城管局又組織專業人員給因疏通下水道導致破損的路面安裝井蓋,將道路修復完好。
問題能迅速辦結,都得益于網格“啄木鳥”黨建智慧平臺的搭建,暢通了為民服務渠道,激活了基層“神經末梢”,真正實現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石首市網格“啄木鳥”的試點起源于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他們穿梭于大街小巷,覆蓋面廣,能充分發揮優勢,及時發現并上報問題,成為參與社會治理的補充力量。
為了充分調動“啄木鳥”們查找問題的主動性,石首市探索實施線索、積分、物品“1∶10∶5”積分兌換制。網格“啄木鳥”每反饋一次有效問題可積10分,累計達到50分便可在市民之家或社區兌換日用品。
現在,網格“啄木鳥”已從新就業群體拓展到樓棟長、黨員中心戶、黨員干部職工、熱心群眾。“啄木鳥”發現問題,智慧平臺采集分類,12345派單督辦,政府部門領辦解決。問題收集、審核、派單、處置、回訪“五步工作法”,能實現有效服務民生的工作閉環,確保問題高質高效解決。
“我市搭建了釘釘手機客戶端與12345政務熱線平臺互聯互通的城市網格‘啄木鳥’黨建智慧平臺,‘啄木鳥’們隨時隨地上傳圖片和文字,政數局負責督辦和跟進工單,建立起三級響應‘兜底辦’工作機制,能讓群眾及時發現城市管理中的短板,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石首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李莉說。
目前,石首市已注冊登記的網格“啄木鳥”達5216名,累計辦結訴求15760件、辦結率100%,社區微治理參與面更廣泛、基層基礎更扎實。
“上訪”變“下訪”
為進一步推動網格“啄木鳥”工作落實落細,石首市整合城市“網格啄木鳥”平臺與政法綜治信息等平臺,通過“隨手拍”為基層社會治理“挑刺找茬”,將網格社會矛盾糾紛信息和風險隱患第一時間直接報送市綜治中心,讓群眾反映訴求和化解矛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2023年4月底,石首市創新推出“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基層治理體制機制,高標準打造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并將12345市長熱線成功接入鄉鎮綜治中心。
綜治中心是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群眾信訪接待服務、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網格化服務管理、公共法律服務、維穩指揮調度“六位一體”的一站式受理、一體化運行的政法信訪工作平臺。
某工人因工受傷,與勞務公司發生糾紛。市綜治中心得知情況后,立即派調解員趕赴現場,進行調解。經過不懈努力,最終以雙方協商的賠償金額達成調解協議,使一起可能激化的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
這種“上訪”變“下訪”的調解模式,確保了群眾糾紛有人管、困難有人幫、矛盾不激化、問題不上交。
“我們非常注重培養‘金牌調解員’,并不斷吸納政策水平高、法律素質強的人員參與調解工作,以提高調解隊伍專業化水平。此外,創新推出‘網格+四員四長’模式,實現矛盾糾紛、安全隱患早預警、早發現、早調處。”石首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功義說。
目前,全市已組建221個調解組織,聘用了1099名調解員,組建了13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委員會,調解力量日益發展壯大。
老舊小區煥新顏
“我們小區以前處于‘三不管’位置,道路坑坑洼洼,回趟家都難。改造后,路變寬了,綠化也搞好了,老百姓真心感謝。”
2023年3月,中實化工小區組織居民開展了一場“憶時光、敘真情、暢未來·悅鄰”活動,居民代表上臺分享在小區改造過程中的心得體會,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共同締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走進中實化工小區,煥然一新的樓棟外墻、整潔干凈的小區道路、寬敞有序的停車位,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該小區始建于1971年,原屬于石首磷肥廠家屬區,隨著企業破產改制兼并,這里漸漸淪為了無人問津的“三無”小區。小區內到處是居民私自搭建的自建房,環境臟亂差,道路破損嚴重。
2020年,中實化工小區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亂搭亂建是“頑疾”,更是居民的“心病”。小區通過建立議事站,舉辦場子會、戶主代表會等形式,傾聽居民們的意見和建議,居民全程參與小區改造,大家凝心聚力,最終,施工單位僅用14天便拆除違章建筑140處共1700平方米。
在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老舊小區的治理蝶變。小區現在還成立了“紅·悅鄰幸福家”紅色物業。
“小區改造時,很尊重我們的意見,大家反映的問題基本都得以解決。小區變化這么大,我很欣慰!”談及改造后的感受,65歲的李建榮老人喜笑顏開。
“未來,我們將用好共同締造這把金鑰匙,走深走實群眾路線,讓群眾成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參與者、踐行者、監督者、評議者、享有者,推動形成多元共治、群防群治的‘大城管’格局。”石首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