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潛江市,高樓錯落、街巷相連。和諧社區、網紅村莊,由內至外實現完美蝶變。潛江市圍繞打造水鄉園林精致之城,聚焦共同締造大主題、選準精細治理小切口,勾勒出踐行“五共”理念“大寫意”,以全員參與,繪制出一幅幅精謹細膩“工筆畫”,為水鄉園林鋪就精致底色。
四方協同,破解難題
在園林街道紅廟社區金橋郡小區,環境優美,推門見綠、出門入景。小區內黨員活動室、人民調解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共同締造心愿欄里貼滿了業主們的心愿。“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這個建議不錯。”“我支持增加健身場地配套設施。”升級改造意見心愿欄前,幾位業主一邊討論,一邊“投票”,鄰里和諧的氛圍撲面而來。
“以前,小區事務主要由社區人員、黨員參與,居民和物業缺少溝通。現在,遇事大家商量著辦,小區環境更好了,我們住得也很舒心。”小區居民吳姐感慨道。
這種變化,源于金橋郡小區“四方協同”工作協商會議機制的落地。
為充分收集民意,金橋郡小區成立以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物業四方組成的共同締造理事會,每月定期見面會商,同時吸納居民代表成立6個共管共治小組,引導居民由小區治理“旁觀者”變身當家作主“決策者”。
周生艷是金橋郡小區業主代表,多次為小區建設建言獻策。去年,部分業主向業委會申請新建停車場,她積極奔走于樓棟之間,收集居民意見和建議。“我們停車難的問題始終存在,現在大家意識到有問題可以一起解決。”周生艷說。
接到業委會報告,共同締造理事會隨即召開居民議事會,擬定停車場建設計劃和資金來源保障建議,積極爭取市城發集團、交通局項目資金70余萬元。小區黨員群眾投工投勞參與建設,共管共治小組進行監理。在多方齊心協力下,小區停車場煥然一新。
“為引導居民主動參與解決小區難題,理事會充分發揮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志愿者、物業等各方力量,入戶收集居民意見建議400余條,制定任務清單,列出改造項目58項。”金橋郡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徐毅介紹。如今,小區完成20余處花卉移栽,新增多個照明路燈、高清攝像頭與充電樁,建立共享工具柜、圖書柜,設立共同締造基金,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社區將繼續推動社區治理與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形成小區微治理合力,把聯系服務群眾的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紅廟社區黨委書記李煥森說。
抱團發展,幸福“加碼”
水鄉園林,宜居宜業宜游。在后湖管理區關廟社區莫嶺隊,隨處可見統一的庭院圍欄,群眾自發清掃門前衛生,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以前都不愿意做衛生,根本沒法走路,現在大家自覺維護好房前屋后的衛生清潔。”莫嶺隊居民李春才說。
居民觀念的轉變得益于“五共”理念的踐行。莫嶺隊積極構建黨員聯戶面對面、承包到戶全覆蓋的黨員志愿服務網絡體系,主動搭建群眾出謀劃策平臺,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黨員作表率、帶著群眾干”的良性循環。
從“民呼我應”到“一呼百應”,莫嶺隊村民真正實現從“要我干”向“我 要干”轉變。全隊村民同向發力齊參與,主動清障2380平方米,刷黑路面5300米,新建口袋公園、小廣場、鄉村大舞臺,“我是莫嶺人,人人為莫嶺”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們按照市里和管理區的要求打造莫嶺‘三橫兩縱’,目前投資2300萬元,村民積極參與推進‘五清五美’,共建美麗家園。”后湖管理區鄉村振興辦主任程福華說。
環境變好了,經濟也要變強。莫嶺隊依托中國蝦谷小龍蝦交易中心、湖北返灣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旅游資源,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打卡。每到小龍蝦上市季,莫嶺隊熙熙攘攘,比城里還熱鬧。
2023年11月19日,中國蝦谷·2023潛江返灣湖濕地馬拉松在后湖莫嶺鳴槍開跑,來自國內外1萬余名跑友在激情競逐中,近距離感受到“云夢縮影、觀鳥天堂”的湖光之美、綠色之美、生態之美。人氣旺了,不少在外創業的能人也紛紛返鄉。
“去年回鄉探親時,看到莫嶺已經變成生態城,于是萌生了回鄉將自家宅基地建成民宿的想法。”村民代麗正在新建的民宿餐廳內忙活,為正式營業做準備。
關廟社區黨委書記湯可成說:“我們幫扶能人返鄉創業,引導群眾‘抱團’發展民宿經濟,促進農旅深度融合,讓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奔向富裕路。”
“積分+”自治,助力鄉村游
“笑臉墻”彩繪、連心文化長廊、三國文化彩繪……各種極富創意的村灣景色,讓熊口鎮馬場村成為游客們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
“我們村現在變化太大了,再也不是以往‘臟亂差’的形象,經常有人過來參觀學習。”馬場村名譽書記喻志紅自豪地說。
馬場村村容村貌的變化,得益于村“兩委”推出的“積分+”村民自治管理模式。“馬場村通過積分管理調動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主動性、積極性,以服務群眾、示范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實現群眾的事群眾自己做主。”熊口鎮黨委書記張振成說。
2023年9月27日晚,馬場村舉辦“幸福馬場 共同締造”暨慶中秋迎國慶文藝晚會,對群眾評選出的12名“積分+”典型示范戶進行表彰,各贈予150分積分,并現場兌換禮品。
“積分+黨建引領”“積分+一約六會”“積分+基層社會治理”“積分+人居環境整治”“積分+網紅打卡”提升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今年一季度,馬場村人居環境整治位居全鎮第一,獲得的1萬元獎金全部用于積分超市,來繼續激勵群眾參與村灣建設。
村民還積極拍攝展現馬場村共同締造成果的視頻,為鄉村旅游發展助力。目前,全村有1000余人在抖音發布視頻,馬場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如今,馬場村“積分+”村民自治管理模式已在全鎮24個村推廣,鎮黨委、鎮政府對建設積分超市和開展“積分+”活動效果突出的村進行“以獎代補”,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潛江市將堅持問題導向,上下聯動、示范帶動、點面結合,持續用力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奮力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