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一片樹葉,傳承古今,承載著千年中國茶香。在數千年的中國茶葉發展歷史中,四川是植茶、飲茶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蒙頂甘露、蒙頂黃芽、蒙頂石花、雅安藏茶、碧潭飄雪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優茶都源于四川,享譽全國。2021、2022年“川茶”連續兩年實現綜合產值超過1000億元,躋身全國“千億茶產業省份”榜單。
4月7日至12日,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第一個春茶季,《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愛茶人,踏入四川這片沃土,探尋川茶的深邃,感受川茶的魅力,領略“天府之國”的瑰麗山川、豐富人文。
學員們抵達四川省成都市后,首先走進了四川蜀茶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體驗店。蜀茶集團副總裁繆國平熱情歡迎,并向學員介紹了川茶整體情況,請大家品鑒了多款四川代表性名優茶品,一“飽”川茶口福。
傍晚時分,學員們走進寬窄巷,打卡全國百佳茶館“可居茶介”,在鬧中取靜感受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和諧相融。首日的“前菜”過后,茶游學的饕餮美餐正式“開宴”……
蒙頂山:盞盞香茗,最負盛名
在中國數千年的茶葉史中,四川蒙頂山是令人矚目的存在,這里有中國明確文字記載的最早人工植茶地,是巴蜀茶文化起源與發展的地理坐標。
茶游學團隊次日來到雅安市的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雅安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陳開義領隊講解。陳開義介紹:“這里擁有四川唯一的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西南地區最大的茶樹基因庫。同時,它也是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全國首批萬畝茶園示范基地。”
學員們行走在淺丘間連片蜿蜒的茶園中,欣賞茶涌綠波,茶園與遠處層層疊疊的山丘交織在一起,宛如進入了童話世界。暢游在這樣的美景中,大家不禁誦讀起《茶經》片段。于是,一幅“人在畫中游”的美好畫卷在朗朗讀書聲中徐徐展開。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初識茶園后,學員們步入的是茶文化蒙頂圣山。陳開義表示,蒙頂山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茶祖”吳理真在此種下了7株仙茶,由此開啟了中國人工植茶的先河。蒙頂山最高海拔1456米,由西向東,主峰的5個小山頭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花心而成“風水寶地”,“茶祖”吳理真植下的“靈茗之種”7株便在此地。“皇茶園”以石欄圍繞,正面雙扇石門。傳說,清時這里為皇室祭祀太廟的“仙茶”專采地,園后有白虎巡山護茶。
蒙頂山茶:千年貢茶
領略了蒙頂山的茶文化,赫赫有名的蒙頂甘露、蒙頂黃芽即將登場。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學員們參觀四川蒙頂山躍華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了解了蒙頂甘露的基本制作流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綠茶制作技藝(蒙山茶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躍華,現場帶領大家實操蒙頂甘露制作。只見張躍華徒手在鐵鍋里翻炒鮮葉,隨著鮮葉水分的揮發,香味也從澀澀的嫩香轉變為清新的茶香,縈繞在整個體驗間。
蒙頂黃芽是中國黃茶類不可多得的珍品,傳統制作技藝歷史悠久,一直是蒙山貢茶系列中極為珍貴的貢茶。張躍華介紹,蒙頂黃芽屬輕發酵工藝,原料為單芽,清明前采摘,色黃綠,成茶芽條壯碩;制作之時,采用當地所產黃紙進行悶黃工藝發酵,1斤干茶需要4萬至5萬個芽頭。其成茶色澤黃亮,油潤有金毫,開湯后淡黃明亮、底芽嫩黃。
張躍華自幼隨父親學習蒙山茶傳統制作技藝,讓蒙山茶傳統制作技藝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是他的心愿。他表示,蒙頂黃芽久負盛名,卻鮮為人知。讓蒙頂黃茶的技術提起來、產量增起來,讓更多人感受到黃茶的獨特魅力是他下一步的目標。
雅安藏茶:友誼之花
在雅安,除蒙頂山茶外,還有雅安藏茶。雅安是我國傳統邊銷茶重要的生產基地。《西藏政教史鑒》記載:“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藏區飲茶之風盛行,唐宋以來更是實行“以茶易馬、以茶治邊”的政策,以此維護民族團結。
雅安是當時茶馬交易的主要集散地,雅安藏茶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也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藏漢團結的“友誼之茶”。陳開義介紹,北宋時,蒙頂山茶是戰馬最重要的交換物。因此,朝廷設立了茶馬司。這是宋代以來承辦與藏族等各民族進行茶馬互市的茶政機構。茶馬司遺址始建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坐北朝南,大門上用漢藏兩種語言寫有“茶馬司”字樣,大門兩側有青石壁畫,主題分別為 “漢藏一家”和“以茶易馬”,表現了漢藏人民互易茶馬的繁榮景象。
1992年,甘家藏茶第五代傳承人甘玉祥在“茶馬古道第一站”建立了兄弟友誼茶廠,將世代傳承的藏茶制作技藝與工業化生產結合。2010年,甘玉祥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黑茶制作技藝(南路邊茶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為了使藏茶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他一直追求著“工匠精神”。交流中,甘玉祥向學員講述了公司產品經歷了3步跨越——康磚、藏茶、甘弘,在制茶理念上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在制茶技藝方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讓學員們深受感動。
與傳統藏茶茶廠不同,由雅安供銷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的四川康潤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亮點在于現代化。公司擁有國內首條年產1000噸的藏茶清潔化生產線,以及全套茶葉精深加工技術、自動化包裝設備及配套倉儲條件。學員們走進工廠,走進實驗室,深入了解雅安藏茶的奧秘。公司總經理王博為學員講解雅安藏茶的歷史,并帶領大家對不同等級的藏茶進行品鑒,直觀感受藏茶風味特征、等級品質變化;四川農業大學教授何春雷現場分享茶葉冷凍保鮮技術,致力于讓銷區愛茶人也能體驗制茶、加工。
于2022年10月成立的四川雅茶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目前已進入投產階段。集團副總經理劉麟帶領大家參觀了生產加工車間,介紹了雅茶集團基本情況。學員們參觀后感嘆:這里儼然不見傳統加工車間的擁擠,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標準化的高效率生產流水線,在科技的加持下,整條生產線有了全新的面貌。
茶葉品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包裝設計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產品格調的定義。在雅茶集團文化體驗空間交流時,學員們看到雅茶集團結合了傳統藏式元素的產品包裝。該包裝在色彩上選擇具有沉穩感的棕咖色作為主色調,向外界傳達著雅茶積淀千年的茶文化底蘊,展現出“大國”之飲、“大雅”之茶的品牌理念。
峨眉山:茶中有禪,異于天下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山,茶歷史悠久綿延、茶文化源遠流長。
想要了解峨眉山茶,首先就要登頂峨眉山。為此,主辦方為學員們安排了一次親臨峨眉山的機會,深度感受峨眉文化。峨眉山山脈巍峨、蜿蜒曲折,主峰金頂海拔3099米,景區以其自然風光和佛教文化而聞名于世。
峨眉雪芽有機茶園基地位于峨眉山脈、北緯30°附近,是世界黃金產茶區。依托峨眉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擁有近3萬畝高山標準生態茶園。低云、多霧、雨量充沛,形成了峨眉雪芽獨特的品牌優勢,歷經歲月沉淀,儒、釋、道文化相滲相融,形成了峨眉山茶的獨特內涵,禪茶文化博大精深。
作為高端品質的代表,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的春茶每年都備受消費者期待。竹葉青負責人帶學員們參觀了智能化工廠,介紹了竹葉青制作技藝之長,并創新了獨有的殺青工藝——“高效快速殺青技術”,通過將高溫加濕熱風殺青與滾筒殺青相結合,快速實現均勻、透徹的殺青效果,鎖住茶葉的鮮。參觀結束后,學員們驚嘆:如此一體化、智能化的加工系統,幾乎做到全自動、零污染,讓大家可以更加放心地喝到一杯干凈、安全、鮮爽的茶。
在豐富的學茶課程之余,主辦方還為學員安排了景區游覽,走進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這也是四川茶的“外圍知識點”。
自2016年起,由《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與河北省廊坊市吾逸尚古文化傳播公司聯合主辦的“踏閱茶鄉”游學活動帶領茶友們踏遍大江南北,先后深入到福建、安徽、云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開展游學,走進豐富多彩的核心茶區,在國家級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的指導下,學深悟透,正本清源。
吾與晨光伴花露,風動微枝輕起舞。佳人拈來兒時事,笑指煙柳滿城酥。
“踏閱茶鄉”的美好不僅僅是能品到好茶、真茶,同時在這個平臺上我們還能見到很多“真人”——雅安市農業農村局調研員陳開義老師,不僅僅博學多才,更深愛著這塊士地,他筆下的吳理真、甘露仙子,在他深情的朗誦聲中,鮮活地浮現于眼前,感動著茶仙姑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感動著陳主任這位蒙頂山人的真情。有愛的山,有愛的荼,有愛的雅安人,世世代代、祖祖輩輩傳唱著中國茶文化美妙篇章。踏閱茶鄉,每一個茶人都是在用愛傳承,用心去品味,不知道您來了嗎?吾攬山河烹日月,你攜清風閱春秋。
——張雪然
參觀雅茶集團時被現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生產車間所震撼,打破了過去對藏茶制作時,人員多、條件簡陋等舊觀念的認知。品飲藏茶后,其香氣、適口度比傳統藏茶有了更多提升,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大國之飲,大雅之茶!雅茶集團以中國茶文化復興與傳承為己任,在不斷創新和發展中砥礪前行。
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川茶發展質量效益,愿川茶產業再創新高!
——史" 欣
雅安之行,認識了雅安“四雅”:雅女、雅魚、雅雨、雅茶。特別是雅茶,作為茶葉的起源地蒙頂山,風景秀麗,有青衣江、羌江環繞,茶祖吳理真令人向往的愛情傳說,茶馬古道歷史傳奇,都給雅茶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蒙頂甘露,蒙頂石花,蒙頂黃茶,竹葉青。蒙頂山茶,藏茶,品類眾多,各具風味,品嘗之后,戀戀不舍,回味悠長,可謂茶之上品。雅女的白皙美麗,雅安人的熱情好客,令我難以忘懷!
——孫衛東
走進巴蜀,感受沁人心脾的茶香,找尋古老川藏茶馬古道起點,攀登世界茶文明發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感受巴蜀茶人用心制茶,傳承茶文化的熱忱的心。茶里藏日月,茶中有山水。一壺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撫日托月,如捧千山萬水。小小的茶芽要經過如此浪漫艱辛的歷史旅行,需諸多愛茶人、制茶人用摯愛、用智慧加工才可以幽香四溢地飛舞在我們的茶盞間。此次川蜀之行是美好的、深刻的,是用心、用腳步走進茶世界的旅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淑榮
一直以來都只是聽說,“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次親自登上蒙頂山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蒙頂山茶的魅力:形美,色潤,香郁,味甘!雅安不愧為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蒙頂山也不愧為世界茶文化圣山!
學茶雖已數年,但因處于銷區,并不能了解茶產區的狀態,這次參觀了一些茶廠,看到如今高科技,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全程不落地的管理模式,竟生出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此行可謂受益匪淺,既品到了名茶的美,又感受了自然的妙,還和可愛的國寶大熊貓近距離接觸了一下,當真不虛此行,期待下一次可以繼續走進茶產區!
——李" 穎
天府之國,蜀地人文,歷來是茶人們向往的地方,這里的茶及茶文化,更是別具一格。
我對于四川茶的認識只是局限于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從未真正踏入蜀茶原產地進行實踐認識與學習。通過六天的實地考察,我領略到了蜀茶的獨特之美。作為一個產茶大省,峨眉雪芽、蒙頂甘露、蒙頂黃芽、竹葉青茶等名優茶,經久不衰。
雅茶集團一站,我們走入大山深處的茶山基地,臨河而居,看云霧繚繞,猶如仙境。深入茶園,我們看到采茶姑娘熟練地采茶,通過親自采茶和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川茶文化的了解。從山中秘境到山下歷溪古村,我們穿越古道,然后到了那個安靜的仿佛與世隔絕的茶居里聽一段說不完的故事。
——趙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