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
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高質量機關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圍繞破解“兩張皮”難題,從理念、組織、素能、過程、考評五個維度推動黨建與業務相融合,確保法院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一報告雙述職”,堅決做到對黨忠誠、聽黨指揮。持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對司法工作絕對領導的理念更加深入。嚴格落實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報備、信息簡報制度》,向市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重要工作、重大案件24次。制定《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每季度向市委政法委、宣傳部和市直工委報告意識形態工作。每年組織兩次黨建和業務“雙述職”,院黨組和黨組書記每年向市委述職述廉,確保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
“122 項清單”,努力讓案件辦得干凈、彰顯公正。印發《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122 項清單內容全覆蓋,讓每位干警都能明白辦案、干凈做事,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落到實處。制定《清廉機關建設工作方案》明確7 大方面37 項具體舉措,全面加強清廉機關建設,整體辦案環境更加純凈優化。
“五四工作法”,確保大案要案處置得當、效果顯著。嚴格落實“一審盡責、二審擔當”司法理念,有效運用“兩級三評互動”的案件評查模式,對判前五類案件、判后四類重點案件由黨組書記院長或黨組成員分管院長進行案件點評。審理的“山西某置業有限公司和晉商銀行貸款合同糾紛案”“涉山西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執行案”“涉文旅集團清收債權執行案”等多起涉企案件得到妥善化解。發改率由2020年 的12.66% 降 至2022 年 的3.126%;一審生效案件服判息訴率居全省中級法院第一。
建立黨組支部聯系點制度。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確定1 個黨支部作為聯系點,每半年至少1次深入聯系點進行調研,把抓黨建和抓業務結合起來,實現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黨組向心力、提升支部組織力、激發干警奮進力。
強化黨務專職制度。把23 名部門負責人選為支部書記,27 名中層副職以上領導擔任支委,實現黨建業務同頻共振。注重黨務干部同行政、業務干部雙向交流,提拔使用工作業績突出的黨務干部。
支部建在庭上。堅持以庭、處、室為單位設立黨支部,進一步完善“支部建在庭上”制度,延伸建立“黨小組建在審判團隊上”制度,設立“黨員示范崗”13個,實現黨的領導全覆蓋。質效指標實現了“三降一升”(一審案件發改率、提起再審率、生效案件發回重審率下降和服判息訴率上升)。訴前調解成功案件近3 萬件,成功率達73%。
品牌創出特色。深化“四強”黨支部建設和星級創建,積極開展“一單位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全院23 個黨支部以品牌建設為基礎,自主設計黨建品牌LOGO,通過“支部工作法”及品牌創建活動,創新“6 個環節搭建信訪處控平臺”“29221 查人找物”等特色做法,辦結省法院新掛網交辦太原市兩級法院執行申訴信訪案件38 件,辦結率92.11%,累計新增到位金額50470 萬元。
學習講堂培塑政治素能。著力構建“讀本+基地+宣講+活動”四位一體的“學習大講堂”體系,組織政治輪訓6 次,各支部利用周例會時間,開展政治學習2800 余次、紅色教育80次。黨員在“學習強國”“三晉先鋒”“干部在線”等平臺參加線上學習成為常態,廣大干警政治素能顯著增強。
比學趕超培塑業務素能。開展“九個一大比武”活動,組織訂單式、研討式專題培訓班,開辦黨的建設、新聞宣傳、刑事民事審判、執行攻堅專題培訓班等共67 場2371 人次。將政治能力、司法能力“雙提升”任務要求具化為125 條落實舉措,實行“掛圖作戰”。2021 年,全市法院17 個集體、24 名個人獲得國家、省市榮譽。
為民辦事培塑實干素能。將高質量司法辦案與“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有機融合,評選出“十大微創新案例”;推出為民辦實事23 項舉措,為群眾辦實事1477 件;開展“春耕護農”“春雷執行”行動,執行到位標的4.47 億元,以實際舉措落實為群眾辦實事的職責擔當。省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顯示,太原中院群眾綜合滿意度達83.91%。
案前研判,樹立全程跟蹤化解矛盾意識。充分發揮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對群體性、全局性、敏感性案件立案前進行綜合研判,制定工作方案,選配精兵強將為案件辦理打好基礎。
案中規范,杜絕因執法不當引發的次生矛盾。要求法官要善于從政治上思考分析每一個司法案件,見微知著、講求策略、注重方法、防范次生矛盾。
案后總結,向黨委政府提供司法智慧。以《司法建議書》《白皮書》《案例匯編》等方式與黨委政府共享辦案經驗。構建“1+7涉訴信訪閉環管理機制”;健全院領導接待訪工作制度,對重大或影響較大的信訪案件,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加聽證;加強判后法律釋明和判后答疑工作,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全程督察,提升執法辦案廉和效。常態開展政治督察和司法巡查,出臺《進一步完善法院內部監督推動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抓實“三登記五必查十個常態化”工作,在案件審執過程中加大審務督察力度,將督察檢查落實到每一個辦案環節。去年,對本級和所屬10 個轄區法院進行督察,糾正審務問題202 個,增強了法院公信力。
全面考核,把黨建、業務工作同時作為考核重點。對單位和干警開展年度目標績效考評時,同步考評年度黨建工作和審判執行等業務工作情況,每半年召開1 次支部書記(部門負責人)黨建、業務“雙述職”會議。完善黨員群眾向所在支部(部門)述職述廉暨民主評議工作機制,堅持每季度對部門黨員群眾進行“雙述職”考評,不符合要求的在年度考核中不能評為優秀、合格。去年,有82 名業務骨干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0 個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
全員考核,把支部、庭室意見同時作為選優依據。制定員額法官、行政人員、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人員等4 類人員《考核辦法》,對擬提拔調整、晉職晉級的干部,要征求所在支部和部門雙方面的意見。黨務、業務存在問題的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等方面予以否決。去年,30 名優秀干部提拔使用,25 名干部晉職晉級,16 名員額法官調整等級,均征求了所在支部和部門雙方面意見。
日常考核,把季度、年度表現同時作為績效指標。實行人員分類管理積分考核制度,科學設置正面和負面考核項目,將參加黨建工作、群團活動和辦理案件質效、發表文章、起草文件、工時考勤、會議簽到、紀律處分等作為考核事項。結合平時表現、個人小結、民主測評等情況,把素質過硬的好干警凸顯出來,達到“工作實績促考核,考核結果推實績”的目的。2021 年度,45名公務員被評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