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至11日,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中方期待以洪森首相此訪為契機,推動中柬命運共同體建設取得更大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方把柬埔寨作為周邊外交重點方向,始終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規劃和推進中柬各領域合作,愿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同柬方共享機遇、共謀合作、共促發展,攜手構建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的新時代中柬命運共同體,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為地區和平穩定發展貢獻更多正能量。雙方可以從政治、產能、農業、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領域入手,著力打造中柬“鉆石六邊”合作架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方愿加快柬優質農產品輸華程序,推動更多柬農產品直接輸華。發揮好中柬產能與投資等合作機制作用,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水平。中方在推進自身能源轉型升級的同時,愿為柬埔寨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節能減排提供助力。中方已優先恢復和增加中國往返柬埔寨客運直航航班。希望雙方擴大旅游、文化遺產保護等交流與合作,加強執法安全合作,共同辦好“中柬友好年”系列活動,更好促進兩國民心相通。
柬埔寨首相洪森:無論是3年前的那次訪問,還是此訪,我都希望傳遞柬埔寨人民始終同中國人民堅定站在一起的明確信息。我完全贊同中方有關推進“鉆石六邊”合作架構的設想。柬方希望以柬中建交65周年為契機,進一步鞏固柬中鐵桿友誼,深化治黨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和各領域務實合作,積極打造“工業發展走廊”和“魚米走廊”,推動柬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取得更多成果,共同構建柬中命運共同體。柬方愿繼續積極促進東盟同中國關系發展。
亞洲開發銀行不久前發布的《2022年亞洲發展展望》定期補充報告顯示,由于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消費和旅游業強勁復蘇,亞洲開發銀行將東盟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5.1%上調至5.5%。
東盟前秘書長林玉輝:通過有效落實《東盟全面復蘇框架》及其行動計劃,東盟已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安全和更靈活的共同體,本地區的貿易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經合組織預計,2023年東盟經濟將增長5.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東盟國家經受了新冠疫情、全球經濟放緩的沖擊。地區經濟體應致力于穩定供應鏈、發展具有韌性的綠色經濟、數字化等,這將給東盟經濟帶來巨大機遇。
匯豐銀行亞太區聯席首席執行官蘇倫德拉·羅莎:東盟以其較高的開放和區域一體化程度正在實現經濟快速復蘇,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地區之一,目前東盟吸引的外資占全球投資總額10%。盡管面臨增長放緩和通脹等挑戰,但東盟經濟增長動力十足,我們對其經濟前景保持樂觀。
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首席經濟學家許和意:中國是本地區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還是本地區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中國經濟復蘇讓東盟國家受益。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業務的通知》,2023年2月6日起,中國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試點國家名單包括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20個國家。
柬埔寨國家旅游部部長通孔(Thong Khon) :2023年柬埔寨預計將吸引至少100萬中國游客。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出境游市場,中國出境團隊游的重啟對柬埔寨和整個世界都非常有益。
泰國國家旅游局局長育塔薩·素帕頌:泰國很榮幸成為中國恢復出境團隊旅游面向的20個國家之一,我們非常高興接待第一批旅行團游客,并期待更多的游客到來。
世邦魏理仕(CBRE)亞洲零售業務主管維韋克·考爾:中國防控措施優化和出境旅游重啟“不僅對亞洲零售業,而且對全球零售業來說,都是游戲規則的改變者”。與此同時,也是亞洲地區的酒店和零售行業期待已久的催化劑,將推動一場意義重大的復蘇。
《南華早報》:泰國預計2023年將接待700萬至1000萬中國游客,接近其國際游客目標的40%。2022年,馬來西亞和印度游客在其外國游客數量中排名前兩位,但合計僅有300萬人次,而2019年中國游客為1100萬。
2月7~14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赴菲律賓出席第三次中國—東盟數字部長會議并訪問馬來西亞,展開探討中馬之間關于數字經濟、5G發展和網絡安全等課題。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2022年以來,中方先后與馬來西亞、老撾、菲律賓等國簽署了雙邊數字和信息通信合作備忘錄,多層次、全方位加強與東盟國家在數字領域合作。2023年,中方將持續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和東盟各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在中國—東盟數字部長會議機制下與東盟國家進一步開展交流和合作,攜手推進數字化轉型,共同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數字未來。
馬來西亞通訊及數碼部副部長張念群:在我國,數碼經濟在2022年占生產總值的22.6%,我國也設定了在2025年時須達至生產總值的25.5%。而中國在數碼領域的成功,特別是其數碼經濟在2021年就已占該國生產總值的39.8%,絕對是我國學習借鑒的最佳楷模。自我國推出多媒體超級走廊(MSC)倡議以來,就不斷加強與其他在數碼經濟領域快速發展的國家合作,尤其是中國。我相信向中國卓越的科技研發和運作模式取經,會讓我國在數碼領域的發展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