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平
松滋市財政局,湖北 松滋 434200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計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格局,且發展迅猛。近年來,湖北省松滋市大力挖掘農業優勢產業資源,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重點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探索構建農村經營新體制,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可健康持續發展。但其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不足。針對這些不足,筆者提出了解決思路,以供農業經營主體的經營者、管理者及相關政策研究者參考。
相關資料表明,2021 年松滋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服務總收入達9.73億元,實現盈余2.11億元,返還成員盈余和紅利1.78 億元,成員農戶年均純收入達2.69萬元,高出當地未入社農戶30%,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2 000 元以上。截至2022 年11 月底,松滋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1 210 個,其中聯合社8 個,成員農戶6.48 萬戶,帶動非成員農戶14.80 萬戶,成員出資26.74億元。2021 年,松滋市家庭農場經營服務總收入3.54億元,家庭農場年均經營收入37.30 萬元。截至2022年11 月底,松滋市家庭農場總數達1 006 個,經營土地面積6 753 hm2,家庭農場勞動力3 352人,總投資7.91億元。2021 年,松滋市縣級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投入凈值達18.38億元,從業人員達0.8萬人,帶動農戶14.8萬戶,營業收入63.98億元,凈利潤9.96億元,上繳稅金11.93 億元,農戶從企業獲得收入總額達12.77 億元。截至2022 年11 月底,松滋市農業企業總數2 855 個,其中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7 個,年產值超過50 億元的龍頭企業1個,年產值5億~50億元的龍頭企業4個,年產值1億~5億元的龍頭企業30個。
松滋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業涵蓋糧棉油果蔬種植、林業、水產養殖、畜牧養殖、農機植保服務、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等。隨著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惠農政策的實施,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力度,一些產業基礎牢固、內部管理規范、經營效益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示范主體積極對接國家扶持項目,不斷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不斷拓寬,經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合作方式由生產環節向產前、產后延伸,實現了跨行業、跨區域合作,逐步形成了村級基層組織帶動型、能人大戶帶動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帶動型和龍頭企業帶動型等4 種主導類型。家庭農場經營行業主要有糧油果蔬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漁業和種養結合綜合類等。隨著經營能力的不斷提升,家庭農場經營范圍不斷拓寬,參與合作經營的水平也不斷提高。農業龍頭企業基本形成了以糧食、油料加工為主導,以果蔬、畜禽、水產等產品加工為骨干的農產品加工經營格局,農產品加工領域不斷拓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深加工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由初級產品、簡單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釀酒和造紙已成為當地農產品加工主導產業。
2009 年,松滋市制訂示范主體規范建設實施方案,出臺目標量化考評辦法,積極開展各級示范創建,逐步推進經營主體規范建設,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截至2022年11月底,松滋市共評定各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81 個,培育出荊鄉源、紅光禽業、稻鰍蛙等7個國家級示范社,綠佳蓮藕、智科農服、小南海綠晟等13 個省級示范社,惠眾農機、云寶葛根、新淳農業等29 個荊州市地市級示范社和32 個松滋市縣級示范社;評定各級示范家庭農場104 個,培育出弘泰、南湖、錦江恒盛等38 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宏滕、啟云之星、由由花卉等31 個荊州市地市級示范家庭農場和35 個松滋市縣級示范家庭農場;評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9個,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子公司2個、省級龍頭企業15個、荊州市地市級龍頭企業19個和松滋市縣級龍頭企業13 個,基本形成一個主導產業有一兩個相應龍頭企業帶動的良好局面。各類示范主體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在推動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和規模經營、促進科技推廣和品種改良、帶動農民增收及外連市場與內接基地中發揮了示范引導作用。
松滋市積極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和產品特色,著力打造知名品牌,財政每年列支專項資金扶持產業發展和規范創建,獎補“三品一標”、商標品牌認定工作。截至2022年11月底,松滋市農業經營主體擁有“三品一標”產品116 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70 個、綠色食品34 個、有機食品5 個、地理標志產品7 個。松滋市農業經營主體注冊農產品商標251 件,其中湖北著名商標15 件、荊州知名商標16 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白云邊”,湖北著名品牌、“松滋柑桔”“滋露”菜籽油、“云珍”和“香健”大米、“滋寶”西瓜等。2021 年,松滋市政府與京東集團深入合作,圍繞“松滋雞”形象標志開展品牌策劃與推廣,著力打造“松滋雞”區域公用品牌,在湖北電視臺進行專題品牌發布。
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快速推進和經營主體的加快發展,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得到快速發展,加工規模不斷擴大,加工水平不斷提升。各類經營主體立足區域優勢產業,著眼市場需求競相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和技術創新步伐。2021 年,白云邊酒業完成產品銷售1 095 萬件,實現銷售額61 億元;以荊楚樂、荊百佳、云達、雄心為主的糧食加工經營主體,年加工稻谷30 萬t;以恒生油脂、滋富寶7D 壓榨為主的油料加工經營主體,年加工油菜籽10 000 t;以神農食品、紅光禽業為龍頭的土雞生產經營主體,規模快速擴大,加工能力迅速提升,年循環養殖和宰殺分割肉雞1 000 萬羽;荊楚樂投資1 000 萬元新上一條大米加工生產線,投產后新增年產值1 500萬元。這些產業龍頭企業日益壯大,有力促進了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健康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其功能定位強調自我服務,謀求成員共同利益,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產業發展[1-2]。當前,松滋市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帶動能力不足,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小”,即組建規模不大,登記在冊的成員少,成員實際投資少,基地建設規模小;二是“低”,即合作的層次低,經營服務范圍窄,產業經營環節少、鏈條短,經營服務水平低;三是“空”,即“空殼化”現象較為普遍,不少合作社只注冊不經營、只掛牌不服務,基本處于休眠狀態;四是“散”,即組織機構松散,利益聯結機制缺乏,內部管理、財務核算、盈余分配、成員賬戶不規范;五是“弱”,即自身創收能力弱,經營服務能力弱,帶動成員增收能力弱。同時,松滋市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懂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敢闖市場的帶頭人和領辦人。
松滋市家庭農場基本是由原來的種養專業大戶升級而來,自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開始迅速發展。目前,雖然松滋市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規模逐步擴大,但多數家庭農場并沒有轉變傳統的農業經營理念,仍然是各自為政、單兵作戰,家庭作坊、分散經營;部分家庭農場雖然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生產效率有所提升,但現代農業新技術、智慧農業新手段等推廣運用不足,生產設施落后,市場信息閉塞,營銷能力較弱,經營效益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示范帶動能力有限。
截至2022 年11 月底,松滋市有47 個規模以上的農業加工企業,但產值超過5 億元的僅有5 個,部分企業經營狀況不容樂觀;有49 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但除白云邊、荊楚樂等企業外,多數農業企業綜合實力有限。一是企業抗風險能力差,帶動能力不強。松滋市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等主要農產品總產量有明顯優勢,但受加工企業處于低水平初加工階段、企業規模小、加工能力弱、經營效率低等影響,農業產品基本是鮮銷活賣,一旦遇上市場風險,產品銷路不暢,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二是企業生產工藝滯后,產品附加值不高。多數企業生產設備老舊,生產工藝落后,產品檔次低,有的甚至還停滯于傳統手工作坊和簡單的機械生產加工,企業基本處于價值鏈末端,聯農帶農的能力非常有限。三是企業外力支撐不足,發展路徑受阻。農產品加工企業信貸緊、融資難,對科技創新研發、基地規模建設和擴大占領市場等缺乏投入,生產規模難以擴大,檔次難以提升[3]。
從各類經營主體融合度來看,有一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各自的領域內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多數經營主體沿襲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和生產結構,自身成長發育緩慢,對農戶帶動作用不夠明顯。同時,現有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沒有整合,部分從事專業生產服務與“產、加、銷”一體化的經營主體尚未建立完善的聯合機制,導致農業經營主體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深。此外,部分經營主體產業鏈條短、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無法生產出搶占市場的拳頭產品和優勢產品,導致產業融合發展的引領作用不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升級[4]。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快速成長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各級部門要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在項目扶持、融資貸款、用電用地、稅收優惠、風險防控等方面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近年來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影響,部分經營主體生產經營舉步維艱,急需外力支撐走出困境。
松滋市要根據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不同經營主體的功能特征,鼓勵和引導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明晰發展定位,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
一是發揮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優勢,將家庭農場打造成糧食、果蔬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等主要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支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穩定流轉土地,整合土地資源,改善基礎設施,提高經營能力;建立示范家庭農場名錄,實行信息化管理。
二是引導和鼓勵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負責人、農業科技人員、基層組織干部和龍頭企業負責人領辦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5],并指導合作社加強內部管理,保障成員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激發成員參與的積極性;支持合作社開展農業生產托管、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等專業化服務,提高合作社規模化、規范化發展水平,逐步做大做強農民專業合作社。
三是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資金、管理、科技、營銷、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引導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經營制度,加強基地規模建設、科技創新研發、市場營銷拓展、優質品牌創建,示范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從事標準化生產,逐步形成互融共通、協同發展、共同壯大的高效經營模式[6-7]。
3.2.1 出臺扶持辦法。松滋市要結合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龍頭企業的不同特點,研究出臺獎補扶持措施,每年安排相應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進行獎補扶持,提振農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
3.2.2 做實金融扶持。松滋市應加大對農業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協調金融機構開發多門類、廣覆蓋的農業信貸產品,加大財政貼息力度,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的問題。
3.2.3 保障農業產業用地需求。松滋市應完善市、鎮、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完善市場化土地流轉機制,推進土地股份合作,提高流轉土地農戶收益,提升農民流轉土地的積極性,保障市場主體規模經營需求。同時,松滋市應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地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3.2.4 加大培訓力度。松滋市要積極開展農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高素質教育培訓,通過示范展示、現場實訓、網絡培訓、精準對接等方式,廣泛開展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合作社帶頭人、企業主等重點群體的全產業鏈培訓,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加大高學歷農業人才引進力度,不斷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人才、科技需求,用科技手段和科技人才推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
一是鼓勵各部門積極向上爭取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能力提升建設、社企對接、教育培訓等。
二是整合部門支農資金,用于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標準化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直銷門店設立、品牌打造等。松滋市應加快培育農業全產業鏈,整合相關涉農資金項目向產業龍頭經營主體傾斜,對于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在登記備案、市場核準、審批程序等方面給予便利,并將優勢項目納入重點項目建設規劃,積極向上爭取扶持。
三是加快農產品電商培育。松滋市應選育一批特色優質農產品,從包裝、宣傳到推廣等方面精心策劃,并利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對接各大商超,開辟本土農產品銷售專區,擴大湖北消費券消費范圍,提升居民對本土優質農產品的消費熱情,進一步拉動本土消費,綜合提升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民的收益。
四是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連續兩年未從事經營活動的吊銷其營業執照”的要求,松滋市應對新型農業市場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清理,嚴格實行動態管理,避免“空殼社”干擾農業市場主體發展。同時,松滋市應改進考核指標體系,取消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發展數量的考核指標,更加注重發展質量。
一是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自辦或者出資入股加工企業,加快發展適合農民經營的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業,推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支持經營主體建設田頭貯藏、預冷保鮮、分級包裝、冷鏈物流設施,發展直銷直供、農產品電商等流通新業態。
二是加大對農業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把招大引強作為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措施,集中精力招引一批產業鏈頭部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進駐松滋市,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蓄勢聚能[8];加強技術引進、科技創新,提高加工產品的科技含量,為經營主體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研究制定更優惠的政策,鼓勵龍頭企業聯合集中投資,擴大規模。
三是大力實施“三鄉工程”,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下鄉”為抓手,撬動社會和市場力量參與農業產業發展,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
四是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組建產業聯合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內部風險防控體系,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更好地發揮對普通農戶的輻射帶動作用,將農戶吸納為聯合體的成員,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五是支持經營主體培育自有品牌,加強品牌宣傳推介,繼續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建立質量可追溯制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繼續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評定活動,健全各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監測機制,實行監測評定動態管理。
松滋市應運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大力宣傳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優秀創辦人物和先進經驗,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良好氛圍。各部門要徹底轉變工作職能,為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保姆式”服務,當好服務經營主體的“店小二”,將經營主體的痛點、難點、堵點變成部門工作的重點,將經營主體的需求清單變成部門的任務清單。松滋市相關部門應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在落實中有一定困難的,要轉變方式創造條件落實,切實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松滋市應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制訂幫扶措施,評估發展成效,督辦政策落實,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