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總結2022年及黨的十九大以來財政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財政工作。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劉昆作工作報告。
會議指出,2022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財政部門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實,各項財政政策早出快出,推動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減少疫情對生產生活影響。加大財力下沉力度,切實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支持保糧食能源安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經濟總體回穩向好,我國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會議認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財政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完善減稅降費措施,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加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兜牢基層“三保”底線,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加強財政承受能力評估,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增強財政宏觀調控效能,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會議強調,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重點要把握5個方面:一是完善稅費支持政策,根據實際情況,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二是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組合財政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財力保障。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有保有壓,積極支持科技攻關、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基本民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斷提高支出效率。四是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健全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五是嚴肅財經紀律,嚴格財政收支規范管理,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會議要求,2023年,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一是增強財政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優化完善助企紓困政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二是發揮財政穩投資促消費作用,強化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引導帶動,促進恢復和擴大消費,加力穩定外貿外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三是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強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切實兜牢民生底線,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促進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決兜住基層“三保”底線。五是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繼續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治理,積極配合防范化解重要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六是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優化預算管理制度,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強化國有資產和資本管理,加強會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七是大力加強財會監督,健全財會監督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突出監督重點,加強與各類監督貫通協調,不斷提升監督效能,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八是深化對外財經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