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茳美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金城建筑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城市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城市中各種生產生活活動。市政工程建設施工中為城市社會居民創造完善的基礎環境,但由于施工區域的特殊性,出現嚴重的污染問題,在市政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在市政施工項目中,廢棄物污染問題比較嚴重,廢棄物屬于重點處理對象。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在沒有得到充分關注的前提下,建筑垃圾成為重要污染物,給社會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兩個類型,第一個類型是施工剩余的邊角料、混凝土、磚石等材料,這部分材料無法被二次利用,施工人員將其直接棄置在市政施工現場,沒有對其進行處理,在施工任務結束后,隨著社會居民逐漸在施工現場走動,現場的廢棄物容易直接影響社會居民的出行,部分社會居民容易在此處發生交通事故,同時,大量建筑廢棄材料隨處積壓,嚴重影響城市的美觀性。第二個類型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部分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喝水、吃食物,產生大量生活廢棄物,在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情況下,生活垃圾被直接遺棄在施工現場,占用城市土地資源,破壞城市生態環境,解決廢棄物污染問題迫在眉睫。
在市政施工過程中,大氣污染屬于突出的問題,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產生的大氣污染,另一方面是施工機械引發的大氣污染。針對原材料產生的大氣污染,其主要存在于部分特殊的施工環節,在此環節,施工人員需要按照市政施工項目具體要求對原材料進行處理,在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直接應用打磨機將木板或者鋼管等材料進行打磨,打磨過程容易產生碎屑,直接被排放到大氣中,產生大氣污染。施工人員需要在施工現場配置混凝土,將石灰和其他材料進行充分攪拌,大量粉塵進入空氣中,形成細小顆粒,產生大氣污染。針對施工機械引發的大氣污染,由于市政施工程序比較復雜,涉及的機械設備數量較多,如挖掘機、起重機等,大部分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直接進入空氣中,引發大氣污染問題;部分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產生揚塵問題,施工人員利用機械設備挖掘地下塵土,受到風力作用,塵土四處飄散,大氣污染問題愈加嚴重。
在市政施工過程中,水資源污染也是重要問題,施工人員不理解排放指標,隨處排放垃圾,容易引發水資源污染問題。水資源污染問題主要源于污染排放、混凝土澆筑、機械運轉廢料、廢油排放等情況,大量化學物質被排放到水中,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污染[1]。在市政道路開挖過程中,雨水和地下水聚集在一起,在沒有經過處理的情況下,共同被排放到河流中,直接造成水資源污染問題。由于市政施工工程量較大,施工現場需要大量施工人員,施工人員直接在施工現場生活,產生大量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存在大量懸浮污染物,不僅對水資源有不利影響,對土壤和農業生產也存在不利影響。
市政施工噪聲污染主要來源于機械設備運行產生的噪聲,給附近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應用大量機械設備,機械設備中的發動機和齒輪容易發生碰撞,進而產生噪聲問題。市政工程項目持續時間較長,為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施工人員壓縮施工時間,在夜晚完成作業,一方面占用施工人員休息時間,另一方面影響附近社會居民正常休息。在市政施工現場,推土機、裝載機和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成為噪聲污染的源頭,其污染強度較大。若社會居民長期處于噪聲污染環境中,正常工作和休息受到嚴重不良影響,容易引發情緒不穩定、聽力受損等癥狀,不利于社會穩定發展。部分機械設備體型較大,施工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操作不當等問題,不僅使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給周圍建筑物和社會居民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針對固體廢棄物污染,建筑企業應該完善施工流程,嚴格控制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棄物。企業規范施工人員施工方法,充分應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部分邊角料和剩余材料被視為固體污染物,施工人員應該妥善處理相關材料,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大量固體污染物[2]。針對不同性質和特點的剩余材料,施工人員對其進行分類處理,部分材料沒有利用價值,直接進行售賣,部分材料依舊擁有利用價值,需要進行回收并二次利用。針對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企業應該要求施工人員將其歸置,統一扔在指定位置,同時,組織2~3 位施工人員每日將所有垃圾進行妥善處理,避免生活垃圾堆積,形成固體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等嚴重性問題。
建筑企業應該重視大氣污染問題,組織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處理。在市政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大量粉塵,施工人員可以利用灑水機吸附粉塵,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從污染物傳播源頭進行控制,通過利用灑水機,維護施工現場環境,提高空氣質量。建筑企業選擇在合適時間進行施工,避免在大風等惡劣天氣進行施工,減緩粉塵和其他大氣污染物移動,減輕大氣污染程度。在市政施工現場,建筑企業可以添加過濾裝置,覆蓋整個施工現場,有效解決底層粉塵問題,在大氣污染物傳播過程中進行控制,提高凈化空氣的質量。在施工現場容易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施工人員需要利用專業設備進行吸收,嚴禁施工人員進行焚燒,規避二次污染現象。企業為控制機械設備產生的大量大氣污染物,可以要求技術人員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避免機械設備出現運行不良問題,控制大氣污染物產生。
市政施工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經過機械化處理,排放大量污染物,若沒有經過處理,直接被排放到河流中,容易產生水資源污染問題,對整個生態系統有不利影響[3]。為避免水資源受到污染物影響,建筑企業關注施工污水排放問題,要求施工人員在排放污水之前,需要進行細致檢驗,若污水中沒有含有有害物質,可以直接進行排放,若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質,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化學處理,凈化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再對污水進行排放。通過凈化污水方式,將市政施工產生的污水控制在我國規定的排放標準范圍內,保證水源健康,使社會居民擁有安全的生活。
針對噪聲污染,建筑企業應該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其影響附近社會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建筑企業組織施工人員在機械設備上安裝防噪聲裝置,保證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噪聲,在部分機械設備上,施工人員可以添加海綿,吸收機械設備產生的音量,從噪聲傳播途徑中進行控制[4]。建筑企業合理控制施工速度,將施工時間控制在白天,保證社會居民在夜晚可以保持充足的休息。建筑企業在購買機械設備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實際經濟實力,選擇新型機械設備,其噪聲音量較小,同時,企業可以購入先進的防噪聲處理技術,對機械設備進行改良,從多個方面解決噪聲污染問題。
建筑企業在施工之前,對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勘察、了解,對環境問題進行預測,做好預防和處理工作,制訂風險應對計劃,若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環境問題,直接啟動對應的風險應對計劃,將環境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若市政工程項目位于軟土路段,施工人員需要對軟土路基等位置進行加固處理,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施工現場進行科學布置,合理規劃生活區、材料區和施工區等位置,提高市政工程土地利用率[5]。針對施工區,施工人員做好隔音、隔離處理工作,建立相應的防塵綠化帶,避免周圍社會居民受到影響。建筑企業完善環境保護管理機制,實施綜合評估環境保護措施,在工程項目進行過程中完善各個環節,細化環境保護工作,嚴格管理工程材料和機械設備。
建筑企業需要控制施工過程,解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針對各個工序,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真正發揮管理作用。在控制固體污染物過程中,加大環境防護力度,采取隔離措施,避免施工現場受到固體污染物影響[6]。針對水資源污染問題,在施工現場開挖排水渠道,保證施工污水被順利排出,在排放施工廢水之前,技術人員需要檢測污水污染指數。建筑企業應該引入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模式,企業戰略為提高建筑物質量、增加建筑物特性條件、改善建筑技術發展現狀、提高生產效率,其需求條件為設計要求、環保要求等,科研單位、設計院等關聯產業將部分建筑廢棄物作為主要生產要素,建筑企業可以與關聯產業合作,對相關廢棄物進行二次利用,符合環境保護原則。
地方政府應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人心[7]。地方政府通過社會傳播、法律條款設定等方式對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宣傳和推廣,對建筑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地方政府充分調動監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環境保護工作有效開展。地方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將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我國已經研發出大量環境保護式施工技術,為增強環境保護效果,專業技術人員應該創新施工技術,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發展,實現市政工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得到創新施工技術支持下,淘汰落后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有效推進施工信息化,加快環境保護工作進展速度。
為有效解決市政工程建設施工環境問題,地方政府環保部門應該發揮主要作用,根據市政工程項目實際情況,確定項目能源消耗指標,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環保部門設置監督小組,監督人員主要考察施工人員對環境污染問題控制情況,對施工過程中水力、電力應用情況進行總結,避免出現資源浪費問題。建筑企業組織施工人員參加節能環保培訓活動,使施工人員具有節能意識。建筑企業對工程施工場地進行規劃和布置,選擇合適的節能工程機械和材料,在基礎工作中控制能源消耗。
建筑企業重視節材控制,采取合理的節材管理措施,避免出現材料浪費問題。在施工之前,建筑企業做好材料預算工作,以施工圖紙為基礎,合理控制材料購入量。建筑企業需要制訂合理的材料采購計劃,選擇環保型可回收的材料,采購人員根據采購計劃和施工方案確定分批采購時間,一方面控制材料購入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進行材料放置工作有序進行。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根據實際施工情況,按照施工要求領取施工材料,采購人員嚴格記錄相關流程,避免出現材料浪費問題。在施工人員領取材料之后,采購人員對剩余材料進行清點,并妥善保管,達到充分利用施工材料目的。
針對市政工程施工節水控制健工作,建筑企業應該拓展獲取渠道,嚴格控制施工人員用水量。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回收雨水,利用雨水消除施工現場的灰塵,也可以利用雨水進行施工現場其他活動的用水。針對施工現場的用水情況,建筑企業可以引入節水器具,引導施工人員控制用水量,制訂合理的水資源需求計劃,使施工人員擁有節水意識,減少在施工過程中浪費的水資源。企業加大監督力度,指派監督人員定期去往施工現場抄表,了解施工現場實際用水情況。
綜上所述,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市政工程建設項目數量逐漸增多,幫助社會居民提高生活質量水平,但也產生大量環境問題,對社會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不良影響,建筑企業應該發揮管理作用,解決大氣污染、水源污染、固體污染物污染和噪聲污染等嚴重性問題,為社會居民營造合適的生活氛圍,控制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和材料消耗,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