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相較于一般的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有著較為鮮明的特點。首先市政工程大多是為城市發展和城市建設服務的,道路工程作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和影響因素,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是市政工程建設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出于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考慮,市政道路工程在所選擇的施工地點上也更加考究。一般情況下,市政道路工程的修建地點多處于有較高交通需求的地段,這樣才可以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因此施工周圍居民建筑物較多,同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為了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加強經濟建設,也為了不影響人們的出行需求和生活質量,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所設置的施工周期較短,在本就具備較多工程量的基礎上,工程施工周期又進一步縮短且施工環境又較為復雜,這也就導致了施工道路工程在實踐開展的過程當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較多,具備較高的難度,路基施工過程當中需要考量的因素和問題更多,而在市政道路施工的過程中路基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整體道路施工的質量和后續施工的效率,為了保證市政道路施工在規定的周期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就需要做出相應的質量控制,而要想明確市政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策略和方案,則需要明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技術重點。
在對道路工程中的路基進行設計時,設計單位必須嚴格遵循實用性的原則。道路工程與其他市政工程不同,例如,園林建設的核心是突出外形美觀,但是道路作為日常出行的主要途徑,如果道路工程過于注重美觀,忽視了實用性,則會導致出行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設計道路工程時,設計人員必須突出實用性。
在對道路路基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站在長遠的角度,將城市地區未來的發展作為重要考慮因素,確保路線建設完成以后與城市道路網絡干線相互協調。道路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假若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僅僅考慮道路自身的情況,則無法與城市的基礎設施保持協調[1]。
道路工程中的路基質量問題有以下5點:①路基沉陷問題,路基沉陷一般由壓實作業不規范導致,路基還有自然沉降的問題,軟土路基含水量較大,自然沉降較為嚴重,如果沒有完成自然沉降就開始進行下一步施工,很有可能導致路基發生沉陷問題。②路基裂縫問題,路基上出現的裂縫主要是縱向的,這主要與路基施工初期寬度不足有關,路基填筑至一定高度后寬度不足會導致中心線位移,如果這時鑲邊施工不夠嚴謹會導致鑲邊下沉,出現裂縫,軟基路段的植被根系沒有清理干凈也會造成路基邊緣下沉開裂。③路基滑坡問題,造成路基滑坡的原因較多,地質活動、降雨沖刷是導致路基滑坡的主要原因,該問題主要出現在山區的道路中。④路基凍脹問題,在寒冷地區的土基施工中較常見,以甘肅地區為例,秋冬季節溫度較低,外界溫度會讓土基中的水分由下向上聚集,地表溫度低時水分會結冰,體積也會隨之增大,若是柔性路面會產生鼓包,剛性路面則會產生錯縫。⑤路基強度不足問題,導致路基強度不足的原因較多,例如,沒有進行路基建造試驗,路基的填筑材料和填筑方法存在問題,壓實工作不到位等[2]。
①材料因素。路基工程中所應用到的材料質量對工程質量有著直接影響,若工程原村料不達標,即使施工流程與工藝完全正確,也會使最終的施工成果出現質量問題。此外材料存放、材料運輸、材料使用環境等因素也會影響工程質量。②機械因素。路基工程的施工大部分依賴于機械,大型機械的使用效果與其自身性能有著極大關系,是否根據工程具體需要選取了恰當的機械設備,是否對機械設備進行了全面驗收,是否對機械合規性展開檢查,是否開展了機械設備的保養與維護,這些因素都將可能影響機械設備的使用效果。③人員因素。路基工程施工中會有大量人員的參與,管理人員是否知悉清晰的質量標準、能否對現場進行全面而嚴格的管控、施工操作人員自身技術能力的高低、機械操作人員對機械設備的正確操控,工程驗收人員是否具有較高的質量意識與職業素質等人員因素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
①縱向填、挖交界處的路基填方,應按要求分層填筑,以免因施工不合格,而出現路基橫向裂縫。②填挖交界處的施工應首先確認路段的原地面線,并對其進行清理,長度依據填方高度和原坡度而定,但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③在對填挖交界處進行開挖時,應注意必須待原地面處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開挖下一斷面,并不能用非適用性材料進行填筑。縱向填挖交接處的材料,應優先選用挖方石渣、碎石土等水穩定性好,強度高的優質填料。④進行施工填筑時,應注意必須從低到高分層填筑攤鋪和碾壓,并且注意填挖交界處的處理,碾壓完成后做到無拼接痕跡。⑤縱向填、挖交界處常伴隨著半填半挖橫斷面,施工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做到縱、橫交界填筑均衡,碾壓完成后做到無拼接痕跡。⑥若根據需求需要對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進行加筋時,土工合成材料的設置、層數和材料規格、質量要求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3]。
①橫向半填半挖地段的填筑,應注意按照要求進行分層填筑分層壓實,以防止出現路基的縱向裂縫。②要保證測量半填斷面的原地面數據準確,將半填斷面原地面表面挖成臺階,再進行分層填筑。當地面橫坡在1∶10~1∶5時,應先翻松表土再進行填土,當地面橫坡陡于1∶5時,臺階寬度不得小于1m,向內傾斜2%~4%。③進行施工填筑時,應注意必須從低到高分層填筑攤鋪和碾壓,并且注意填挖交界處的處理,碾壓完成后做到無拼接痕跡。④對于半填半挖路段的施工,應注意要待下方斷面處理妥當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開挖上方斷面。挖方過程中的非適用材料必須廢棄。橫向填挖交接處的材料,應優先選用挖方石渣、碎石土等水穩定性好,強度大的優質填料。⑤若根據需求需要對半填半挖路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進行加筋時,土工合成材料的設置、層數和材料規格、質量要求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
路基修建應用的材料較為簡單,主要是各種土石,施工方會根據地質環境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填筑路基,這能增強路基的結構強度,提升道路壽命。相關部門對填筑材料的塑性有一定規定,塑性指標超標的材料禁止被用于路基填筑中,因此在選擇填筑材料時應對材料的塑性進行檢測,確保材料的質量合格;常見的路基材料有砂巖和土,塊狀砂巖的間隙過大會導致路基發生沉降,施工方可以進行粉碎后使用;不是所有的土壤都適合作為路基材料,例如,膨脹土和鹽漬土,膨脹土遇水膨脹,失去水會產生收縮,鹽漬土冬季容易凍脹,夏季容易翻漿,以甘肅為代表的西北地區就有較多的沙土、鹽漬土和黃土地區,路基修建需要重新選土進行填筑,或將這些土進行加工后使用;路基材料的強度也需要符合標準,根據《道路路基施工規范》規定,對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路床填料的厚度0~30cm,最小強度為8%,路基填料的厚度應為30~80cm,最小強度為5%[4]。
想要有效地解決道路路基沉降的問題,就必須對實際的施工現場進行考察,科學有效地對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和完善,避免施工中出現質量安全問題。要想有效地確保道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須對施工的氣候環境和地理環境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在施工設計方案制定的階段中,需要對地質量、水文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對可能會造成路基沉降問題的因素進行分析,在設計的過程中解決路基沉降問題發生的概率。在施工之前,需要對施工的設計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核,建立專業性較強的審核團隊,針對施工設計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情況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情況,對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和完善,對出現的不合理設計情況進行調整,確保道路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降低道路路基沉降發生的概率。
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治路基在施工中出現沉降問題,施工人員須先安裝路基排水裝置,施工人員需明確掌握施工的要求,在軟土地基集中安裝相應的排水裝置,或者在地基的兩側安裝排水板,這樣才能將道路的雨水進行快速的排放,避免因雨水滲漏對路基施工造成影響,大量雨水堆積對地基的承載能力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形成路基不均勻沉降。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除了要注重路基施工的質量,還需重視對排水設計以及排水安裝,施工人員需按照施工環境以及施工的具體要求,在指定的位置進行排水管道的安裝,降低路基沉降和坍塌問題發生的概率,對路基的質量進行有效地保障[5]。
依據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情況分析,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統監測整體作業面,有利于工程管理質量有效提升,質量監測系統的構成可實現攤鋪車輛以及碾壓車輛的智能化管理,構成有機體系,確保整體工程作業循序漸進。在攤鋪機械設備運行中設置通訊以及顯示模塊,對攤鋪作業進行質量控制。具體應用中采集數據信息,獲取溫度以及壓實度數值等數據,質量分析工作可具備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整體作業質量控制有效性提升。壓路機設備作業時設置紅外測溫裝置以及硬件設備,采集初壓溫度數值以及終壓溫度數值等。獲取數據信息后借助顯示功能,可支持施工調度工作以及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已經采集完畢的信息,檢測整體現場作業情況,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在完成壓實之后,為了了解當前的施工成果,需要相關施工人員采取科學的檢測技術,及時發現在壓實中所存在問題、完善當前的施工方案,從而使整體壓實水平能夠得到全面提高。應選擇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法,在實際施工之前要嚴格地遵循檢測流程以及標準來進行日常的操作,逐漸提高最終檢測的精準性。在檢測完成之后,在獲取信息數據時要馬上關閉設備,保證檢測工作的安全性及準確性,逐漸增強整體的檢測效果。在檢測時要做好數值的記錄工作,嚴格對照壓實技術實施的要求和標準進行日常的管理,發現在施工時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步驟,盡可能地提出最佳的管理方案和補救措施,不斷地增強壓實的施工效果。在后續工作中可以采取灌砂法進行日常的檢測,需要特別注意不要運用于填石路堤等相關路面中,要盡可能地利用在路基填充材料較為均勻的路面中[6]。
對于道路工程而言,在施工完成后需進行全面驗收,通過驗收進行質量控制及作為施工后質量控制中的重要組成。在路基與路面工程中,至少開展兩次全面驗收工作。當路基施工完成后,在路面工程施工開始前,對路基的施工質量進行驗收,主要驗收路基工程的夯實度與平整度,確保其性能滿足后續施工需要,由于在路面工程施工后路基工程即被隱蔽,故對路基工程的驗收需依照隱蔽工程驗收標準執行,除施工方自行驗收外,還需由監理方或其他第三方參與驗收過程,同時通過留存影像資料的形式以備后續查驗。路面工程施工完畢后,對工程開展全面驗收,一般路面工程的施工完畢也標志著整個道路工程接近尾聲,需對路面施工的強度與平整度開展驗收,同時對工程中其他的要素內容進行驗收。為了保障路基與路面工程質量穩定性與耐久性,在項目交付后還需開展維保工作。道路工程的日常維護,主要對質量通病和嚴重問題進行排查,并根據問題程度采取持續跟進或整改的措施。
總而言之,路基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其對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成本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并且做出有效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