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波
(山東青華園林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1000)
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對環境保護越發重視。因而在當前風景園林設計方面,需考慮到這方面,深入貫徹生態理念,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基礎,同時還要深入考察現場,選擇最為合適的設計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展示出自然界的美感。
所謂的生態理念就是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生態理念的提出,深入體現自然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主要目的就是讓人類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自身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1]。
1.1.1 社會實踐性
在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性,需要相關人員根據區域城市基本特點,以此保證設計方案與城市自然資源現狀相符,同時還要考慮到各方面需求因素,滿足社會功能要求。
1.1.2 綠色環保性
在城市建設中,風景園林優勢十分突出,同時還發揮重要的作用。結合具體性質,風景園林為綠色生態部分,因而在進行設計中,要基于生態角度,通過合理設計,保證園林生態功能,從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上的有關項目,設計者可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適當融合這一理念,從而有效保障生態平衡,切實發揮景觀價值。
1.1.3 美觀價值性
創造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不僅為人們帶來優質的生活環境條件,還造就更多的自然美景。所以,在風景園林生態項目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能夠針對綠色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使用,并且在生態規劃設計中,既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還要體現出設計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如在商業區域地下場內,可適當增加綠色景觀休閑區,這樣設計不僅可以滿足人們休息的需求,還體現出景觀的美學價值[2]。
結合實際,隨著生態理念的深入,已逐漸成為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理念之一,有些設計人員將這一理念融入具體工作中。在生態理念作用的影響下,幫助設計者更好優化風景園林設計工作流程,并根據具體情況,逐漸簡化設計步驟,同時還明確實接下來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工作的目標。而開展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也能夠豐富生態理念內涵。設計人員在具體設計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而對存在的設計問題可運用生態理念進行有效解決。由此可說明,生態理念與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具有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關系。作為園林設計者,在工作中要對生態理念和設計工作之間的聯系進行有效明確,以此更好開展后續工作,確保風景園林設計工作質量和效果[3]。
在現代國民經濟和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風景園林成為滿足人們精神和文化需求的重要媒介,通過結合人們多元化品位,為其提供良好的審美體驗。自生態理念開始融入風景園林設計中后,設計者可通過掌握的生態學理論將風景園林還原自然生態環境,以此能夠讓人們更好體驗和感受自然所呈現出的美學。比如在蘇州園林的規劃設計中,不僅體現出“對稱”“層次”等美學原理,還完整地還原自然生態場景[4]。另外,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通過有效運用生態理念,較好地完善和還原生態自然系統,接著通過園林建設和合理設計,極大滿足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在生態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推崇下,有效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模式。同時,生態理念的運用可將生物多樣化、節約能源等理念融入園林景觀設計的各個環節中,這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經濟效益,還可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有關生態理念具有的價值。最后,將生態理念融入風景園林設計中,為后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促使風景園林呈現出更多思想內涵。
1.3.1 有利于提升園林景觀整體的觀賞價值
設計人員通過應用生態規劃理念對風景園林進行設計時,首先在植物選擇方面要考慮到是否符合當地氣候和建設風格需求。另外,在城市園林建設中還要能夠體現出較強的欣賞價值。為此,作為園林設計人員有必要深入當地,對地區自然環境、水體環境等進行全面了解,并對植物生長特性做好研究,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綠化植物的存活率。與此同時,針對設計方面中的細節部分,需要特別注意,確保景觀園林的整體觀賞性和生態性[5]。
1.3.2 有利于緩解環境污染問題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融入生態規劃理念,并利用一些具有抗污染性植物,可在植物分解和吸附性功能影響下,吸收空氣所含有的粉塵和顆粒物,同時還具有凈化水質的作用,有效提高氧氣濃度。這可對我國現階段發展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起到有效緩解作用,進而不斷提升人們生活質量。
1.3.3 有利于保護自然資源
伴隨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愈發嚴峻。在這背景下,對風景園林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求其發揮作用,滿足生態強國發展理念的要求,通過這種生態理念所設計的風景園林項目,設計人員要盡可能地將其與周邊生態環境進行融合。為切實做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設計者要能夠合理應用和保留自然資源,進而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6]。另外,設計人員還要做好市場調研和實地勘察工作,之所以這樣做,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研究人文與自然景觀之間的融合,從而不斷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在具體設計中要合理運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給自然資源帶來的影響,促使我國生態文明持續發展。
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中,設計人員應遵循因地制宜這一原則,根據地域環境情況,具體而言就是當地的氣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確定哪些植物能夠適應當地環境。在具體設計中,要優先選擇鄉土植物,這樣既能夠確保成活率,還可更好彰顯出當地的獨特文化,而人們很快被這些具有魅力的植物形態和獨特的植物搭配所吸引,以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們城市歸屬感[7]。
環保性原則就是指設計人員在節能和環保的基礎上,做好各要素的科學布設,如施工材料要達到綠色環保特征,確保園林景觀整體設計和施工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同時還可與周圍環境進行有效結合,進而達到美化城市和保護自然生態的目標[8]。
在現階段風景園林設計中,大多是以自然元素為主,通過對各種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最大程度上呈現原始地形地貌。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還要注重當地人們生活習慣和特色。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為了將園林景觀逐漸融入實際生活中,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眾所周知,風景園林工程在建設中會消耗一定的資源和能源,隨著生態理念的應用,為人們創造出健康且舒適的園林環境,與此同時還要發揮出景觀具有的生態功能。在建設中,應注重對可再生資源和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從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針對施工期間所產生的垃圾,要及時處理,減少資源浪費現象發生,增強風景園林工程建設的生態效益。
在進行園林設計中,相關人員應注重對地區自然生態優勢的挖掘和調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對原生系統造成破壞。因新的生態系統出現會與園林原本區域環境發生沖突,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磨合。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人員則要在深入了解原本區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把握原自然環境生態特征,以此能夠有效降低對原有生態的破壞,讓園林設計更加適合區域人文和自然環境。另外,設計人員需要對當地的生態物種資源進行挖掘,地區項目建設期間需要調查施工區域的環境、氣候條件等,然后進行科學的不聚和規劃。在規劃這一環節中,設計人員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從而維護當前生態產業發展的穩定性[9]。
作為風景設計工作人員需要全面有效地對各種資源進行分析,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資源利用率。眾所周知,太陽能是可循環利用的清潔能源,在各領域中都有得到廣泛應用。將太陽能應用在園林建設中可起到照明的作用,有效節省對電的使用率。風能也是可以再生能源,風景園林設計期間則可以加以使用,降低發電成本,還能夠用這些因素代替水景部分,發展景觀水體。通過對這些可再生資源的有效利用,可幫助建設單位降低項目成本,切實提高對資源使用的有效率[10]。
園林設計作為建筑構成要素,有關人員需要在堅持環保的發展理念,更好地對材料進行使用,選擇的材料可以為生態環保材料,隨著近幾年我國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各類新型節能環保材料開始出現,這使得當前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結合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要能夠按照環保節約的理念,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結合實際情況,就是要針對材料合理循環使用,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在降低資金成本支出的同時,確保生態景觀建設順利完成。
在城市化發展中加強對風景園林生態設計,主要目的就是實現城市綠化環境可持續發展,而這需要設計人員積極轉變城市綠化理念,不斷提升對城市綠化的認知程度。在制定關于風景生態園林綠化設計方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結合傳統綠化思維,即“建筑優先,綠地填空”,接著合理轉換為以城市綠地系統為核心的規劃[11]。在實際中,可通過對公園綠地、風景園林、水體綠化等景觀的建設,確保綠地生產與防護科學安排規劃。另外,在科學發展觀念的指導下,設計人員可設計出更為合理的綠地空間結構設計。因而在風景園林整體設計過程中,作為設計者要始終堅持優化綠地環境,深入推進對生態文明系統的建設。
為進一步提升園林植物系統環境功能,相關人員需特別注重對植物生長土壤的選擇,在選擇標準方面,應考慮到肥力、保水性等多個因素,與此同時還要對區域環境內容的土壤成分和養分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確定這類土壤中的養分缺失,接著根據檢測結果為植物種植土壤配方進行參考。若區域內的土壤環境出現污染現象時,相關人員則可采用換填處理等方式,確保土壤環境處于合理狀態。另外,在選擇植物種類方面,相關人員應從多個方面進行,即地域內環境、氣候、土壤狀況和園林設計主題等,接著還要選擇適宜本地生存環境的花草植物。如在某地區風景園林設計中,應地區尚處于北亞熱帶,且地區擁有許多性狀優良的本地樹種,如冬青、水杉、圓柏等。因而設計人員在園林設計過程中,要能夠靈活運用本地樹種,以此構建出具備人文特征的園林風景,充分展示出該地區的特色。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中逐漸引入生態理念,能夠更好體現出風景園林工程項目設計方案的生態學特性,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為做好對風景園林設計工作,相關設計人員要立足實際,深入把握當地各方面情況,將生態理念合理應用在設計中的各個環節中,切實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和生態系,滿足人們對觀賞園林的多樣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