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男
中冶地建設集團(三河)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河北 三河 065201
當代都市居住建筑的設計要考慮到人們的生活習性和心理接受特性,而現代建筑的設計思想要體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所以在設計時,它更多地體現了建筑的合理性,它的基本功能既能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要求,又能與城市的文化相融合。為了營造現代化的居住建筑風格,建筑工程師和建筑師必須注重建筑的風格,使其具有新時代精神的建筑風格和舒適的綜合性居住建筑,因而,建筑工程師要從自己的角度,不斷地借鑒國外的建筑經驗,豐富自己的建筑觀念和創意,以創造更有藝術感的建筑風格,以推動建筑業的發展,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整體的原理。在建筑設計的創意設計中,應全面考慮建筑的總體構思與建筑需求,并從全局出發,避免“斷章取義”,使建筑的美觀、功能、實用性三者有機統一。在建筑設計中要堅持“合理”“實用”“創新”“創意”“注重室內結構”的設計[1],以達到既美觀又實用的目的。通過運用科學的建筑設計方式和方法,合理地選擇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力,掌握工程的實際狀況。通過對工程項目的整體把握,可以設計出最優的設計方案,在實際應用中,既能滿足建筑的美學和安全性,又能互相補充,互相增加顏色,從而使整個建筑的整體設計得到更好的體現。在進行創新設計時,既要重視整體的實用性,又要注意體現建筑的風格,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先進的科技手段,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取得較好的效果。次序原理。底層系統對上層系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底層系統本身又具有對應的關聯性。要合理劃分功能分區,有效地組織不同的流線,并使空間順序得到合理地整合。結構的最優化原則,就是要確保結構的最佳化,使建筑的外觀和形象都要與周圍的環境保持一致,而建筑的設計要以結構的合理為基礎,而設計的關鍵是要體現在結構的合理性上,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考能力,才能設計出更高的建筑[2]。
主要體現在建筑物功能布置及交通流線論證、建筑物室外內風格論證、重要材料及工藝的論證、結構基礎及主體結構形式論證、機電設備系統方案論證等方面;部分建筑師在分析設計方案過程中,因自身專業性知識的匱乏,只側重于對設計方案創新性或時效性的追求,對房屋建筑設計方案是否經濟、實用關注不夠,以致建筑設計方案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的住房建設還存在著功能結構不健全的問題,直接導致了居住質量的低下,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由于房屋結構較為簡單,特別是許多房屋都存在廚房、衛生間等空間狹小的問題,加之管道布置不當,造成電器安裝不便。上述問題將會對住戶改變居住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
隨著施工圖的完成,現場進入施工階段,因部分設計單位各專業配置的局限性,部分專項設計只能完成至方案設計,需要第三方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進行二次深化設計,如車庫與道路交通劃線及引導設計、標識導視設計、外門窗設計、信報箱設計、太陽能系統深化設計、欄桿、百葉及扶手設計、戶門及單元門設計、外幕墻設計、窗井幕墻設計、天窗設計、上下躍樓梯設計、污水提升設計、配電室及外電源設計、泛光照明設計、綠色建筑設計、遮陽設計、安防設計、精裝修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部分二次深化設計的方案選擇可能會與原施工圖設計的預留條件發生沖突,從而影響到建筑方案的落實,造成現場停工,或因未及時對現場施工進行變更調整造成的現場已經按照錯誤方案進行施工,影響專項工程部分的效果或者實施,造成項目的經濟損失。
一棟房屋在不同的平面上,也就是說,客廳、臥室、衛生間、廚房、陽臺的水平都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錯層型房屋。一開始,這是一棟小別墅,因為它的樓層很低,可以自由布置,對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沒有太大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平面高度可以使人產生很好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會給人以舒適的感覺。雖然這樣的設計方法有許多優勢,但并非適合于每一棟建筑,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是對人們的日常活動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隨著人們對居住空間的需求日益增加,居住環境的舒適度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假如住戶的這一心理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錯層的房屋。其實,這樣的錯層結構設計對時間和地點都有一定的要求,而非隨意性設計,盲目采用也會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第二,在我國,多發生地震的地區,為了避免發生地震,可以采取錯層結構。我們在整個建筑布局中要保證質量、體型等分布均勻,防止出現不規則的外形。但錯層結構的房屋不僅不能滿足地震的需要,而且還會對建筑的抗震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三,建筑設計的科學化傾向。目前,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許多施工單位在進行建筑結構的設計時,缺乏科學的施工理念,只追求經濟效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設計師們大多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創造出了錯層型的房屋,忽略了許多關鍵的設計要素,并且缺乏條理上的聯系,因此,設計出來的結果未必是合理的。
業主在明確項目定位之后,開展投資估算、主要功能定義的策劃工作,并且詳細地進行需求設計。在此過程中,主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對法律環境、人文環境與氣候條件、使用者需求及項目預算等調查活動,了解建筑物的目標與價值。其中需求設計文件可以包括總平面的規劃目的,對設計方案的特殊制約與限制,建設場地的特點,了解場地的特點與需求。在明確使用者基本特點的同時,注重空間的相對位置,了解預算、功能及對未來變化的適應能力,并了解各種需求中需要進行優先考慮的因素。在符合行業基本規范需求的同時,保證項目實體的基本質量,設計單位要完善相關制度的設計,并且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設計單位按照業主提出的項目定位進行準確的方案設計,在方案設計過程中不但要滿足業主的功能使用需求,還要提出可建造性的建議,方案設計階段的論證階段,是設計單位與業主單位博弈的一個階段,如果設計單位分析出業主提出的項目定位有問題,有義務向業主提出質疑,并提出解決方案,最終一同確定最終設計方案。隨著設計階段的深入,會有更多的詳細實施方案需要論證,建設單位一定要重視設計院提出的每個論證過程,積極協調第三方設計咨詢公司、廠家或施工單位進行配合,重要部位如建筑基礎形式、地基處理方案、抗浮水位標高、重要建筑消防設計等,有必要的還應該召開專家會,聘請相關專業的專家到場進行論證,最終形成專家會意見以確定設計方案。
3.2.1 日照、采光等條件是住宅設計中的關鍵因素
設計人員應了解所選區域的日照、采光等情況。在具體操作中[3],設計人員不僅需要考慮光照的時間長度、具體方向等內容,還需要勘察周圍環境。另外,設計人員還需要根據相關規范要求來開展住宅選址工作,以滿足居民的采光需求。
3.2.2 設計人員應了解住宅的風環境
在同一個城市中,受住宅層數、高度等因素的影響,各地的風環境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住宅選址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充分根據住宅的樓層數量、高度等因素來分析風環境,以滿足居民的通風需求。
3.2.3 設計人員應仔細分析
住宅周邊資源情況,并且將其納入設計方案之中,從而在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滿足住宅選址的需求。
3.2.4 改進和創新室外環境構造
在住宅智能化系統的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如下發展:智能家庭包括智能照明、智能窗簾、智能安全、背景音樂、家庭影院、智能家電、語音識別等,可依工程實際情況而定,以改善居住環境。城市住宅建筑環境的構成,主要是指居住環境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外部環境是其延伸和補充。戶外環境主要是指建筑的總體布局、道路交通組織、住宅建筑的地理位置、為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務設施,一個好的戶外環境能給人帶來更大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從而使他們的居住環境得到更大的改善。所以,在城市住宅的設計中,戶外環境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設計師可以多參照設計一些園林景觀,如:有藝術品位的雕塑、各種形狀的桌椅、秋千、籃球場、健身設施、足球場等,為居民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設計管理者需要根據現場的施工計劃制定嚴格的設計計劃,按計劃組織第三方設計單位進行相應專項設計,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征求施工圖設計單位的意見,同時,設計成果需要施工圖設計單位審核確認后方可交付,最好在受二次專項設計影響部分現場施工前1~3個月就將相應設計圖紙發至施工單位,確保施工單位有充足的時間熟悉圖紙、準備材料等。整個專項設計過程需要及時準確完成,避免無專項設計施工圖,造成現場停工,或因未及時對現場施工進行變更調整,造成現場已經按照錯誤方案進行施工,影響專項部分的效果,造成經濟損失,進而損壞使用者利益。
借鑒優秀項目的設計經驗,逐漸積累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標準化體系,對加快建設速度、提高工程質量、節約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推廣使用先進技術、促進建筑工業化等方面都將會起到顯著的作用。
目前,住宅建筑平面設計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通風,房間空氣流動不良,廚房油煙排不出去;一梯多戶的項目增多,住戶受戶型限制、建筑結構等方面影響居住感受。由于設計、戶型朝向等原因影響室內的通風效果,內部未形成良好的通風路徑,尤其是夏季無法滿足通風需求。為實現通風效果,設計師必須在設計室內空間時,結合夏季風向、空氣流向提前預留進出口位置,合理選擇門窗類型并科學布置,以免影響室內空氣流通。對于固定戶型,可適當增加通風窗數量,合理設計不同房間的窗戶高度,以此來改善通風效果,其可以通過氣流高差形成熱壓通風,進而加快室內的空氣流動[4]。
建筑的外圍護結構中,外墻身可以采用具有良好保溫性、較低傳熱系數和抗壓強度的砌體,例如加氣混凝土砌塊。還能夠使用空心墻和復合型墻身的類型,如內保溫復合型墻身、外墻復合保溫墻、夾芯復合墻等。因為復合墻可以更好地滿足圍護結構需求,因此在實際使用上具有較多優勢。此外也可以應用EPS、XPS等外墻保溫工藝,提高其隔熱保溫性能。作為住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窗的熱損失是墻體的5-6倍。門窗的耗能主要由窗戶的熱傳導和空氣的滲透性決定,占建筑采暖、空調能耗的50%左右限制窗墻面積比。現在普遍采用的是中空玻璃節能窗,相對于原塑鋼窗加密封條的外窗做法節能效果顯著提高。另外,可結合建筑外觀形式在窗外設置靈活的遮陽構件,以保證夏季遮陽,冬季不影響日照。
首先應當根據地域特點,對民用住宅的朝向進行有效的設計,在實現充分光照的同時,利用房屋的朝向來確保室內的空氣流動。并根據該區域的地域特點,合理選擇外墻材料,進一步提升保暖、調溫作用。其次,在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臥室、客廳設計的合理性。臥室需要根據用戶的使用需求,在戶型設計中合理規劃臥室空間。在確保主臥具有較大空間的同時,對于其附屬的衛生間、陽臺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提升臥室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適度。例如住宅區域內部的噪音指標、住宅區域內部的墻體隔音效果、室內的室溫和日照情況,這些規定的提出都要對住宅區域內部的聲環境、光環境、熱環境進行綜合性的考量,確保住宅的光照、隔熱、隔音等效果都能夠滿足住戶的需求,增加住戶在建筑物內部居住的舒適感,提高所有住戶的滿意度。
戶外環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居民的心情和對居住的滿意程度,在現階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壓力的增大,很多人都會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放松,希望自己的房子變得更溫暖、更有活力,在家中獲得更多的生活樂趣和精神上的快樂。因此,合理的功能組織,互不干擾,動、靜分區分明,空間意向清晰,空間秩序易于辨識,對室內空間的設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室內裝飾綠化,家具色彩的選用,以及室內裝飾的樣式、色彩尺度,都要統一,這樣才能改善室內的環境,達到居民的審美要求。在室內設計方面,在陽臺的設計上,可以采用大面積的落地窗式,讓人的視線變得更開闊;也可以將它做成一個突出的形狀,如秋千、桌椅等,在陽臺上布置,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價值,同時也增加了人們的休閑氛圍。
綜上所述,設計管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貫穿建筑建設全過程,充當著整個項目開發建設的引導和監督者的職責,對整個房屋建設開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足夠重視設計過程管理工作,才能全面推動民用建筑的可持續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筑設計人員往往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不僅要保障住宅建筑工程項目得以優化建設,還應該重點關注于用戶提出的更高訴求,以便更好提升后續住宅建筑工程項目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