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軍,任春鴻,趙戍平
1.阿拉善盟生態產業發展規劃中心,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06;2.阿拉善盟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06;3.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工信局,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06
對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來說,生態林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可以有效提高我國森林建設質量,為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提供保障,還是避免水土流失的重要方式。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生態林業建設水平,相關工作者應意識到林業技術推廣對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性,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林業技術推廣措施,從而更好地開展新形勢下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林業技術在本質上屬于農業技術,林業技術的推廣也與農業技術推廣類似,都是通過特定的媒介,將先進的技術傳播給林業生產經營主體,通過現代化、信息化的科技手段促進林業的發展[1]。同時,林業技術推廣過程也是林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過程,是林業技術研發者與受眾者之間聯系的紐帶。通常情況下,可以從狹義與廣義2個角度對林業技術推廣進行劃分,二者的推廣內容與方式都有所不同。
從狹義的角度來看,林業技術推廣是指在政府部門的主導下,相關推廣機構將林業技術,如科學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向林農推廣,從而通過技術,提升林業建設的生產力水平,幫助林農增產增收。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林業技術是指通過咨詢、教育、開發等服務形式,向廣大林業生產經營者推廣先進的林業技術。相關林業技術推廣人員負責為林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指導,從而提升生態林業建設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及綜合性。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森林資源遭到了大量“無節制”的開采,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如荒漠化嚴重、水土流失、空氣污染、森林資源枯竭等。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新形勢下,傳統的林業管理已經無法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愈加激烈,林業發展亟須一條新道路。在此背景下,生態林業建設應運而生[2]。
所謂生態林業建設,是指林業的發展需要同時以生態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為基礎,在充分發揮現有生態資源價值的基礎上,開展林業建設活動。生態林業建設以林業建設為主題,根據當前自然環境狀況與經濟建設水平,借助林業學、生態學及生態工程學理論知識,建立科學、高效、穩定的生態系統。生態林業建設的最終目標為改善當前生態環境,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林業生態系統進行全面、科學的規劃與調整,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規劃與整合;通過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手段,利用林業技術推廣實現對生態系統的改善與調節。
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為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就需要生態林業建設從業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植被類型的生長習性、生長規律,同時應具備充分的生態學與植物學知識[3]。而林業技術推廣可以指導生態林業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林業技術推廣還能提高各環節之間銜接的協調性,保證生態林業建設各環節工作的有序開展,改善生態系統。
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林業技術的應用,而林業技術的推廣可以保證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保質、保量地進行。以生態林業建設中的造林環節為例,通過林業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并優化其生長狀況,從而全面提高生態林業的建設質量。此外,對于當前生態林業建設來說,亟須解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而林業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要想保證生態林業建設工作能夠得以保質、保量地開展,就需要林業技術推廣人員與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人員加強溝通和交流。而林業技術推廣,就是林業技術科研部門與生態林業建設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林業技術推廣,生態林業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林業生產技術,提升生態林業建設工作的實效性與合理性。
自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工作在林業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之下。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林業技術推廣已成為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4]。雖然我國的林業技術推廣已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林業技術推廣人員普遍存在推廣意識不強、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作用的發揮。如果不能及時增強林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思想意識、技術能力,就必然會嚴重影響生態林業建設的進展與最終效果。
林業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林業技術的推廣來說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林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仍然無法得到順利開展。目前,在林業技術推廣的實踐中存在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直接導致一些先進、優秀的林業技術無法真正應用落實到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中。由于資金缺乏,部分林業技術推廣人員工作態度消極,盲目地認為自身的工作價值得不到體現,對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缺乏主動性。此外,部分林業技術推廣機構在構建林業技術推廣體系時缺乏資金,導致林業技術的推廣沒有形成網絡化,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輻射帶動作用并不明顯。
良好的林業技術推廣方式和制度能夠有效增強先進林業技術的推廣效果。如今,雖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林業工作者意識到林業技術推廣的重要作用,但普遍缺乏科學完善的林業技術推廣方式與制度。從推廣方式來看,部分地區的林業技術推廣方式仍舊較為落后,導致先進林業技術的推廣范圍與推廣效果十分有限,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生態林業建設需求。從推廣制度來看,部分地區林業部門的林業技術推廣制度與生態林業建設的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具體表現為林業技術推廣人員缺乏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與實地調研工作,只是憑借自身以往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經驗而開展具體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同時,缺乏嚴格、周密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管理制度,導致林業技術推廣人員在具體工作中存在投機取巧、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削弱了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效果。
4.1.1 建立區域鏈使林業技術推廣體系 良好的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可以有效增強林業技術推廣的工作效果。作為林業推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鄉鎮推廣體系直接關系到生態林業建設的最終效果,鄉鎮林業部門的林業技術推廣人員需要直接與廣大林農接觸。因此,相關林業技術推廣部門應始終以鄉鎮林業技術推廣為基礎。由于部分生態林業建設的地理位置較為偏遠,交通不便,因此,可以通過建立多個林業技術推廣站點的方式,形成“區域鏈”式的林業技術推廣網絡,增強林業技術的推廣效果,為生態林業建設工作提供最優質的林業技術[5]。
4.1.2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為了保證林業技術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有效運用,就需要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由于不同形式的生態林業建設對林業技術推廣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應采用不同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如以生態效益為需求的林業技術推廣,應建立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主導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以經濟效益為需求的林業技術推廣,應建立以市場投資資金為主導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4.1.3 構建簡單、有效的轉化服務平臺 為了保證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林業技術推廣的作用,就需要搭建簡單、有效的轉化服務平臺,從而讓使廣大林農及時獲取最新的林業技術科技、政策等信息,同時吸引更多的林業技術人才參與林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工作。此外,大力支持產學研與服務平臺的結合,將最新的林業科技成果與實用林業技術納入該平臺。
4.2.1 加大林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 加大林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第一,加大林業技術科研環節的投入力度。加大對林業技術所需設備、設施的資金投入,為林業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6]。第二,加大林業技術推廣過程的資金投入。為了充分調動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相關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在林業技術推廣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機構、個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促進林業技術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應用。
4.2.2 以專業合作組織為平臺,加強人才培養 林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最終效果,因此,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應加強對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的培養,通過組織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培訓學習的方式,提升其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同時,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應最大限度地為林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個人發展與進步創造有利條件,從而保證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4.2.3 積極推廣多元化的林業技術推廣模式 林業技術推廣同時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建立多元化的林業技術推廣模式,鼓勵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充分發揮每一個主體的作用與價值。
針對具有社會效益屬性的林業技術推廣來說,其受眾是全體社會成員,因此其推廣模式應建立在政府部門主導的基礎之上,才能保證其發揮出最佳的推廣效果。
針對具有經濟效益屬性的林業技術推廣,其推廣模式應建立在市場主導的前提下,政府通過一定的政策支持、指導,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通過獨資或合資的方式對林業技術的推廣過程進行投資,從而增加林業技術推廣資金儲備,加大林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增強推廣效果[7]。
對于同時具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林業技術推廣來說,其推廣模式的建立需要政府與市場的共同參與,政府部門應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制定林業技術科技成果價格,確定銷售渠道,為林業技術推廣的社會效益提供保障。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撥款補償林業技術供應方,保證林業技術供應方企業的經濟效益,形成共贏的局面。
4.3.1 拓寬推廣服務內容,強化技術推廣效果 在以往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互聯網技術并不發達,我國采用的林業技術推廣主要方式為講座宣傳。但新形勢下,這種推廣方式的局限性逐漸顯露出來,無法與當前生態林業建設的發展相匹配。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作用,應拓展與優化推廣服務內容。林業技術推廣人員應深入林區,對林區生態建設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與林農進行全面、深入的溝通,掌握林農在日常生產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而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林業技術推廣方案,強化林業技術推廣效果。
4.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雙方交流 林業推廣機構應根據地方林業部門階段性發展規劃與需求,進行林業技術資源庫、林業科技數據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并結合現代化數字信息技術,搭建簡單、有效的林業技術科技成果展示交流平臺,為林業技術供應商與林農搭建技術交流、產品交流、產品交易的平臺,加強林業技術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應用[8]。
4.3.3 建設示范基地 生態林業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同時需要林業技術推廣機構制定長久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計劃。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應建立完善的現代化林業技術示范基地,為林農提供更多與先進林業技術有直觀接觸的渠道。同時,林業技術推廣機構還應加強林業技術推廣工作責任制度的構建,增強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隊伍的紀律性與責任意識,從而為后續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增強林業技術推廣后勁。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林業技術推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加快生態林業的建設進程,需要從制度、資金、人員、模式等方面提升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效性,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