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庭
吉林省靖宇縣氣象局,吉林靖宇 135200
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整體上呈增暖趨勢,各類極端惡劣天氣現象發生頻率不斷攀升,給地方農業、生態環境等各個方面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1]。當前,農業氣象災害已經成為我國大量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2-6]。靖宇縣為吉林省白山市轄縣,地處吉林省東南部、白山市北邊、松花江上游、長白山西麓,境內河流較多、水網密集,山嶺起伏、縱橫交錯。
靖宇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為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近年來,靖宇縣依托優勢資源,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加強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的發展,建立設施大棚,打造現代農業園,為當地農戶增產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撐。受全球氣候增暖的影響,靖宇縣近年來寒潮、冰雹、暴雨洪澇、大風等惡劣天氣越來越多,給靖宇縣設施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力?;诖耍鶕赣羁h氣候實際情況,分析了靖宇縣惡劣天氣對設施農業的影響,并積極探索了氣象預報預警技術,以提升靖宇縣農業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當地設施農業的高效發展。
靖宇縣冬春季節時常出現寒潮天氣。寒潮天氣主要是由極地強冷空氣侵入造成的強降溫、霜凍、強降雪、大風等天氣過程。強降溫天氣會使作物因環境溫度過低而無法正常生長發育;強降雪天氣會給靖宇縣設施農業帶來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對設施內的蔬菜影響最大[7]。如果降雪持續時間長,降雪量大,當有凍雪存在時,會直接影響大棚內蔬菜的生長溫度和蔬菜生長的光合度。降雪不僅影響蔬菜的正常生長,持續降雪還會給大棚設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1.1.1 凍害 寒潮降雪的發生會造成溫度變化,特別是化雪,氣溫突然驟降,若大棚內溫室達不到蔬菜瓜果生長的溫度,可影響蔬菜的花蕾期和結果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如果溫度過低或形成凍害,對棚內蔬菜瓜果的生長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1.1.2 影響設施農作物的品質 如果長時間降雪,會對成熟的蔬菜采摘與收購造成一定的影響。已經成熟的蔬菜需按時采摘,如果降雪持續時間長,影響交通運輸和儲運,勢必會造成棚內蔬菜采摘或運輸不及時,使蔬菜成熟度超期,品質下降,商品性能降低,進而影響大棚設施的收益。
1.1.3 威脅大棚安全 如果降雪持續時間長,降雪量大,會對大棚設施的安全性帶來影響。一般大棚設施采用的是鋼結構,有些大棚是用木棍或竹竿搭制而成的,承重能力有限。如果降雪積累在大棚設施上,有些設施上覆蓋的薄膜會因承受不住積雪的壓力而被壓塌[8]。例如:2009年11月初,靖宇縣因為寒潮過境帶來強降雪天氣,導致299 hm2蔬菜和參地大棚被損毀;2020年2月15日,靖宇縣出現一次雪災,嚴重破壞設施棚膜,14棟設施大棚受損嚴重,影響食用菌、蔬菜、山野菜以及苗木等農作物的生長。
為了減少寒潮天氣過程中低溫降雪對設施農業的影響,在寒潮降雪來臨之前,農戶需事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固設施大棚,用棉被和草苫做好防水工作,加蓋防雪膜或舊棚膜,防止棉被或草苫受凍,以提高棚室溫度;降雪之后,農戶要及時將棚室上的積雪清理干凈,防止棚室上積雪過厚和草苫吸水等而加重棚室負重,造成棚室坍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9]。同時農戶可用溫水清除棚膜上的灰塵、污物,增加棚內日照,提高棚溫。若設施大棚內蔬菜出現凍害,農戶需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如果棚室內氣溫過低,應采用加溫塊或者電熱器等方式及時加溫,有條件的可以在棚室內懸掛二膜,亦或在設施大棚的南邊懸掛防寒膜、使用足功率的作物生長燈補光,這樣不僅能夠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還可以提升作物抵抗低溫的耐冷性。若受低溫影響,作物葉片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適量噴施葉面肥補充養分。最好噴施腐植酸、生物鉀菌肥或者生物氨基酸等。此外,由于連陰天或降雪天對根系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降雪之后,如果土壤干旱,農戶必須澆水,一定要澆小水,同時沖施一些養菌、改土、生根的菌肥進行灌根,在助力根系恢復的同時,能夠避免閃苗和生理性萎蔫等這些生理病害的發生,盡可能減少寒潮低溫雨雪天氣帶來的經濟損失。
靖宇縣一年之中除了冬季之外,其他月份均可能會(4—11月)出現不同程度的冰雹災害。冰雹災害出現時,常常伴隨狂風、暴雨等天氣現象,不僅會破壞城市基礎設施,還會導致大面積的花生、小麥、蔬菜等農作物出現倒伏,同時使農作物葉片遭受嚴重的機械損傷,給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例如:2018年5月27—28日,白山市靖宇縣出現一次冰雹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受災農作物總面積達826.19 hm2,特色作物受災面積為100.41 hm2,大棚受損124個。
針對冰雹災害,農戶要多關注天氣預報,做好應對準備。農戶應提前加固設施大棚,及時放置保溫被、遮陽網等設施,以減輕對農膜和蔬菜的影響,尤其是要安裝有智能化操作系統的設施大棚,即使在家,也可利用手機操作放置保溫被。入夏溫度升高,需要注意提早設置遮陽網,冰雹前進行覆蓋,這可以起到較好的防雹效果。靖宇縣氣象局應在各農業生產區構建標準規范的人工防雹作業基地,完善各雹災多發區的人工防雹減災作業體系。結合靖宇縣天氣實際情況,抓住適宜的作業時機,積極進行人工防雹減災作業,充分發揮出氣象部門在農業生產中的防災減災作用,降低冰雹災害對設施農業的危害。
靖宇縣的暴雨通常發生在每年的5—9月,尤其是夏季(6—9月),暴雨發生率非常高。暴雨洪澇災害是各類氣象災害損失中占比最高的一類氣象災害。暴雨天氣會導致洪澇、田間積水嚴重,造成設施蔬菜、瓜果滋生病菌,嚴重情況下甚至會沖毀梯田,破壞設施大棚[10]。例如:2019年8月,受臺風“羅莎”的影響,靖宇縣大部分區域持續發生降雨天氣,降雨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疊加雨量大,給當地設施農業造成了嚴重影響。
針對暴雨洪澇災害,在降雨到來之前,農戶應及時加固溫室大棚。針對日光溫室的后坡和兩側墻體,應選擇塑料布或苫布蓋好,做好密封工作。降雨期間,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針對地勢低洼、容易水淹的基地,要部署強排設備,便于必要時排水。在降水強度減弱或停止之后,應及時通風,降低大棚內濕度,同時要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避免滋生病菌。針對被暴雨損壞的設施,要及時予以維修。針對田間積水過多,蔬菜根系吸水吸肥力變差的情況,應及時噴施葉面肥,增強蔬菜的吸肥能力,確保作物及時恢復正常生長狀態。
大風天氣是靖宇縣經常出現的一類氣象災害。大風通常表示的是瞬時風速達到或超過8級時(17 m/s)的風。大風發生頻率高、影響區域廣、災情重,經常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產生的農業損失也越發嚴重。受地理區域位置、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靖宇縣冬季和春季經常出現冷空氣帶來的大風天氣,而夏天則容易出現雷暴大風天氣,并伴隨著強降水天氣,大風天氣的發生經常會給設施農作物帶來嚴重影響,損害設施大棚,給農戶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11]。例如:2019年7月5日15:20左右,持續大風、強降水天氣導致靖宇縣花園口鎮一村莊的50多棟蔬菜大棚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很多大棚支撐架齊根折斷,部分大棚內蔬菜作物直接絕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余萬元。
針對大風天氣,在大風來臨之前,農戶要認真檢查溫室大棚,及時加固溫室地錨線和壓膜線等,針對棚膜被刮爛破損的溫室,要及時給予換新,針對無法及時更換新膜的大棚,需修繕有破損的棚膜,認真做好大風降溫防御工作。
為了有效防御惡劣天氣,靖宇縣氣象局要不斷建立健全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尤其是要結合靖宇縣各鄉鎮的具體氣候狀況,著重做好短期氣象預報和中長期天氣預報分析研究工作,做好智能預報平臺業務的本地化運用,加強業務人員技能培訓,做好重大天氣過程的復盤總結,提升分區域、分時段、分強度的精細化氣象要素預報業務能力;開展寒潮、暴雪、暴雨、冰雹等氣象災害預警指標研究,進一步提高靖宇縣各類惡劣天氣的預報預測水平[12]。
針對寒潮,要在秋冬季強化氣候監測、提早預判、強化寒潮天氣會商研判和監測預報預警,提高寒潮預報預警的準確率,為提前做好寒潮防范工作提供保障。針對冰雹災害,需充分利用天氣雷達跟蹤監測冰雹移動路徑和演變趨勢[13]。針對暴雨洪澇災害,要加強暴雨落點、降水影響范圍、降水持續時間、降水強度等各個方面的監測和預報,提升暴雨洪澇監測、預報預警的精細化水平。針對大風災害,要強化大風監測預報預警工作,提升雷暴大風、寒潮大風等各類大風惡劣天氣預報的精細化水平。
靖宇縣氣象局應高度重視預警信息的發布,提升預警信息發布的時效性,在努力擴大社會大眾預警覆蓋面的情況上,確保所有應急責任人均可接收到信息;加強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不斷優化現階段的氣象災害預警組織體系,強化局地突發極端天氣預警信息精準靶向發布,加強風險提示,充分發揮基層氣象信息員隊伍作用,推進預警信息進村入戶到人。
靖宇縣氣象局還要注重和通信運營商之間的溝通協作,不斷拓寬惡劣天氣發布渠道,提升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發布渠道的暢通性[14]。此外,氣象單位可以和廣播電視臺強化合作,一起落實好重大惡劣天氣預警信息在廣播與電視方面的發布工作,提高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發布的及時性。盡可能借助信息進村入戶網絡平臺、手機短信、官網、電視、抖音、微信等各類發布途徑,向相關單位與老百姓及時發布氣象災害預警服務信息,使農業生產相關部門和生產者能在第一時間制定精細化的惡劣天氣應急策略,減少惡劣天氣帶來的損失。
惡劣天氣雖說屬于自然災害,且無法規避。但隨著氣象領域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可以采取科學方法對惡劣天氣加以防御。靖宇縣的惡劣天氣類型多樣,很多人民群眾在惡劣天氣防御方面的意識依然較淡薄。氣象部門應建立健全農村地區針對惡劣天氣的危害和防范措施的長效宣傳機制,要把惡劣天氣防御科普知識宣傳當成氣象服務的關鍵內容來抓,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在氣象科普宣傳中的優勢,擴大氣象科普宣傳的覆蓋面,增強群眾識別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和科學使用氣象科普知識防范各類惡劣天氣的能力。
針對靖宇縣氣象災害的頻發,氣象、農業等有關單位應積極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做好惡劣天氣的決策指導工作,突出抓好寒潮、冰雹、暴雨洪澇、大風等各類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繼續做好面向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大天氣過程點對點報告工作,推進靖宇縣各鄉鎮和村落氣象防災減災水平的提高。
此外,建立并完善基層預警信息接收發送設備設施和相關系統。各部門要加強天氣實況監測、氣象災害預報預警服務、防災減災決策制定、救災等業務的開展,為進一步提升災害預報預警服務水平給予支持[15]。各相關部門要做好惡劣天氣數據資料的共享,在惡劣天氣發生時,結合具體情況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氣象防災減災單位的聯席會商和應急值守工作,促進惡劣天氣防御工作的高效實施。在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下,多方合作落實好惡劣天氣防范應對工作,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及洪澇、低溫雨雪等專項應急預案,在預案中健全應對惡劣天氣的指揮機制、工作流程,為設施農業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在全球氣候增暖的形勢下,靖宇縣寒潮、冰雹、暴雨洪澇、大風等各類惡劣天氣頻發,給當地設施農業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農戶對惡劣天氣預報預警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靖宇縣氣象局要不斷建立健全災害性天氣監測和預報預警系統,優化現有的惡劣天氣預警組織體系,提高惡劣天氣預報預警的準確率和預報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進一步增強氣象為農服務的意識,提升防災減災方案的精細化水平,盡可能減輕惡劣天氣給設施農業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