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福(北大荒農墾集團北安分公司)
作為主力軍和先行者,北安分公司堅持強“根”固“魂”,推動黨建工作與“二次創業”更深融合,以黨建動能轉換促進企業發展動能提升。
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論水平如何,對企業長遠發展和興衰都起決定性作用。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意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只有各類學習教育活動、“第一議題”制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機制等落實落細落到位,企業上下的思想和行動才能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農墾國際化大糧商,農業領域航母”的藍圖才能逐步轉化為實景。
企業所在地紅色資源優勢,如果能夠做好結合轉化,也將成為推動企業在地方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力量。北安分公司趙光農場與趙光鎮均以烈士趙光同志姓名命名,紅色文化既是雙方共同的資源優勢,更是彼此合作的獨特烙印。雙方以紅色資源為紐帶,通過共同打造黨員活動陣地、開展祭掃教育等方式,將紅色精神逐漸轉化成融合發展的軟實力,成為墾區墾地合作的模范樣板。
密切聯系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北安分公司積極用好群眾點單、黨支部下單、黨員接單“三單式”服務,凝聚發揮黨員先鋒隊、科技服務隊、紅色文化宣傳隊等力量,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疫情防控、文藝演出等活動,始終保持與群眾血肉聯系,在地方厚植了企業發展的深厚根基。
萬里之船,重在航標。基層黨的建設首先需要整合組織力量,按照“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要求,劃分黨組織責任田,通過實施“零距離”跟蹤服務、健全三級網格化對接包聯模式等,以“頭雁”領飛驅動企業改革、發展提速。
由于城市發展虹吸效應、鄉土人才培養不夠等原因,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十分薄弱?;鶎狱h的建設工作,亟需建立人才信息庫,探索打造干部人才交流機制,依托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科技服務、園區試驗及田間課堂等平臺,著力培養地方農村各領域行家里手,以“強雁”跟飛帶動群眾干事創業、奮發作為。
企業要行穩致遠,良性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可或缺。企業黨組織要精準選苗、從生產骨干中選拔培養對象,吸收入黨;要對有培養潛力的干部群眾深入賦能,適時選派對外交流、掛職鍛煉;要搭建“階梯”,堅持以事找人,深入考核干部履行崗位職責等,對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的干部及時使用提拔。
黨建部門要從思想上提升干部職工的視野、創新思維和工作責任心,引導干部群眾圍繞集團生產經營戰略下功夫,針對“鏈”上重點難點問題找辦法,為各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處理好黨建和企業生產經營相融合的關系,為企業發展的提供不竭動力。
實現新時代的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建引領,在找到具體的銜接點,才能讓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向而行、同頻共振。北安分公司傳承“支部建在鏈上”光榮傳統,以“企業增效、鄉村振興、農民富裕”為目標,以“北安模式”為路徑,通過黨建引領“家庭經濟+集體經濟+合作經濟+企業經濟”農業經營機制,開展農村社會化服務,在鄉村振興中闖出了自己的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一些國有企業,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在總部一級做得比較好,再往下延伸則存在層層衰減問題?!痹诒卑卜止疽恍┗鶎訂挝?,組織效能“形式化”、作用發揮“模糊化”等問題也都是存在的,下階段需要錨定攻克。
在推進區域農業服務中,北安分公司趙光農場與趙光鎮黨委積極推進土地托管服務,2022年,雙方共同成立黨建共建領導小組、黨建聯席制度,定期組織開展黨建研討、經驗交流,通過黨建“雙促進、雙提高”,構建起黨建引領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
一方面,黨員干部有著豐富的閱歷和廣泛的信息涉獵,在接受主題學習等教育中,呈現出較強的主動研究、理性反思特點,因而黨課等教育必須充分考慮黨員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黨員干部之間由于學習、工作、生活等背景差異,看待問題角度、層次各不相同。因此,在企業黨建工作中,定期舉辦跨區域高質量的交流活動,可能會帶來不同個體、單位、行業的相互借鑒、比學趕超,對區域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也大有裨益。
過去很長時間,通過建立黨員干部與企業、機關干部與群眾、企業與村(社區)、上級與基層黨組織等結對幫扶關系,解決了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等環節遇到的實際困難,以及一批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結對幫扶,讓區域間資源逆向流動、用到刀刃上,讓發展的能效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