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為何進行自我革命”和“如何推進自我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在黨的二十大召開這樣一個重要歷史關頭,對新時代以來黨的自我革命的寶貴經驗進行總結,有著深遠的價值意義。
出場語境下的小與大:實現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互促共進
自我革命作為一種話語表達,出場和在場形態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和實踐根基。從理論觀照現實、現實回應理論的角度看,自我革命不僅是在黨的自身建設這一“小黨建”語境下得以運用,更是立足于黨的領導和黨的執政的“大黨建”視閾下,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以社會革命鍛造自我革命,實現了小與大的辯證統一。
從“小”的語境看,自我革命經歷了“力量—目標—規律”的演進態勢。起初,自我革命是作為黨的建設的支撐力量,用以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隨著自我革命走向深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勇于自我革命與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目標,以此凸顯自我革命地位的上升。為表明“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在總結百年奮斗成就的基礎上,將自我革命列為“十大歷史經驗”之一,彰顯中國共產黨對歷史發展過程內在必然性的把握和對黨的建設規律的深化認識,增強中國共產黨開辟偉大社會革命生動局面的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
從“大”的語境看,自我革命最初是用以反映全面深化改革的責任之艱、任務之重、考驗之大,因而,若想進行深層次、根本性的變革,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的成就,就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做好”。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新舊問題交織疊加,風險隱患集聚暴露,國際關系格局動蕩多變。面對錯綜復雜的世情國情,黨必須苦練“內功”強本領,于艱難險阻的社會革命中,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鍛造和提升自我革命能力。總之,統籌推進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過程就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和革命發展規律的過程,社會革命的困局有待于自我革命破解,自我革命的格局有待于社會革命塑造,二者在動態發展中互促共進。
演進歷程下的古與今:實現歷史傳承與時代方位的有機契合
自我革命作為具體的歷史的存在,既是對歷史傳統的溯源和繼承,又是對未來目標的指向和謀劃。在新時代進行自我革命,必須要正確處理弘揚歷史傳統和結合時代方位的辯證關系。
從歷史傳承來看,就是要明晰對“自我革命從哪里來”的追尋。習近平總書記既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典籍中挖掘理論原點,又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經驗,更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營養。就馬克思主義理論而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形成了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豐富思想成果”。就百年黨史而言,習近平總書記不忘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發出的“兩個務必”的號召,牢記鄧小平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所強調的要“發揚革命和拼命精神”,在改革開放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自我革命視為管黨治黨的重要經驗。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言,中華民族向來具有理性反思、自我調整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注重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等思想觀念,提醒黨員干部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為自我革命增添濃郁的文化底色。
從時代方位來看,就是要把“自我革命向何處去”的追問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手段。“自我革命向何處去”的邏輯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向何處去”,因而,只有精準判斷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才能回答好“自我革命向何處去”的時代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可見,“兩個大局”是中國共產黨對當前和今后國內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判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標志性宏大坐標,也為中國共產黨開展自我革命整合了更為廣闊的時代背景。總之,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中確證自我革命身份和梳理自我革命經歷,在現實和未來中厘定自我革命方位和確立自我革命目標,從而更好地“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價值取向下的常與變:實現不忘初心與問題導向的交融聯動
“常”體現的是發展的繼承性和連續性,是事物自身固有的內在規定性;“變”體現的是發展的變革性和階段性,是事物順時而為、應勢而動的主動創新性。就自我革命而言,其所呈現的價值取向是融“守常”“求變”于一體,既是對初心使命的自覺感知,又是對問題導向的精準把握,二者共同指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
不言而喻,黨的初心使命構成了自我革命的內生動力和政治初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將初心使命與自我革命相并列,內在深意可見一斑。馬克思主義有一個重要觀點是在于創造每個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一經成立就視共產主義為自身奮斗的最高理想,主動擔負起為中國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獨立、謀復興的歷史重任。這樣的初心使命既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遵循,又是對人民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需要的現實回應。然而,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初心使命凝聚著對自我革命的精神激勵,自我革命凸顯著對初心使命的強烈呼應,中國共產黨如不進行自我革命,就難以始終保持初衷不改、本色依舊的政治品質。
任何政治實踐都是按照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依次展開。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必須“以新的理念、思路、辦法、手段解決好黨內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自我革命實效”,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不嚴加防范、及時整治,久而久之,必將積重難返,小問題就會變成大問題、小管涌就會淪為大塌方,甚至可能釀成全局性、顛覆性的災難”,唯有通過自我革命,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有害因素,才能確保黨永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概言之,對現實問題的洞察程度,決定了自我革命的推進深度,同時,只有自我革命才能守護好黨的初心使命。
主體力量下的內與外:實現組織推動與個人主動的同向發力
自我革命作為實踐行為,必須依靠現實主體才能得以進行,組織與個人作為自我革命的主體力量,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二者一內一外,相得益彰,共同驅動黨的自我革命不斷向前發展。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既需要各級黨組織由外而內“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塑造自我革命的濃厚氛圍,又需要作為“黨的肌體細胞”的廣大黨員由內而外,“自覺行動,主動檢視自我,打掃身上的政治灰塵,不斷增強政治免疫力”,提升自身的黨性修養,最大限度聚集起自我革命的強大力量。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強大優勢,這一優勢可為自我革命提供可靠的外部保證。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全面從嚴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這一主體責任的性質不僅僅是行政業務責任,更是政治使命責任,各級黨組織必須從政治高度理解主體責任的重要性。因為,主體責任是黨章賦予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職責,而各級黨組織是否能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直接關系到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是否穩固,關系到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只有將主體責任落到實處,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才能愈加強化,自我革命的能力和實效才會愈加凸顯。
合格的黨員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不僅需要組織培養,更需要自身努力。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自我革命的根本在自我,其本質是黨員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只有個人抱著自覺主動的姿態,自我革命才會更加徹底。黨員干部既是自我革命的主體,又是自我革命的對象,其自身所具有的內在性的主動能力是整個自我革命行為結構的核心要義。因此,黨員干部應做自我革命的積極踐行者,防止“出現忽略自身不足、忽視自身問題的現象”,敢于向“最痛處”亮劍,向“最難處”攻堅,增強自身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總之,自我革命作為黨的終身課題,唯有充分發揮組織和個人的雙重示范帶動作用,才能釋放出最強大的推進動能。
路徑選擇下的意與行:實現精神品格和實踐作風的內在統一
意即精神意識,行即行為實踐。自我革命不僅表現為管黨治黨的現實行為,還是對黨百年實踐的提煉與萃取而抽象概括出的精神詮釋。在崢嶸歲月中誕生的革命精神,依舊在新時代發揮著指引和激勵共產黨人自我革新、矢志前行的重要作用,同時,共產黨人以實際行動傳承和踐行著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存在于革命和革命者的關系之中,是連接革命和革命者的橋梁。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將其融入共產主義革命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但同時是馬克思主義革命黨”,“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不要喪失革命精神,實質是不忘黨的初心,革命者之所以愿在革命中奉獻生命,是因為黨的初心是革命精神之家的神圣之物,凝聚著革命者的身份認同,迷失初心則非革命者,因此,“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只有具備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革命者才能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革命事業之中,在革命中堅定和守護初心。
革命精神作為實踐精神和示范精神,肩負著守護初心的倫理責任,必然要外化為革命者的現實實踐。革命示范行動集中體現為革命者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改進作風建設的突破口,解決了“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并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廣大黨員干部以模范行動展現優良作風,為守護初心貢獻新的力量,永葆初心熱忱,不讓初心蒙塵褪色。可見,新時代若想持續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就必須深入挖掘自我革命精神的內在實質,把握自我革命精神的現實意義和時代脈搏,并在新時代、新征程、新變局中矢志不渝地堅持和發揚自我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