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露
白糖、赤砂糖、紅糖、黑糖、冰糖,主要成分其實差不多,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工藝:甘蔗和甜菜是目前制糖工業中使用最廣泛的兩種原料,首先將原料進行壓榨,獲得“粗汁”(甘蔗汁或甜菜汁),將粗汁經過“清凈(石灰法或亞硫酸清凈法)”,去掉雜質,獲得“清汁”;接下來將清汁進行加熱濃縮,蒸發掉水分后獲得“糖漿”。
先說白糖(白砂糖)。將糖漿在煮糖罐中繼續加熱、蒸發水分,煮至過飽和狀態;接下來進行“分蜜”,將“晶種物質(糖粉)”撒入煮糖罐中,白砂糖的結晶就會自然生長,當晶體達到預定大小之后,經過離心機的作用將未結晶的糖精甩出去,保留結晶體本身。白砂糖結晶經過洗滌、干燥等工序,加工制成白砂糖成品;未結晶的糖漿是食用糖生產的副產品,稱為糖蜜。
再說赤砂糖。糖蜜繼續結晶,就能生產出后續第二波、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砂糖,結晶次數越多,結晶體中糖蜜的含量自然就越多,此時糖的顏色就會逐漸加深,將此種含有部分糖蜜的砂糖稱為赤砂糖。
而紅糖是用糖漿直接熬制和干燥所得,整個過程不經過結晶和分蜜,所以紅糖當中包含了全部的糖蜜,顏色就會變得更紅更深,風味也會更加特別。黑糖可以稱之為“特殊的紅糖”,它的熬制時間比紅糖更長,顏色自然也就會變得更深。
冰糖的根本就是“白砂糖”,將白砂糖加水溶解,然后進行加熱蒸發,就結晶成了大塊冰糖,兩者相比,生產工藝多了一步“重結晶”。冰糖的生產過程中會進行嚴格的“清凈”操作,這樣生產出來的才是品質較好的冰糖;如果未進行徹底清凈,或者白砂糖中本身含有雜質,生產出的冰糖就為“黃冰糖”。白砂糖和冰糖的區別就是“物理狀態”,和傳言的“健康效益”無任何關聯,兩者在風味上也沒有區別。
綿白糖與白砂糖的生產工藝有一定相似之處,只不過綿白糖在晶體顆粒還未長大之前就進行了分蜜操作,因此綿白糖的顆粒會更小,狀態更細致。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結晶體上噴入了2.5%左右的轉化糖漿”,混合后制出的成品才是綿白糖。
還有一種糖叫“麥芽糖”,其是在玉米淀粉酶、大米等谷物中加入淀粉酶,經過熬煮、過濾、濃縮,過程中發生酶促反應,最后得到麥芽糖純品,也被稱為飴糖。
白糖與紅糖相比,一紅一白,營養是否有差別?其實,兩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從《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查詢可得,每100克白糖的熱量是400千卡,每100克紅糖的熱量是389千卡,相差不大;對比蛋白質、鉀、鈣的含量,紅糖要高于白糖。紅糖的營養價值高于白糖,這主要與生產工藝有關,白糖的雜質去除得更加徹底,這也就是“白糖當中99.9%的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原因,而紅糖由于工藝的簡單保留了更多鉀、鈣、鐵(三價鐵,吸收利用率低)等礦物質,但大家要明確“糖并不是礦物質的主要來源”。
生活中,由于存放時間過長、存放不當等因素,白糖等糖類物質容易滋生螨蟲,比如腐食酪螨、甜果螨和一些粉螨,這些螨蟲可以在腸道中存活,數量上升就可能誘發腸螨病。因此,做好糖類保存和室內環境衛生清潔非常關鍵。
買糖存糖,建議“不買散糖買包裝糖”,購買過程中關注生產日和保質期,現吃現買,少吃少買,過期不食;回家存放要“干燥加蓋”,放置于陰涼干燥的地方,避光加蓋保存,避免細菌、螨蟲等有害物質的污染。
需提醒的是,白糖、紅糖、冰糖等糖食雖美味,但在了解之余,更需嚴格限量、理性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