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涯蘭
注意觀察每天的惡露量、顏色和氣味。惡露是產婦子宮里面排出的分泌物,惡露量通常在分娩后的1~3天會很大,呈紅色,隨著時間的推移量不斷減少、顏色逐漸變淡,并在4~7周之后消失。若產婦在分娩后2~3周后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宮感染或恢復不良;若惡露顏色呈醬色或肉色,并散發惡臭味,則預示著產褥期感染。產婦惡露出現異常應當及時詢問醫生,并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
產婦因分娩機體會損失大量營養,而科學、健康的飲食能有效補充產婦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促進其身體恢復和為新生兒哺乳的需要。產婦要多食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肉、魚肉、動物肝臟、血以及豆類,食用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奶制品,多喝有營養的湯和粥。每天的食物推薦量:主食包括米、面、雜糧250g,肉類200g,蛋類150g,食用油20ml,牛奶或豆漿250ml,蔬菜450g,水果100g,白糖和芝麻各20g。
少吃煎炸、辛辣等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忌堅硬粗糙及生冷的食物,辛辣和生冷的食物會影響消化,引發腹痛、產后惡露不絕等。產婦產后短時間內不要食用人參或紅參,若急于食用這類食物會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
產婦在產后的恢復期間會食用很多食物,應當做好口腔護理,避免出現妊娠性牙齦炎和牙周病等情況。首先,要在進食之后漱口,每天勤刷牙;其次,由于產后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加劇營養不良,這時應該注意補充有益于牙齒和骨骼發育的鈣質、維生素等營養素;最后定期去醫院口腔科進行檢查,有效預防口腔疾病。
選用盆骨帶對產后松弛的腹肌、盆骨進行矯正,例如雙菱形式盆骨帶、紗布繃帶式、兩帶式等,等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適量、科學的運動。
(1)凱格爾運動:平躺、雙膝彎曲,收縮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之后緊閉尿道、陰道和肛門,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縮5秒,然后慢慢放松,5~10秒后重復收縮。重復10次為1組,每天3組以上,逐漸增加到25次為1組。
(2)盆骨操:靠床沿仰臥,臀部放在床沿,雙腿挺直伸出并保持懸空姿勢,雙腿合攏后向上慢慢舉起,向上身靠攏;并用雙手將雙腿靠向腹部,然后慢慢放下恢復原來的姿勢。以此為1組,每天重復6組。
很多產婦在面對生產后的身體不適、身材走樣和嬰兒哭鬧會情緒暴躁,長時間處于這種情況下會導致產后抑郁,且精神狀態不好不利于身體恢復。因此,家屬要關注產婦的精神和情緒變化,要和產婦保持良好的溝通,傾聽她的心里話,并引導她將內心的苦悶和不滿發泄出來,以消除其焦慮、抑郁、憤怒情緒;同時多幫助產婦分擔照顧嬰兒的工作,以緩解其壓力。產婦自己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并適當做一些放松練習,如深呼吸、冥想、聽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