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博

考上初中后,我開始接觸到生物課。對老師講的與植物相關的知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我非常感興趣。紫竹院公園就在我家附近。我從小在這里長大,公園里的一草一木帶給我無限樂趣。
公園里的這些植物卻經(jīng)常使我感到熟悉而陌生:除了常見的綠化植物,公園里還有很多有特點的植物,綠地內(nèi)還保留了部分野生植物。于是,我決定對公園的野生植物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公園里植物的組成狀況。希望我的研究可以為紫竹院公園的綠化美化工作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支持。
北京市紫竹院公園里的野生植物。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紫竹院公園里的野生植物。野生植物指的是,未經(jīng)人工干預改變性狀,非人為特意進行栽培管理的植物。
1. 文獻法與實地調查法相結合。2022年3月15日至9月1日期間,每個周末,我都對公園進行實地調查。我首先采用樣線調查方法,用手機對它們進行拍照,接著用花伴侶識圖微信小程序對它們進行初步識別、記錄。在整理電子化的過程中,我再依據(jù)那些照片,借助《中國植物志》、《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北京版)、《紫竹院常見植物》等對它們進行準確的識別。
2. 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整理出最終的植物名錄。之后,結合實際的觀察結果,針對記錄下來的植物觀賞性、光照要求,制定簡單評價標準。
3. 請教指導老師。工具書和文獻不能解決問題時,向專家求教。
(本項目在2022北京“小院士”科技教育活動項目展示中榮獲二等獎,作者獲得北京少年科學院“預備小院士”稱號)
根據(jù)紫竹院公園野生植物的生長型和性狀,我將它們分類為野生直立木本植物、野生草本地被植物、野生攀緣植物、野生濕生植物和外來入侵植物。
1. 野生直立木本植物
紫竹院公園里,野生直立木本植物共12科16屬18種,全部為落葉闊葉植物。其中灌木9科9屬10種、喬木3科6屬8種。
2. 野生草本地被植物
紫竹院公園里,野生草本地被植物種類比較多,共有33科103屬147種。其中,菊科最多,共33種;禾本科其次,共26種;豆科9種,排在第三位。全部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3. 野生攀緣植物
經(jīng)調查統(tǒng)計,紫竹院公園有野生攀緣植物10科18屬22種。其中,木質攀緣植物共5 種;草質攀緣植物共17種——多年生草質攀緣植物共10種,一年生草質攀緣植物7 種。
4. 野生濕生植物
紫竹院公園共有濕生植物2科3屬6種,均為北京濕地常見種。它們分別為木賊科木賊屬節(jié)節(jié)草,沙草科荸薺屬牛毛氈,沙草科沙草屬的紅磷扁莎草、白鱗穗莎草、頭狀穗莎草和具芒碎米莎草。
5. 外來入侵植物
參照馬金雙等出版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在紫竹院公園里的野生植物中,共有27種外來物種。其中,外來入侵物種共25種——菊科11種、莧科4種、大戟科3種、石竹科2種、旋花科2種、玄參科1種、錦葵科1種、商陸科1種。按照影響程度,從強到弱排序,1級9種,菊科占6 種;2級6 種,菊科占3種;3級5種,菊科占1種;4級5種,菊科占1 種。
1. 建議公園系統(tǒng)地調查、研究公園里的野生植物情況,合理根據(jù)公園規(guī)劃,根據(jù)功能分區(qū),并進行相應的人工干預,比如讓野生植被和人工栽培植物各安其所。
2. 可以將野生地被自然選擇的結果加以利用。公園園林專家可以制定合理的觀賞價值評價體系。
3. 在調查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喬灌草結合及合理的栽植密度非常重要。在早晨剛開園和下午3點以后,公園里的昆蟲相對活躍。它們常常隱蔽起來繁殖、休息,覓食時也盡量規(guī)避游人。在植被豐富、物種豐富的區(qū)域,植物受病蟲害影響更小。上中下喬灌草都有的區(qū)域,小生態(tài)更好。每種植物對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需根據(jù)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對它們進行合理的配置。
這樣做不僅可以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又可以照顧游客對景觀的需求,還可以給鳥類和昆蟲營造好的棲身之所。
4. 應加強對入侵物種的了解和控制。在可控范圍內(nèi),公園可以對野生植物進行科普性質的展示,讓游客了解它們,讓他們與公園共同防范外來生物的入侵。同時,從外面采購植物的過程中,應注意這些外來物種,對入侵物種進行認真的甄別和檢查。定期對外來生物進行普查,該清理的,及時清理。
幾個月的野生植物調查研究工作,讓我對課堂上學習的生物基礎知識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在調查過程中,我還對公園里的鳥類、昆蟲進行了觀察。我堅持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主動查閱參考資料,并不迷信參考資料。在求教老師的過程中,能不懂就問,到慢慢地根據(jù)老師的引導提前準備好問題,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撰寫文章時,一開始,我比較發(fā)怵。在老師的鼓勵下,我認真整理,從而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并把一些看似枯燥、毫無聯(lián)系的學科知識聯(lián)系到一起。在調查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有些種群在不同月份和不同生長區(qū)域存在著差異。在總結階段,我發(fā)現(xiàn)最初的計劃和所做記錄的詳細性、準確性有待加強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