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近年來,大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作為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大腸癌最容易預防,早期治療效果較好。目前,根治性手術仍是結直腸癌治療的第一選擇,但術后5年生存率多年來一直徘徊在50%左右,患者會出現各種形式的復發。據統計,約1/3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出現復發,其中65%-80%發生于術后2年以內,絕大多數在8-22個月內復發。
直腸癌復發高于結腸癌
●本刊記者:為啥直腸癌易復發?
○何裕民:因為,直腸癌手術操作空間有限。復發形式分為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腹膜轉移可歸為遠處轉移。結腸癌局部復發多在吻合口、系膜、腹壁等部位;直腸癌局部復發灶在吻合口、系膜、直腸旁組織。遠處轉移多見于肝臟、肺臟及腹膜,比如腸癌肝轉移率大概有50%;肺轉移率有20%-30%,往往與肝轉移伴隨;還有10%-15%的病人可能發生腹膜轉移。臨床中,直腸癌容易出現肺轉移,要比結腸癌高2倍,而結腸癌容易出現肝、腹膜轉移。總體而言,大腸癌中,直腸癌術后復發的情況明顯高于結腸癌。
復發也有手術機會
●本刊記者:那腸癌復發了,還能再次手術嗎?
○何裕民:腸癌一旦復發,往往因為有腹膜播散、鄰近臟器侵犯等,使再次手術難度大,風險大,切除率很低,放化療和靶向等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這些患者的治療,是比較棘手的難題,多數在內科接受姑息治療,直至生命終結。臨床中,也經常會碰到腸癌復發的患者,他們最關心的一點就是:腸癌復發了,還能再次手術嗎?其實,對于所有復發轉移的患者,只要明確診斷,可積極采取最合理的措施,如放化療、靶向治療、手術等,西醫治療可幫助解決一些急迫的問題。雖然這些治療方法,對癌癥的控制比例不高,但一旦有效,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幫助控制癌癥的。WHO總結的癌癥治療療效:化療至少可控制5%;放療可以幫助控制18%;手術可以達到22%,還是有一定完全控制的比率。
復發別急著“創傷性治療”
○何裕民:在這里,要特別提醒一句,如果出現了復發轉移的征兆,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先觀察明確到底是什么情況,看看這個癌癥長得快不快;然后對病情進行有效分析,看看它可能屬于哪一類,以什么方式對付它最合理;最后再決定是不是需要采取特殊的行動。不建議一發現有轉移復發就盲目地進行創傷性治療。但是,當明確存在手術指征,且身體狀態允許時,應鼓勵患者盡早實施手術切除。
●本刊記者:謝謝何教授的講解,我們下期見!
何裕民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民生腫瘤診療中心首席專家、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學科“中醫內科學”的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