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二十大報告擘畫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目標和方向,強調必須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協商民主最初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探索的人民民主形式,歷經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協商民主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理論形態、文化形態、實踐形態和制度形態。
就協商民主的理論形態而言,協商民主理論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延安時期,我們黨對人民民主理論進行了探索,形成了協商民主的理論雛形,體現了“民主的真正意義”。新中國成立后,協商民主的理論形態日趨成熟和完善,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理論基礎。
就協商民主的文化形態而言,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所蘊含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兼容并蓄”“貴和尚中”等思想內涵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倡導的多元利益主體和諧共存的價值理念高度契合。中國協商民主與西方協商民主本質上不同,主要是因為中國協商民主具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底蘊。中國的協商民主經過長期探索及有效運行,已經積淀出豐富多彩的中國社會主義協商文化。
從協商民主的實踐形態來看,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進行了豐富的協商民主實踐。“三三制”的實行,是延安時期協商民主的典范。毛澤東強調,實施“三三制”是我們“黨的真實的政策,不能敷衍塞責”。周恩來總結了“三三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各方協商,一致協議,取得共同綱領,以作為施政的方針”。正是因為有落到實處的民主實踐,延安被許多國內外人士稱為中國的希望。我們黨早期領導和組織實施的協商民主實踐奠定了新中國成立后協商民主的實踐基礎。
從協商民主的制度形態來看,延安時期我們黨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協商民主的規章制度,既有邊區政府層級的協商民主制度設計,也有鄉村基層政權的協商民主制度安排,為開展協商民主實踐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顯著成效。新中國成立后,黨又賡續了延安時期協商民主的基因,開啟了協商民主的嶄新篇章,協商民主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彰顯出巨大的制度優越性。協商民主的制度建設逐漸被納入黨和國家政治建設的頂層設計,實現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與此同時,隨著民主協商各項具體制度的創建,協商民主的制度體系得以確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協商民主“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的獨創性,二是它具有獨特優勢。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下,繼承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經過長期探索而創立的理論形態、制度體系和實踐路徑,在世界民主政治樣態中獨一無二。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集中體現在協商民主能夠廣泛凝聚共識,通過協商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正是有了這樣的協商民主,中國才能真正做到鞏固擴大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發揮人民群眾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作用,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協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作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重要實現形式的協商民主,很好貫徹了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特征和要求。首先,協商民主展現了全鏈條的民主優勢。協商民主貫穿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各個環節,推動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環節都能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其次,協商民主踐行了全方位的民主要求。協商民主涉及領域廣泛,不僅體現在政治領域,還體現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各方面。再次,協商民主凸顯了全覆蓋的民主特點。一是協商民主的主體涵蓋參與國家政治活動的各個層面,形成了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協商類別。二是協商民主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顯示出全覆蓋的特點,如,通過提案、座談懇談、問政聽證、研討論證、咨詢評估、網絡議事、民意調查等方式開展民主協商,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協商民主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所謂最廣泛,是指在協商民主的實施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參與最廣泛,協商的議題最廣泛等,尤其是基層協商,充分展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所謂最真實,是指協商民主在程序上科學有序,在實踐上真實廣泛,將民主協商貫穿于決策制定、實施全過程,充分體現民意,有效防止了“選舉時漫天許諾、選舉后無人過問”的現象。所謂最管用,是指通過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協商民主實踐,能有效協調政治、經濟和社會關系,實現各方面的團結合作,尤其是解決人民群眾大量的急難愁盼問題,不僅健全和完善了民主機制,而且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要求,其關鍵是完善協商民主體系。完善協商民主體系,核心是完善協商民主的制度體系,重點是統籌推進多層協商渠道發揮作用,基礎是健全協商民主工作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完善協商民主制度體系。先后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關于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 等,從制度上規定了協商民主的內容、方式、渠道以及具體運行機制,防止協商工作流于隨意,將協商結果落到實處,使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真正解決,從而形成制度化的民主協商實踐。由于協商民主的制度體系具有多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特點,因此必須進一步加以完善,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決策前的民主聽證會制度、民主懇談會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從制度上保障協商民主成果得以實現。
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的重點是統籌推進多層協商渠道發揮作用。加強協商民主建設,重點是加強政黨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積極開展人大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逐步探索社會組織協商。要努力擴展協商的場域,豐富協商的形式,切實保障各方主體參與協商。2022 年 6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強調政黨協商、政協協商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凝聚智慧、增進共識、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途徑,明確規定了協商的原則、對象、內容、活動籌備與開展、成果運用與反饋以及保障機制,為推進政黨協商、政協協商提供了遵循。
在多層協商渠道中,應著力推進基層協商。一般而言,基層協商直接關涉群眾權益。近年來,許多地方開展了豐富多元的基層協商民主實踐,從民主懇談會、民情通報會,到社區議事會、村民決策聽證會,廣開言路、博采眾議,為完善基層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事實證明,基層協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不斷推進其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
黨的領導是協商民主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和根本政治保證。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 指出:“協商民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內部各方面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開展廣泛協商,努力形成共識的重要民主形式。”黨對協商民主的領導是由現實條件決定的。我們黨具有強大的利益整合功能和社會動員能力,能夠在協商民主中把握正確方向,廣納群言、整合民意、達成普遍共識、形成強大合力,確保協商民主有序高效運行。
協商民主與統一戰線關系緊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黨的統一戰線在協商民主的形成和確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決定了統一戰線中的各方主要通過協商的方式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統一戰線的本質屬性與協商民主是一致的。要實現大團結大聯合,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離不開民主協商。要推進統一戰線的工作機制與協商民主的運行機制有機統一。統一戰線的成員遍布社會各領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在參與管理過程中,統一戰線具有獨特優勢,能夠團結聯系各黨派、各民族、各社會階層廣泛參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的管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必須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人民政協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力量,在構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具有重要地位。
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把握協商民主的政治原則。要加強黨對協商民主的頂層設計和組織領導,形成更為完善的協商民主制度程序,進一步完善專門協商機構的制度體系,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行動。
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需要實現政協協商與其他協商類別的有效銜接。首先要實現政協協商與政黨協商有效銜接,充分利用政協聯系各參政黨的優勢,加強政黨協商,并積極拓展政黨協商的領域和渠道,豐富政黨協商的形式。其次是實現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積極探索協商主體銜接的途徑和方式,通過建立政協委員基層工作平臺,促進政協委員參與基層協商,以協商議題銜接為紐帶,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其三是實現政協協商與社會組織協商有效銜接,積極發揮社會組織中的政協委員作用,努力擴大社會組織參與政協協商活動的場域,完善社會組織參與民主協商的工作機制。
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必須加強政協協商能力建設。協商民主的目的是凝聚共識、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要實現這一目的,除了完善和創新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外,大力提升協商主體的協商能力顯得尤其重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復雜,需要開展民主協商的議題具有專業性強、涉及面廣、變化性大等特點。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人民政協必須與時俱進,主動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加強協商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政治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聯系群眾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