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印象派畫家塞尚開創了現代藝術抽象和表現風格的范式,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影響了20世紀上半葉的現代藝術運動。左拉、馬奈、莫奈、畢沙羅、梵高等評論家和藝術家都與他有過密切的交往,馬蒂斯、畢加索乃至整個現代藝術陣營都是在他之下發展而來。英國藝術史家、塞尚研究權威羅杰·弗萊有過一個著名的評論,認為塞尚的繪畫并不描摹所要刻畫的對象,而是以主觀的方式畫出對象的本質,因此走出一條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繪畫樣式的道路。塞尚之前,西方古典繪畫追求逼真再現的效果,筆觸不能暴露在外,否則就是未完成。觀眾也無法欣賞未完成的作品,認為是一種侮辱。從19世紀末的印象派開始,藝術家以大規模暴露筆觸作為主觀和直覺的藝術審美。到了塞尚筆下,大規模暴露的筆觸又形成了強烈的秩序感,并且擴展至形式的秩序、結構的秩序、色彩的秩序,作品背后則是自然的秩序、世界的秩序、本質的秩序。從而,他畫出了一個正在生成中的生機勃勃的大自然,而不是對已有世界的描摹。有評論者認為,塞尚可能是西方第一個理解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并把大氣氛圍及其意象的流動性當做捕捉對象的藝術家。


塞尚時代的法國,盛行沙龍藝術展。代表藝術體制權威的國家沙龍藝術展之外,藝術家們也自主發起現代藝術沙龍展。塞尚畢生都被國家沙龍藝術展的拒絕所困擾,他也多次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前所未有的開創性注定這是一條孤獨的道路。正如美國收藏家菲利普對華盛頓菲利普收藏博物館中塞尚自畫像的評價:“這幅自畫像中的人像是一頭年邁的獅子,他的驕傲和孤獨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直指人心。”后世的塞尚已今非昔比,他被尊稱為現代藝術之父,作品炙手可熱,屢屢登上拍賣排行榜,回顧展更是數不勝數。在塞尚開創的現代藝術方向中,重要的不是畫什么,而是怎么畫。而今,重要的不是藝術,而是藝術生活。(節選自展覽前言,文/策展人:郝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