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廣東省典型范例評選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認識與思考

2023-04-18 07:02:38吳家龍李永潔
熱帶地理 2023年3期
關鍵詞:生態

劉 勇,吳家龍,李永潔

(1.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廣州510075;2.廣東省土地開發整治中心,廣州510635;3.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州 510075)

自然環境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關系著人類文明的興衰。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于改革經濟增長模式、優化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發展動能的攻關階段,也正步入創造更好優美環境以適應人們美好生活的攻堅期,已經進入有機會并且有可能克服生態環境中突出困難的新窗口期,經濟社會中存在不平衡不健全的經濟發展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渴望與需求的沖突。因此,國家新一屆領導集體提出生態治國思想,在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背景下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作為傳統生態修復學科的新發展日益受到重視。

傳統的生態修復多聚焦于修復的方法與技術,主要采取生物修復、物理與化學修復、植物修復等手段對局部地段的受損生態進行修復。新時代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背景下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亟待擺脫“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限思維,更加重視生態修復的原真性、整體性和系統性,從關注要素轉向關注要素間關系、從關注目標到關注過程、從基于技術轉變為基于自然。從近年來發表的生態修復相關學術論文看,主要聚焦于概念思辨與理論認知(曹宇 等,2019;白中科,2021)、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分區、修復布局、生態保護修復關鍵區域識別研究(王晨旭 等,2021)和范式研究等方面,也有部分聚焦于某些特定類型區域的修復,如礦區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等。出版的主要專著有郭書海等(2020)的《生態修復工程原理與實踐》、劉冬梅(2020)的《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彭少麟等(2020)的《恢復生態學》。其中,《恢復生態學》系統總結了生態系統退化的機制與特征,建構了生態恢復的理論框架與技術方法;《生態修復工程原理與實踐》從幾個典型案例出發,探討了生態恢復、生態整治、生態改建與重建設計、技術與工程實施;《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則主要對河流水域、濕地、海洋和海岸帶、土壤幾種生態系統類型的修復進行論述。一些翻譯的國外著述如凱特·凱能等(2019)的《植物生態修復技術》探討了利用植物修復土壤污染的技術,對植物修復技術的實施細節、應用場合、植物選擇等方面進行闡釋,更多地關注生態修復手段和各種技術細節。

中國的生態修復在實踐上基本分為2 個層面:一是由政府牽頭的從國家、省到市縣的生態修復保護規劃,二是具體的生態修復項目。

從由政府牽頭的生態修復保護規劃看,2018年機構改革伊始,在國家層面制定了《全國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重點建設工程總體方案(2021—2035)》①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 年)》的通知(發改農經〔2020〕837號).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12/content_5518982.htm,啟動了一系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方面的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并開展了全國范圍內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及省級重點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的編制。廣東省進一步履行國家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能,率先啟動了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和重點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重點工程規劃的編制工作,構建了以南嶺山地、藍色海岸帶、粵港澳大灣區外圍山地為屏障,涵蓋東、西、北、韓、鑒等五江干流的“三屏五江多廊道”生態新格局②《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專家評審稿),5~6。公眾版:http://nr.gd.gov.cn/hdjlpt/yjzj/answer/16883。葉玉瑤等(2021)對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的思路與方法進行了總結與思考。

從具體的生態修復項目實踐看,與廣東的自然生態特征相適應,開展了包括土地整治、歷史遺留礦山、森林、海洋海岸帶等生態修復項目。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宣傳先進、樹立典型,2019 和2021 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先后組織開展了首屆和第二屆“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以下簡稱“十大范例”)評選工作。評選總結了廣東近年來生態修復工作的成績和經驗,有效貫徹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評選工作也在人民群眾中廣泛傳播了生態修復的理念和意義,提升了社會對生態修復工作的認知,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并得到自然資源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在評選中也發現廣東目前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還存在理論研究與生態修復實踐、規劃指導與具體實施脫節,對生態的系統性、原真性和整體性重視不夠等問題。2019年首屆“十大范例”評選后,吳家龍等(2021)對評選方法,評選指標體系的擬定等進行思考并提出建議。為了更好地為今后的生態修復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有必要分析與總結這些案例在方法與技術應用方面的得失,因此本文通過綜合兩屆評選,在總結范例示范意義的同時分析生態修復實踐的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找出實踐領域覆蓋的缺失及社會、資金支撐等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做好省、市、縣三級全域統籌、完善項目全過程管理、生態修復可持續常態化的建議,以期對廣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借鑒。

1 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系統格局

廣東省地處中國南部,陸海兼備,陸域17.97萬km2,海域6.47 萬km2。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和水資源、物種資源豐富,地貌、氣候和生態類型多樣。北部的南嶺是廣東省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中國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部多為沖積平原和臺地;南部海岸線長,灘涂廣布,港灣、海島眾多,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海洋生態資源稟賦優越,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等典型熱帶亞熱帶海洋生態系統沿海岸線廣泛分布。在森林生態系統上自北而南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帶以及熱帶季雨林帶。河流縱橫、水網密布,境內河流總長度超過10 萬km,其中珠三角河網密度達到1.03 km/km2,是國內河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也是人口、城市高密度聚集區。河流流域濕地資源豐富,是多種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總結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系統特征為:山水林田湖海要素完備、擁有全球同緯度獨特森林生態系統、國際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中國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組成以及人-地-海交互緊密、關系復雜(圖1)。

圖1 廣東省生態格局Fig.1 Ecological pattern of Guangdong Province圖片來源: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

正是由于廣東生態類型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特征的復雜性,造就了廣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好的一面看,生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為生態修復的實踐與探索提供了更好的環境與條件;從困難的一面看,特別是疊加行政區劃等因素,容易造成生態修復項目的孤立,難以兼顧整體性與系統性。

2 申報項目分析

2.1 評價指標體系與評選方法

評選采取地方自然資源及相關主管部門、省級協(學)會推薦,評選工作領導小組組織評審的方式,分專家評價和公眾參與2個模塊。專家評價通過內業審核初篩確定候選案例,組織專家進行實地考察后,對候選案例終審。終審前在網上公布候選案例,公眾參與采取網絡投票的方式,與專家評審同步進行。

2.1.1 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指標體系由生態修復科學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附加分5類一級指標和21 個二級指標組成,總分為103 分,見表1所示。

表1 2019、2021兩屆廣東省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項目評價指標Table.1 Indicators of the selection of Top 10 Exampl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9 and 2021

2.1.2 專家評價 在省資源廳和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專家庫中抽取生態、地理地質、城鄉規劃、景觀、金融投資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評審組,全面評估項目的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通過實地考察、座談和調研等方式,與項目推薦單位、建設單位進行深入交流,從項目概況、位置、規模、修復前面臨的生態問題、立項依據、資金來源數量與構成、公眾參與情況、生態修復理念、修復措施、修復成效、工作亮點、推廣應用等方面對候選案例進行評估。

2.1.3 公眾參與 公眾參與通過網絡評選的方式,在南方+上線,為期1個月,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熱情參與。盡管民眾評判更多依靠的是自己對個案的分析和認識,對治理方法、措施、工作實施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等方面認識較為粗淺,但這正體現民眾投票評選與專業評審環節的互補,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評選的廣度和有效性。

2.1.4 多元協同多維評價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多元主體分別為政府、企業、公眾和媒體等。評選前期廣泛咨詢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其他相關協會及多領域專家意見,并同步在省級單位和市級單位開展推薦工作,形成由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公民和新聞媒體共同參與的“政府主導-合作參與-多元化評價”的四位一體的合作評價模式。通過對項目的理念科學性、措施有效性、方法規范性、修復的系統性和示范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多維度全方位綜合評價,既突出生態修復案例開展的科學規范有效,也關注生態修復項目實施后對人民群眾生活的影響。

2.2 申報項目分析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發文各地級以上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及省相關職能部門、相關學會、協會,征集省內三大生態系統(陸地、濕地、海洋)中的典型生態修復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土地、礦山、森林、草地、濕地、海洋(海岸帶、海島)、農田、城市、鄉村、綠道碧道古驛道、地質災害隱患等各類型整治(治理)的生態修復專項或綜合項目。2屆評選共收到各地市報送的案例94項。

2.2.1 申報項目的類型 2屆評選對項目類型劃分存在差異,統一按第二屆的劃分方式劃分后,“礦山及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綜合整治及其他”數量最多,同為26項;其次為“河湖濕地生態修復”19項、“海洋、海岸帶、海島生態修復”13項、“林地生態修復”最少,為19項,基本覆蓋省內所有的生態類型并有所突破。如第一屆單獨劃分的古驛道生態修復(古驛道并不是一種生態類型,而是串聯起多種生態類型、要素的文化紐帶和物質實在)在第二屆評選中被納入土地綜合整治及其他類;礦山及地質環境治理數量較多與國家近年來對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的大力投入分不開;河湖濕地、海洋、海岸帶、海島生態修復則體現了廣東水系縱橫、海岸帶綿長的特點。需要指出的是,不少項目涉及多種生態類型,評選中通過專家評價,以其主要生態類型劃分到相應的評選類型中。

2.2.2 申報項目的時空分布特征 94 項申報項目中珠三角53 項,粵東地區6 項,粵西16 項,粵北19 項,總體呈現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的特點(圖2)。較特殊的是作為粵北非珠三角核心區的韶關,在兩屆評選中共提交申報項目11項(其中礦山及地質環境治理5項),這與近年來國家在礦山及地質環境治理方面的重點投資以及韶關是廣東較少的老工礦城市的特點契合。

圖2 申報項目數量與地域分布Fig.2 Quantity of item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不同類型項目在省域空間上的分布與國土空間生態系統特征密切相關,同時呈現集中于珠三角的特征(圖3)。海洋、海岸帶、海島生態修復類項目沿海、沿珠江口分布;河湖濕地生態修復在珠三角河網密集區匯集;礦山及地質環境治理看似在珠三角和粵西北較均勻分布,但實際上歷史遺留礦山主要分布在粵西北如韶關、云浮等地,珠三角更多的是小型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一些在產礦山如順興石場的生態修復治理則說明珠三角地區已不再止步于歷史遺留問題,開始將生態修復工作納入生產過程,邊生產邊治理,重視生態的可持續性;土地綜合整治類項目以農田墾造為主,也是珠三角水網地區較多,陽江以西為空白。

對比前述廣東國土空間生態系統格局中重要的動物資源、珊瑚礁資源、海藻海草床等的保護修復未見相關申報案例,經了解這些領域的生態修復工作起步較晚且投入較少。

2.2.3 申報項目的投資特征 生態修復資金以各地市自籌為主,總體上,大多數項目的投資金額與單位投資額均較低。按地市疊加項目面積與投資金額,韶關項目的投資額甚至超過深圳(圖4),據分析,有些項目如位于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的一個土壤修復與光伏發電項目,大部分資金是光伏板等設備投資,真正用于生態修復的資金占比很小。剔除部分不合理項后,各地市的投資金額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的特點較明顯,深圳申報項目以接近38億元的投資總額位居全省第一(圖5)。

圖5 各地市項目投資金額(剔除部分不合理項)Fig.5 Project investment amount (excluding some unreasonable items)

2.3 范例項目的示范意義

2.3.1 促進了參選項目自身的提升 與修復前對比,大多數申報案例生態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效益顯著。典型的如作為首屆“十大范例”獲獎項目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在繼承萬畝果園的基礎上挖掘潛力,采取水系清疏、古樹保護、生態浮島鳥類棲息生境修復等舉措,恢復了自然生態體系,實現了凈化水體、維育生態多樣性、保持垛基果林濕地生態等多功能、多層次生態系統的融合(圖6)。第二屆的茅洲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通過生態補水等措施,采用生態護岸、柔性生態護底、生態工法等手段,將被污染破壞的河段修復成溪流、草澤、洼塘、花海等多樣化的水岸空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水生態環境逐步恢復,渚清沙白、白鷺翔集的美麗景象得以重現。各參評項目的申報過程是對前期工作的總結,在評選過程中,專家參照評選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各申報案例進行多維度考察、梳理和檢驗,在此過程中指出項目存在的問題,不少申報項目立即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開展優化與提升工作。

圖6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垛基果林Fig.6 Guangzhou Haiz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 Duo Ji Fruit Forest

2.3.2 為生態修復項目提供了參考的范例 評選出的優秀范例對今后開展的生態修復工作具有示范作用和啟示意義。如跨越莞深兩地的茅洲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區域協調、珠海淇澳島多年來對紅樹林濕地保護的不斷投入與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和培育、從化順興石場作為在產礦山將生態修復融入生產全過程的可持續模式等。評選結束后,擬將部分優秀范例建設成自然學校和生態修復教育基地,使之成為同類項目、大中小學生及社會人士了解、認識和學習生態修復的場所。

2.3.3 提高了公眾對生態修復的認識與了解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不僅是償還生態破壞歷史欠賬的有力舉措,還是惠民親民工程。評選工作加強了公眾參與力度,通過南方+、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門戶網站、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協會公眾號等多渠道開展宣傳工作,保障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廣泛性和有效性,加深了公眾對生態文明思想的認識,帶動了人們參與生態修復工作的熱情,加強了生態修復工作的群眾基礎,擴大了生態修復工作的影響力。

2.4 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在項目的申報、考察和評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引起重視,并在今后的評選工作中優化與完善。

2.4.1 量化指標與評價標準化尚不足 當前對生態保護與修復尚無完整統一的標準,對怎樣保護和修復、是否達到修復成效、修復的科學性、系統性等也缺乏判斷的標準和衡量的標尺。由于部門職責的碎片化和數據共享機制不暢等原因,對項目實施前后量化的數據掌握不足,無法對項目成效進行科學的、量化的評價與比對,大多停留在定性評價上。針對這些問題,首要是建立標準,必須根據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的生態系統和生態類型,建立統一的、分類的修復標準與評價體系,并對項目前期的調查、規劃、投資概算,修復過程中的設計方案、工程監督監測,后期驗收與評價評估考核等全過程進行評價,以此增強生態修復項目評價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4.2 仍存在較嚴重的為修復而修復甚至過度修復傾向 生態貴在原真,原真性一方面強調健康生態系統的自我更新功能,是生態修復的目標之一,另一方面也為退化受損的生態系統恢復提供了參照系③美國生態恢復專家Andre F.Clewell的觀點——自然原真性指生態系統回到健康狀態,有能力進行自我更新;歷史原真性指生態系統恢復到某一個特定的歷史狀態。。生態修復是幫助退化或受損生態系統恢復的過程,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 (Ruiz-Jaen et al., 2005),這是保障生態系統原真性的關鍵。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生態修復要以自然恢復為主,采用以自然修復為基礎的科學性與系統性的修復方法。自然修復作為一種與人工修復相對應的生態修復手段,通過降低或消除人類活動對脆弱生態區的擾動,利用生態系統內生演化規律以促進生態系統的自生性恢復和改善 (陸燕元 等,2016)。自然演替會在長的時間尺度上進行且會形成更為豐富和自然的植被覆蓋 (Hodacova et al., 2003)。理論上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抵消或減少外部影響,退化的植物根系就能自動恢復;相比人工造林,自然恢復能形成更高的植被多樣性(Dang et al., 2022)。雖然自然修復周期一般較長(Bradshaw, 1997),但具有投入少、形成的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更穩定可靠的特點(Crouzeilles et al.,2017;張紹良 等,2018)。而且,即便是完全人工重建的生態系統也離不開環境要素與生態系統長期的自然變化演替(卞正富 等,2018)。

筆者認為人工修復的作用是輔助和加強自然修復的能力及速度,而不是替代。一些穩定的巖石基山體無土壤堆積和揚灰,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基巖裸露的工程完工后,幾年的自然積塵即可在巖石縫隙長出自適應的草木本植物,本來就不需要人工修復。巖石面也是自然面貌的一種,“對于采石裸巖等區域,土壤堆積是影響植被重建和和恢復的關鍵因素”(Jiao, 2009)。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或由于時間的緊迫,須加快修復進程,自然修復難以滿足需求時,通過人工措施對被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干預而不是任其完全自然恢復也是必要的(白中科 等,2020)。可以采取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張新時,2010),提前引入生物演替較后期階段物種,達到縮短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周期,加速植被恢復速度和進程的目的,促進生態系統正向演進。如選擇微凹地形(全威 等,2013)、巖石裂隙(賈致榮 等,2008)等利于存留土壤、水分和根系延展的位置進行植物種植。而當前一些修復項目卻在工作理念上出現偏差與錯誤,缺乏對生態的系統性把握與科學的認識,以工程思維做修復工作,往往投入資金人為鉆孔植樹、掛網噴播。又由于沒有自然堆積的土壤,須鋪設供水管道等維持植物生長所需水分,成了“為修復而修復”的過度修復(圖7);部分項目沒有意識到生態修復以及后期維護的長期性,缺乏耐心,急功近利;有的項目將景觀效果置于生態功能上,花大力氣挖山修路,演變成耗資巨大的景觀項目;有些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實際上只是修建棧道,而且修建棧道還砍伐了大量紅樹林,不但沒有達到生態修復的目的,反而嚴重破壞原有環境與生態(圖8)。

圖7 某山體修復Fig.7 Restoration of mountain

圖8 某紅樹林棧道Fig.8 Restoration of a mangrove boardwalk

2.4.3 統籌力度較弱,缺乏系統性與項目全過程管理 生態修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程。應從被動治理轉為頂層建設,從末端治理轉為綜合治理、全面治理、源頭管理,由單個環境要素的恢復轉為整體的全領域、全方位修復。以河流流域為例,河流是開放復雜的、動態的系統,傳統流域生態恢復的目標通常指水體改良,棲息地增加,生物多樣性的提高等(董哲仁 等,2009)。趙彥偉等(2006)認為恢復受損流域生態系統的核心目標是重建一個讓流域自然過程得以再生的新狀態,從而使河流生態系統返回自然演替的軌道。美國國際河道恢復理事會提出河道恢復即調整受損河道物理、生物及化學生態狀況的流程,并使恢復后的河道更為健康與平衡(ASCE River Restoration Subcommittee on Urban Stream Restoration, 2003)。Hobbs等(2001)指出因為河流系統的動態性,在提出目標時不能僅顧及流域的靜息狀況,更要從總體上掌握其未來發展的態勢。但以上論述仍局限于河流本體,沒有關注到作為“流域”與其串聯起來的山水林田湖、城市、鄉村等各要素而形成的網狀結構,以及河流在其中所起的樞紐作用。河流流域修復的第一個重點應該從單純的結構性修復擴展到系統整體的結構、功能與動力學的綜合修復(Clarke et al., 2003),第二個重點是河流流域跨越的地區乃至不同國家之間的協調。在這2個方面荷蘭和比利時對馬士河的修復是很好的范例(Nienhuis et al., 2001)。生態修復工作要從生態的系統性出發,加強相關行政區域間的交流與合作,強化項目涉及的各生態、經濟、社會要素的耦合與關聯,協調互動,把握生態系統演變的趨勢與驅動機制。

生態修復項目需要全過程的管理。目前多數修復項目仍缺乏全過程管理,尚未建立從立項設計實施到驗收乃至后期運營維護的監管監督機制與全程留痕制度,生態資源調查體系和生態狀況監測評價體系也尚未建立。確定生態修復項目的必要性與實施的迫切性,需要進行前期調查;為確保項目開展過程的科學合理,要進行實時監測;項目完成后要進行評估和持續的維護。在制度上應建立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生態修復項目的監管機制與監督全程留痕制度,建立生態資源調查體系和生態狀況監測評價體系,建立生態數字化監管新機制,借助大數據平臺,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生態數字監管平臺,確保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全過程可回溯、可查詢。通過全過程管理,避免“為修復而修復”甚至過度修復的問題。

2.4.4 全省生態修復工作存在地域不均衡的問題市、縣是落實生態恢復與修復工作的基礎,但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市、縣之間的經濟能力差異巨大,生態修復工作也存在嚴重的地域不均衡的問題。從申報項目看,主要體現在項目投入的地域不均衡和項目分布的地域不均衡。集中評審環節中專家打分分值高,排名靠前的案例雖然在珠三角、粵東、粵西及粵北都有分布,但主要還是集中于珠三角一帶。這說明各地對生態修復重視程度存在差異,也體現地域經濟的不均衡。圖9顯示兩屆評選中各市申報項目投資金額與該市GDP有一定的正相關性,但一些城市如廣州對生態修復的投入有待加強,韶關作為老工業城市生態修復任務重,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圖9 投資金額與地市GDPFig.9 Project investment amount and the GDP of the city

一些欠發達但生態修復歷史欠賬較多的地區,如韶關等地,在生態修復上的投入占GDP 比重較大,這主要是由于申報項目數量和面積具有隨機性,韶關的生態修復項目面積較大導致的,因此統計各市申報項目的單位面積投資額與地市GDP的關系更具意義。排除汕頭陽江2 個面積極小項目后,項目單位面積投資額較高的地區集中于珠三角區域(圖10)。

圖10 項目單位面積投資金額與地市GDPFig.10 Investment amount per unit area of the project and the GDP of the city

進一步分析項目投資金額與單位投資額情況,面積最大的江門市鶴山市沙坪河綜合整治項目,單位面積投資金額1.55萬元/hm2;單位面積投資金額最小的項目是廣東羅定金銀湖國家濕地公園修復、綠化項目,0.27 萬元/hm2;陽江海陵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與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額4 000 萬,但上報面積僅0.33 hm2,因此單位面積投資金額最大,約1.23億元/hm2。整體來看,修復項目的投資金額大多在4 億以內,單位投資額大多在2 000 萬以內(圖11),以小型項目為主,且多分布在欠發達地區,呈較明顯的地域不平衡。為應對這種地域的不平衡,迫切需要建立規劃引領的全省項目庫時空系統,從資金到技術扶持上對欠發達地區傾斜。

圖11 項目投資金額與單位投資額分布Fig.11 Project investment amount and unit investment amount

2.4.5 從申報案例看仍存在空白領域 從申報案例看,廣東的生態修復仍存在空白領域。在生物保護方面,對植物的保護特別是濱海紅樹林保護投入較大的精力與資金,也取得可喜的效果。但某些領域如動物保護與棲息地生態修復,珊瑚礁、海藻海草床等的保護修復等缺失。以動物整體保護與棲息地生態修復為例,廣東省特有的、知名度高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中華白海豚,綠海龜等的生物本體、棲息地、生存與洄游環境的保護都還是空白。在2屆生態修復范例評選和目前全省生態修復工作中也都沒有專門的生物保護網絡方面的案例。這也是由于缺乏省級層面的統籌和規劃導致的:由于動物生存成長的過程、棲息地的分布以及遷徙、洄游等特點,需在更高層面構建保護網絡。雖然《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專家評審稿)提及中華白海豚和綠海龜,但規劃只是將動物保護分散于各市,沒有建構統一的保護體系和保護網絡。參考云南對滇金絲猴的保護工作④自然資源部發布的18個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之一.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110/t20211029_2700323.html,該項工作從全境保護網絡的構建、調查監測與保護區監管、棲息地修復、社會組織保障、社會知名度提高及科學研究與保護區管理工作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進展和成效卓著,值得廣東借鑒。重要動物整體保護工作應該由省級單位牽頭盡快開展,建立物質空間上的棲息地、遷徙及洄游通道保護修復以及非物質的保護監測管理體系和網絡。

3 結論與建議

從廣東省兩屆范例評選看,生態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多功能、多層次生態系統融合的生態修復方法也得以推廣,城鄉整體面貌和生態質量不斷優化和提升。但也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如理論對實踐指導不足,修復手段缺乏科學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在生態修復覆蓋面上存在空白領域,在項目分布上存在地域不平衡現象,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注重景觀化和工程性甚至為修復而修復,缺乏全過程管理等問題。我們要立足生態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原生性,做好頂層設計,從末端治理轉為綜合治理、由對單個環境要素的恢復轉向整體的全領域、全方位修復。當務之急是要做好省、市、縣全域統籌:在省域上,重點是確定方向,確定以目標為導向的修復戰略,評價增補市縣上報的入庫項目,合理設置重點工程,形成全覆蓋的分級嵌套的項目庫,不漏項缺項;在市縣層面,應基于自然地理單元和生態系統連續性、完整性,編制生態本底評估報告,謀劃基于具體保護修復單元的入庫修復項目。在生態修復項目實施階段進行全過程管理體系:前期在對生態資源本底的調查基礎上設計生態修復方案,中期持續進行生態狀況監測,在項目竣工驗收時及時開展后期維護、項目評價工作,確保全過程可回溯、可查詢。此外,必須認識到生態修復不只是對被破壞的生態系統的修復,還應將生態修復評估與規劃納入國土空間的方方面面、規劃的各個層級和所有建設項目中,拓展生態修復內涵外延,使生態修復管控持續化常態化。

猜你喜歡
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貴茶(2019年3期)2019-12-02 01:46:32
生態之旅
鄉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1:02
潤豐達 微平衡生態肥
茶葉通訊(2017年2期)2017-07-18 11:38:40
生態保護 有你有我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中文字幕va|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91成人|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91色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综合亚洲色图|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1区| 国产噜噜噜| 国产第三区|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色|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福利在线一区| 欧美日韩理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久久中文电影|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高清视频一区| 毛片卡一卡二|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99精品国产电影|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公开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欧美天堂久久| 玖玖精品在线| 国产素人在线| 成人韩免费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久|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