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純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省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景觀中心。黑龍江省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顯著的“東北文化”,其中冰雪文化是其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是冬季北方地區獨特的景觀文化,也是黑龍江的標識之一。在冰雪景觀設計中融合黑龍江的地域文化,賦予冰雪景觀文化人文價值,不僅可以增強城市的活力以及特征,也可以在展示景觀建設的同時彰顯地域特征,是吸引游客、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域文化與環境密切,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真實反映,具有獨特性。黑龍江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冬天氣候寒冷。
黑龍江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在黑土地活動的蹤跡。黑龍江在歷史上是北魏、遼、金、清的發源地,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在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之下,黑龍江具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其中渤海國都城遺址中就保留著完整的渤海文化,而金源文化則是基于女真族傳統文化,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這些文化都留存了大量的文物和文化資源。
黑龍江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生活著漢族、滿族、朝鮮族等十多個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各個民族交互往來,創造出鮮明的民族文化。而以滿族、赫哲族以及鄂倫春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尤能凸顯黑龍江地域的文化特征。鄂倫春族世代居住在山林中,主要的生產方式就是狩獵,在音樂、舞蹈以及建筑等藝術領域中都具有顯著的民族特色。而赫哲族則是將漁業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北方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魚皮畫等漁獵文化。滿族的分布較為廣泛,有著眾多的文化遺址。
黑龍江地理位置臨近俄羅斯,使黑龍江在建筑結構、飲食等方面都受到了其影響。在黑龍江有著很多俄式建筑,其中圣索菲亞教堂屬于典型的俄式建筑,已經成為黑龍江的地標。目前,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導下,通過港口往返兩國變得更加便捷。
在嚴寒的冬天,人們為了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獨有的生活生產方式,而冰雪文化正是由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演變而來。在冬季為了獲取食物進行冬捕、冬獵以及冬伐;而為了保存食物會通過冰雪存儲各種水果,如凍柿子、凍梨等,這也是冰雪藝術發展的雛形。冰雪景觀是黑龍江省重要的景觀之一,也是一項旅游開發項目。每年冬季,黑龍江省的冰雪景觀都會吸引大批的游客。
黑龍江省有著豐富的冰雪資源,冰雪旅游產品的規模及種類繁多,憑借開闊的冰雪地域空間以及娛樂項目,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冰雪景觀。在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有著聞名中外的冰雪公園、冰雪大世界等冰雪主題公園;同時在每個城市的廣場、街道上都設置了不同的冰雕或冰燈等冰雪景觀。而基于地域文化的角度呈現冰雪景觀藝術形式,可以實現文化的交流及碰撞,了解地域文化的形成以及演變過程。冰雪景觀設計中融合了地域文化特征,有利于豐富冰雪景觀的文化內涵,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冰雪雕塑主要分為天然和人工兩種類型,天然冰雪雕塑,是指自然形成的冰雕景觀,如霧凇等。人工冰雪雕塑則是根據設計主題以及要求在冰雪上進行雕刻。
主要由冰磚堆砌形成,在白天主要觀賞通過堆砌形成的建筑結構,而在晚上則配合燈光,在不同色彩的燈光變化下透過冰產生的光效,構建獨具特色的建筑氛圍。
主要是通過樹枝、草繩等材料構建一個模型,再通過人工澆水的方式形成。
基于地域文化進行冰雪景觀的設計,要綜合主題內容科學設計,在設計中要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合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以及理念,融合城市歷史、自然以及人文等多種文化進行科學設計。
在進行冰雪景觀設計時,要充分彰顯黑龍江的地域文化特征,通過景觀的設計展示城市的形象以及特色文化,以人性化為基礎進行拓展完善,才可以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審美需求。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就是增強人們的舒適度,構建宜居環境。在建設中,“人”是最關鍵的內容,在冰雪景觀設計中也是如此。在設計中要基于人的基礎活動以及需求開展,綜合行人、游客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需求,構建一個舒適的人性化冰雪景觀。
在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融合黑龍江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融合多元民俗文化,如充分融合滿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主題元素進行設計,同時可以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類景觀,充分彰顯黑龍江的歷史以及民族文化特征。在增強印象的同時有效地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將冰雪設計與歷史文化相融合,構建具有創新性的景觀設計結構。
冰雪景觀設計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及體驗性,具有一定的游戲性特征。冰雪資源具有寒冷的特征,而靜態的觀賞會降低趣味性,所以通過強化互動體驗的方式參與冰雪運動,可以激發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在互動性的設計中要分析互動主體、客體以及媒介三個因素。設計人員要綜合主題結構以及主要功能進行造型設計。例如,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設計中就綜合了游客互動性及體驗性,設計了超級冰滑梯、娛雪樂園等,通過直觀的方式強化互動。這種設計模式充分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可以使游客在欣賞冰雪景觀的同時增強互動性。
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環境與污染問題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關系到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冰雪景觀設計中要具有生態性的基礎原則,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進行科學設計,構建生態主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設計中要合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而冰雪材質取自自然,是一種可以利用的再生資源,通過景觀設計不僅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增加社會及經濟效益,是一種根植于地方特色的生態景觀模式。
冰雪景觀設計不僅是造型的設計,也是對區域空間的規劃,主要基于主題內容以及要求進行空間布局,既可以通過對范圍、位置、規模、功能的多元組合,也可以切實發揮冰雪景觀的個性化特征,達到優化空間、提高城市旅游價值的目的。
在城市規劃中,冰雪造型藝術景觀的設計主要根據具體的類型進行區分,其主要包括廣場、公園以及街道等不同的位置。確定具體的位置后,再根據主題要求進行景觀設計,可以切實增強整體的協同性,能有效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
冰雪景觀造型作品的主題是整個設計的關鍵所在,在明確的主題之下會賦予其不同的特征,而在主題框架設計以及規劃中則可以彰顯其地域文化特征。合理規劃主要基于主題以及場地進行,根據具體要求通過冰雪造型作品進行空間創造、組織結構的優化以及空間的布置,以增強冰雪景觀與整體環境的協調性,彰顯主題內容。彰顯主題重點要做好點、線、面以及體的設計,在設計中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并合理利用自然的冰雪材料構建不同的景觀效果。在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冰雪元素,融合設計理念,提高整體的協調性以及藝術性。點、線、面是藝術的基本構成要素,在設計中從不同的角度實現多元化的設計,以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效果。在點與線的融合也可以呈現不同的空間交接,構建多元化的空間格局。而面則是充分融合了形狀、顏色以及整體的質感等多種因素。在設計中要重點分析、合理控面,增強整體的系統性。面的視覺特性主要涉及顏色、質感以及形狀、表面等多種要素,在處理中要注意空間交接位置的合理控制,通過多種不同面的對比增強整體的景觀效果。
而體就是形態的展示,是面的延伸,而不同變化的造型可以給予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在進行景觀造型的設計中,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視覺以及空間環境等多種因素,通過科學適宜的空間形態展示設計的內容。利用多元化的表現方式以及手段,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充分提高體的協調性。在設計中,不同的造型以及體量都會影響整體的視覺效果,因此要充分融合藝術性以及功能性的特征,凸顯造型的特質。
在設計中,要根據景觀的主題內容、位置以及組織結構等多種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綜合不同區域的特征進行系統分析,并基于空間功能以及交通組織結構進行劃分。在設計中,要分析主題立意,對場地的地形、地貌等進行綜合分析,劃分空間區域,再根據結構進行冰雪景觀造型的設計,明確主題以及層次結構。在設計中要注重區域特色,針對綜合題材以及藝術特征等進行綜合分析,實現作品與區域文化的統一。
黑龍江地區的多數冰雪園區在設計中都是根據主題進行分區設計的。在設計中根據不同的需求確定主題結構,主要劃分為觀賞、體驗以及活動等不同的區域。基于功能進行劃分可以方便人們根據需求進行游覽,可以有效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中,設計了四季游樂館以及夢想大舞臺、冰雪汽車等區域,可以滿足人們觀賞、參與、互動、滑冰、玩雪等不同的需求。
單體造型藝術作品主要包括建筑、歷史人物等,在設計中要綜合主題進行構思設計,在保障造型優美的同時賦予其內在價值。
對于冰雪景觀設計來說,照明是重要的要素之一。在設計中要充分尊重“點”的視覺元素特征。黑龍江地區屬于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冬季寒冷漫長、晝短夜長的特征。而通過照明的設計,在構建美麗冰雪景觀的同時也可以滿足人們的照明需求。
冰雪景觀在燈光的變換下會構造出一種不同的景觀特色,在不同環境中不同燈光呈現的夜間氛圍也是不同的。冰雪景觀具有自然的特征,呈現改色的水晶紋理狀態,在夜間燈光的配合下會提升整體的效果。但是在設計中要根據不同的主題要求合理配置,利用燈光、反射等多種方式,科學配置以及設計。對此,在設計中可以融合俄式建筑的頂部結構作為文化符號融合燈光以及冰雪景觀,便于游客理解地域文化。
在冬天下雪后,樹木凋零,黑龍江的主要色調就是白色,在設計中要綜合公共建筑結構、建筑特征等多種因素,呈現出一種活潑的感覺。在黑龍江冰雪景觀設計中,白色是主要的景觀色彩,為了凸顯景觀的特征以及氛圍則要進行色彩的配置。從宏觀方面分析,要了解不同主題的特征,做好局部細節的控制。通過在建筑結構上配置淺紅色、黃色等暖色調,可以豐富結構的特征;冷色系搭配冰雪景觀則可以呈現一種自然、高冷的冷色調。在設計中要基于黑龍江街道或者設計主題結構的色彩進行分析,利用現有的景觀資源,實現歷史文化、民俗的保護,構建統一的冰雪景觀。
基于黑龍江地域文化進行冰雪景觀設計,要綜合文化特征以及元素進行科學設計,展示地域文化的同時增強冰雪景觀的觀賞性,實現地域文化與景觀設計的有效融合,在促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同時豐富景觀設計的內涵,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