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文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形態,承載著民族歷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多元的信息。它們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是構成各民族、各社區獨特文化特征的重要部分。然而,隨著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被遺忘、消失的危險。因此,深入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探討其保護和傳承的方式和策略,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促進人類文化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豐富的內容和獨特的表現形式,為研究者們提供了一個理解和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要窗口。
本文希望通過對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有益的參考。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稱為"無形文化遺產",是指那些傳統的、由代代相傳并經常復新的文化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以及與自然和宇宙有關的知識和實踐,還有傳統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在于其對社會、歷史和文化的深刻影響[1]。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民族文化的獨特印記,是社區、群體和個人的文化記憶和身份認同的重要來源。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了人類的創造力和多樣性,同時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全球化的沖擊、技術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處于被遺忘和消失的邊緣。因此,如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五常十八般武藝,是中國古代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健身、防身、競技和觀賞于一體,流行于杭州市余杭區,被譽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傳,該武藝由明朝尚書洪鐘所創,起源于十八般古兵器操練法,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2011 年,十八般武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笆税阄渌嚒边@一詞匯最早見于南宋時期,由華岳在《此書編成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 年)》中首次提及。在明萬歷年間,謝肇瀾在《五殺俎》中詳細記載了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包括各種兵器的使用技巧。此外,該武藝還包含了刀法、棍法、拳法、陣法等多種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訓練和表演方式。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和文化影響,該武藝的傳承面臨著挑戰。因此,如何保護和傳承五常十八般武藝,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五常十八般武藝不僅是一種武術技藝,更是一種文化遺產,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這一傳統的文化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歷史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見證。通過把握和理解五常十八般武藝,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中國古代的歷史和文化。
(2)藝術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將刀法、棍法、拳法、陣法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訓練和表演方式。這其中蘊含的藝術性和審美性,使其不僅是一種武術技藝,更是一種藝術形式。
(3)實用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訓練和演練,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通過學習和練習五常十八般武藝,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
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中國傳統的武術文化,其社會價值也不可忽視。它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身心健康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訓練,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時,武術的練習和修煉,也有助于人的精神修養,提高人的專注力和毅力,對于塑造健康的人格特質有著積極影響。
(2)社區凝聚力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一種傳統的集體活動,可以增強社區的凝聚力,促進社區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對于社區的和諧穩定具有積極的影響。
(3)傳統文化傳承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其傳承和推廣,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保護傳統文化,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作用。
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一種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也具有廣闊的市場價值。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品牌塑造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獨特性和歷史性為其塑造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正確的推廣和商業運作,可以將其打造成具有辨識度和影響力的品牌,為相關產品和服務提供附加值。
(2)旅游產業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表演和演練可以吸引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對于推動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通過開發相關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如武術體驗、文化講座、紀念品銷售等,來創造經濟效益。
(3)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元素可以被廣泛應用于文化創意產業中,如電影、電視、動漫、游戲、圖書、藝術品等。這不僅可以推廣五常十八般武藝,也可以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豐富的創意素材,創造出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
家族傳承是五常十八般武藝傳承方式中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種傳承方式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將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技藝和精神傳遞給家族的下一代。在家族傳承中,家長或者家族中的老一輩成員是重要的傳承者。他們通過親自示范和教授,將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技藝和精神傳遞給年輕一代。這種傳承方式具有親密性和連續性,能夠確保技藝的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家族傳承還包括了家族的獨特的教育和訓練方式,這種教育和訓練方式往往注重實踐和體驗,而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學員深入理解和掌握五常十八般武藝的精神和技藝。家族傳承方式也強調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維護,家族成員通過傳承五常十八般武藝,也在實踐中傳承了家族的榮譽和傳統。
團隊傳承是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另一種重要傳承方式。具體表現在由一群具有共同興趣和目標的人組成的武術團隊,通過共同的學習和訓練,保持和發揚五常十八般武藝。民國時期,五常地區出現了慶春坊國術團和眾安坊國術團,這些團隊通過組織和參與元宵燈會、廟會等社區活動,使得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表演逐漸成為這些活動的重頭戲[3]。在改革開放后,團隊傳承的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五常街道前置建立了杭州西溪武術隊、友誼社區武術團。這些團隊通過定期的訓練和表演,不僅為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傳承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也為推廣和普及五常十八般武藝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傳承是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另一個重要傳承方式,主要依托教育系統將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內容納入學校課程進行教學和傳播。2004 年,五常中心小學將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內容整理為校本教材,幫助學生了解和接觸五常十八般武藝。從2010 年開始,該校在校內開展五常十八般武藝傳承活動,舉辦十八般武藝培訓班,并邀請西溪(五常)武術隊的胡喬泉作為教練,為學生進行教學。此外,隨著五常十八般武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建造了寬敞的武演廳,并請胡金火老師專門教授學生習習十八般武藝,這也是學校傳承方式的重要體現。學校傳承方式的實施,不僅使得更多的學生了解和學習五常十八般武藝,也為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視域下,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重要策略。
首先,可以通過國家和地方兩級立法,明確五常十八般武藝的保護地位和重要性。在國家層面,可以將五常十八般武藝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中,并在立法中明確其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地方層面,可以根據五常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和政策[4]。
其次,可以通過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傳承人和傳承方式??梢酝ㄟ^法律法規,明確傳承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傳承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可以制定關于五常十八般武藝教學和傳播的法律法規,保護和推動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學校傳承和團隊傳承。
最后,可以通過加強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確保五常十八般武藝的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實施。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負責五常十八般武藝保護工作的實施和監督。同時,可以通過提高對違反五常十八般武藝保護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確保五常十八般武藝的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另一個重要策略是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高社會的關注度。
首先,可以通過媒體宣傳來提高五常十八般武藝的社會知名度。例如,可以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媒體形式,全面介紹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技術特點,使更多的公眾了解和認識到五常十八般武藝。
其次,可以通過社區活動等方式推廣五常十八般武藝。例如,可以在社區、學校等公共場所舉辦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展示和體驗活動,使公眾有機會親身感受五常十八般武藝的魅力,并從中了解和接觸到五常十八般武藝。
最后,可以通過國際交流和合作來推廣五常十八般武藝。例如,可以通過文化交流活動,將五常十八般武藝推向國際,使五常十八般武藝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宣傳和推廣。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另一項關鍵策略是正確處理好傳承與開發的關系,防止過度開發。
首先,在保護和傳承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同時,必須確保其文化精神和核心價值不被破壞。過度商業化的開發可能會導致武藝的本質失真,因此,在開發過程中,應尊重和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原始性和純粹性[5]。
其次,應該采取適度的開發策略,比如推出一些以五常十八般武藝為主題的文化產品和活動,如書籍、影視作品、旅游項目等,這可以幫助提高五常十八般武藝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學習,同時也可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資金支持。
最后,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機制,對五常十八般武藝的開發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防止過度開發,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性。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保護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另一重要策略是注重人才的培養與挖掘,完善傳承隊伍的建設。
首先,應當建立和完善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傳承教育體系。這包括在學校教育中增加五常十八般武藝的相關課程,啟發學生對五常十八般武藝的興趣,并提供專業的訓練機會,以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傳承者。
其次,要強化對老一輩傳承者的尊重和保護。他們是五常十八般武藝的活字典,他們的經驗和技藝是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因此,應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讓他們能夠安心地傳授五常十八般武藝。
最后,通過建立健全的人才激勵機制,鼓勵更多的人選擇成為五常十八般武藝的傳承者。這包括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持,以及承認和尊重他們的社會地位。
綜上所述,五常十八般武藝作為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和傳承對于維護文化多樣性,弘揚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意義。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應積極采取各種策略,包括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平衡傳承與開發的關系,以及注重人才的培養與挖掘等。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可以提高社會對五常十八般武藝的關注度,保護其原有的文化內涵,同時發掘和培養新一代的傳承者,為五常十八般武藝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