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希 郭睿祺 張墨涵
春種、夏收、秋藏,聰明的湖南岳陽樟樹港人在年復一年的辣椒種植中,利用該地獨特的土質與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培育出“樟樹港辣椒”這一全國聞名的辣椒品牌。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樟樹港辣椒種植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從育苗到收獲的時間較長,為240多天;辣椒樹忌連作,但該地年年種植,影響了來年辣椒的品質與產量;育苗過程中需用到取暖設備,增加了辣椒種植的成本。
辣椒樹經過一年的生長可以木質化,如能“熬過”低溫霜凍天氣,來年可以照常開花結果,且過冬后的辣椒樹體內儲存的養分能改善來年辣椒的品質。然而,辣椒樹經一兩次霜凍就會被凍死。如何在氣溫10~15 ℃時使辣椒樹進行強迫性休眠,氣溫高于15 ℃時又能“蘇醒”,繼續生長?
本項目通過研究辣椒樹的安全過冬問題,設計了一種窖藏式護苗裝置,以期解決樟樹港辣椒樹的過冬難題。
一、設計辣椒樹休眠地窖
簡單的大棚無法對抗湖南冬季的低溫。為保持大棚恒溫,人們一般會為大棚鋪上塑料薄膜,但塑料薄膜大棚不僅造價昂貴,溫度提升與保溫效果也有限。如果安裝溫度調節系統,又會給農戶增加負擔。
我們設計了一個地窖,用保溫材料做頂。收獲樟樹港辣椒最后一批果后,對辣椒樹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整,再將修整后的辣椒樹移入地窖。在冬季,依靠土壤的蓄熱功能,地窖內溫度能穩定在10~15 ℃,為辣椒樹休眠越冬提供了適宜的溫度條件。
二、設計供氧方式
(一)設計思路
二氧化錳與雙氧水反應可為地窖內的辣椒樹提供氧氣,反應生成的水能保持地窖環境的濕度。
(二)注意事項
植物休眠時,空氣中氧氣的濃度應保持在20%左右。利用氧氣傳感器檢測氧氣的濃度,當氧氣濃度低于20%時,電磁閥打開,讓雙氧水流過裝有二氧化錳的布包,產生氧氣。
三、設計處理二氧化碳的方式
利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檢測二氧化碳的濃度。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于0.03%(體積分數)時,石灰水流入地窖的地溝,與沉積在底部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既消耗了多余的二氧化碳,又增加了空氣的濕度。
四、設計光照補充裝置
(一)主光照裝置
地窖采用半陰半陽式結構,頂部用透光性較好的玻璃密封,滿足辣椒樹休眠時的光照需求。
(二)補充光照裝置
陰雨天光照時長不夠,可打開補充光照裝置。補充光照裝置由單片機控制。在陰雨天,每天10點、12點、14點、16點開啟,每次光照時長為30分鐘;在晴天,則每天10點、16點開啟,每次光照時長為20分鐘。
五、創新點
(一)研究辣椒樹的生長習性,創造性地提出將樟樹港辣椒樹一年生變為多年生,解決樟樹港辣椒因種植時間長、培育成本高、連作的問題。
(二)利用地窖的保溫功能,保障辣椒樹安全越冬,為其他農作物的越冬問題提供參考。
(三)利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反應生成的水和氧氣,調節地窖內的濕度及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利用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控制地窖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利用地窖的頂部透光設計,為辣椒樹提供休眠時必要的光照。(指導老師:張鑫? ?劉成)
專家點評
窖藏式護苗裝置是一項具有創新精神與原創性的發明作品,其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研究辣椒樹過冬問題,采用休眠的方式,首創了一種窖藏式護苗裝置,專門解決品牌辣椒樹的過冬難題。
其一,作品的立意、提出的觀點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方面新穎;分析問題、實驗設計、技術路線、數據處理方法獨特。窖藏作業形式原本是應用于酒類儲藏,提升酒類品質的方法。窖藏具有冬暖夏涼、節能等特點。三位同學大膽采用這一方式,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
其二,三位同學對科技創新具有濃厚的興趣,對科技創新研究工作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有一定理解,相關基礎科學理論和知識掌握扎實、運用準確。
建議師生與相關企業或高校進行聯合攻關,使窖藏式護苗裝置盡快發展為鄉村振興的實用項目。現在提倡特色農業與發展特色經濟,該項目通過進一步研究,在小試、中試的基礎上,再進行大田試種,就可獲得完整的應用技術和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