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舟
古時論學,必會談到“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今朝論學,我認為學習需要新“四寶”,那便是“靜、樂、定、新”。
學習要“靜”。此處之靜,不僅僅是周邊環境安靜,更是內心寧靜。內心浮躁的人,即使身處幽靜的深山巨谷,也難見其能學有所成。有時,外界的環境更受我們內心的影響。陶淵明有詩詞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學習,首先應沉淀浮躁的內心。心靜,才能學進。
學習需要“樂”。如果對學習沒有興趣,只怕連堅持都難,更不用說學好了。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從學習中發掘并保持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持續學習的動力。
學習需要“定”。有了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則需要堅持鉆研的定力。古人云:“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古今中外,每一項偉大成就的背后,都是水滴石穿的堅持:法布爾寫作《昆蟲記》,背后是不知多少年歲的觀察;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背后是不知多少日夜的推敲;曹雪芹創作《紅樓夢》,傾注畢生精力,幾易其稿。只有懷揣一份不懈的堅持,才能學有所成。
最后,學習要“新”。若是緊盯一處學到登峰造極,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僅僅注重刻苦鉆研,不跟隨時代的變化,不接觸新的知識,不僅無益于時代發展,還可能被冠以“迂腐”二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沒有捷徑,學習若不講究方法,有可能會費勁。希望我的學習今說,能為諸君帶來些許啟發。
(指導老師:黃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