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雨
對于碳中和,我開始是猶豫的,因為家鄉冷水江被稱為“世界銻都”,人們都依靠礦場生存——男人們是礦工,女人們則在礦場旁邊做點小買賣,礦場是財富、希望的象征。
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改變思想的呢?是從身邊的房屋坍塌,是從地面下沉出現的深坑,還是從看到樹木一成不變的“黑衣”?思來想去,我覺得真正開始的,是來自那個誤入太虛的夢。
離家多年后,我回到老宅整理舊物,翻到了自己寫過的一篇文章——《10年后的世界》。看著看著,我不禁一笑,躺在沙發上,回憶自己的過去,睡著了。身體漸入空中,故鄉的陸地縮成線,縮成點,最終被吞沒。
“尊敬的旅客,歡迎來到2050年。”一陣天旋地轉后,再睜眼已身處陌生之地。我心想,這是夢,一下就醒了,于是撞向一旁的柱子。“嘶,好疼。”這竟不是夢!環顧四周,陌生的環境讓我有些不安。
“哎,妹子,你在搞某個(做什么)呀?”有人在向我招手。這是鄉音。我大喜,簡單交談后,她讓我去國家救助機構尋求幫助。
迎面走來一個智能機器人,它主動跟我打起了招呼:“Hi,您好,我是小華,請問有什么需要?”我告知它,我迷路了。
它的眼睛眨了眨,對我說:“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國家會保護您的安全,保障您在找到家人前的生活。請稍等,小華馬上為您安排。”
片刻后,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孩朝我走來,她微笑著說:“您好,我是悠悠。這段時間由我負責招待您。”
我點了點頭。在悠悠的幫助下,我很快辦好了住宿手續。晚上,我躺在床上,高度緊張的神經終于放松了。可是,我很想家。
第二天早晨,悠悠叫我起床。出了大門,我們坐進了一輛小車,車子緩緩啟動,她介紹:“這是無人駕駛太陽能車,只要設置目的地就可以了。您看,道路兩旁的路燈是由太陽能與聲能雙重供電。”
聽著悠悠的介紹,我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多了一份安全感。過了一會兒,幾座青山映入眼簾,中間像是有幾個很小的洞口,我們只好下車步行。洞口極狹窄,走過數十步,豁然開朗。一陣風吹過,帶來陣陣清香。
我不由自主地感嘆:“這里的空氣真好!”
“多虧了‘00后’‘10后’的努力……他們一直致力于中國的零污染、零排放,才有了現在的碳中和。”悠悠說。
繼續向前走,眼前的美景讓我眼前一亮:金風玉露,斜陽清秋,奔騰不息的江水……與童話故事里的綠野仙蹤、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相比,也不為過。
就在這時,我突然聞到一陣惡臭,接著被一陣濃煙和灰塵迷了眼。我本能地往后倒,不想卻跌落山崖,周圍的環境隨之改變:一輛輛礦車頻頻出入,礦場周圍寸草不生,魚類漂浮在水面上……我先是震驚,后是惶恐。
這時,悠悠的聲音傳來:“這下,您明白碳中和的意義了嗎?”我奮力循著聲音奔去,突然一陣刺痛,我驚醒過來,睜開了眼。四周仍是熟悉的老宅,環顧片刻,只發現留在腿上的淤青。
踏過荊棘不覺苦,有淚可落不覺悲。我明白,只要敢想敢做,碳中和的目標終將實現。
(指導老師:高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