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慶祝兒童節,學校大隊部策劃了一系列活動,有“童心向黨”文藝表演,也有才藝比拼擂臺賽。同時,大隊部還號召同學們捐出部分零花錢,用這筆愛心捐款購買一批圖書,送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嶺童小子興奮極了。他參加了“童心向黨”文藝表演,這段時間,他和同學們一起排練節目,大家都非常認真,配合默契。嶺童小子還存了一些零花錢,他想全部捐出來,給山區的孩子多買些書。
這天剛放學,大隊輔導員就組織嶺童小子和其他干部開會,決定以班級為單位收集捐款,由大隊部統一采購圖書,并給每個人都安排了相關工作。開完會后,嶺童小子若有所思地回家了。
嶺童小子剛進家門,就急匆匆地跑進房里。
“星空!星空!跟你說個事。大隊輔導員江老師讓我統計全校愛心捐款的總額,我想趁此機會露一手,你幫幫我吧。”
“沒問題。我們強強聯手,肯定能大展拳腳。趕緊開始吧!你們學校有幾個班?告訴我!”
“48個班。”
“收到!現在依次輸入每個班的捐款數額,我馬上告訴你結果。”
“好嘞!一年級A班是500元,一年級B班是550元……”
“算好了,請看!全校捐款總額是……”
“厲害了!江老師交代的任務,我們分分鐘搞定!”
可是,星空速度這么快就統計好了數據,它是怎么做到的?嶺童小子那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兒,又上來了!
曉敏老師:
在生活中對數據進行統計求和時,常常使用累加法。累加法求和很簡單,只要把數據不斷累加到某個變量里,就能求出它們的和,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把每個班的捐款數額累加到捐款總額這個變量中。代碼見圖1。
第二步,重復執行,不斷累加,捐款總額這個變量中的數據就會不斷更新,直到48個班的數據全部累加完畢。代碼見圖2。
第三步,捐款總額這個變量中的數據就是48個班級捐款數額的總和。
同學們,你們學會用累加法求和了嗎?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看看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小學的優秀作品吧!
曹曉敏: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優秀科技輔導員,長沙市首批卓越教師,長沙市骨干教師,長沙市芙蓉區馬坡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
(欄目編輯: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