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
眼球損傷發生的原因及機制
眼球是由眼球壁和透明的內容物組成,外部有著厚而堅韌的纖維外膜,其不僅能保護眼球結構,還能與眼球內容物共同維持眼球形狀。外膜又包括了中央較薄、四周較厚的角膜及呈乳白色、厚且不透明的鞏膜;眼球中膜含有血管和色素,能營養眼球,保障眼球的光色感應功能;中膜從前往后依次分為脈絡膜、睫狀體及虹膜。其中,內膜即視網膜,包括視網膜虹膜部、睫狀體部、視部三部分。眼球內容物有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三部分,是產生視覺的重要結構。由此可見,眼球是有著復雜結構的精密組織,其中任意組織受損,都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眼球損傷可分為挫傷及貫通傷,前者多由打擊、震蕩等沖擊力量所引起,如砸傷、拳擊傷等。有時就算沒有眼球外傷,但由于已經發生了組織細胞壞死、位置改變等情況,也會出現眼部功能的紊亂和喪失。貫通傷的常見原因是銳利或高速飛濺的物體穿破眼球壁。一般情況下,如果未發生感染,則損傷較輕,更多是玻璃體內小斑片狀積血或靠前的晶狀體密度減低。
什么是CT
CT是指利用X線對人體某部位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利用計算機處理得到的信息,了解到該部位組織的具體情況,實現疾病診斷。早先臨床應用X射線技術,但相關研究及實踐發現,人體部分組織器官對X線的吸收差別較小,會形成重影,影響疾病診斷結果。CT反映的是人體某部位組織結構的密度差異,由于可對該部位進行多層掃描,因此能更好地進行疾病篩查。由于CT所用的掃描時間較短,能避免患者因移動而產生偽影,獲得更高的圖像質量。CT掃描分為平掃、增強掃描及造影掃描三種形式。一般情況下,任何檢查都是先做CT平掃。增強掃描前需要先用高壓注射器經靜脈注入造影劑,如碘制劑。隨著血液內碘濃度升高,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會形成密度差,為臨床提供更準確的影像學資料。造影掃描是先進行器官或結構的造影,再進行掃描的方法。增強CT與造影CT有著明顯的區別。簡單來說,造影是一種有創檢查方法,需要對整個動脈造影,雖然準確率更高,但風險及花費也較高。
CT可用于眼球損傷檢查
CT檢查有著較高的分辨率,可將眼球內的結構充分顯示出來。同時,還能發現并定位眼球內外的高密度異物,為后續治療提供指導。常見的眼球損傷在CT中的表現有以下幾點:(1)眼球體積改變,如增大或縮小,與外傷導致的眼球內出血及內容物脫出有關。(2)在局部眼球壁被挫傷后,可能出現水腫、裂傷、穿孔等表現,以及眼環連續性中斷、眼球變形。(3)在睫狀體、脈絡膜、視網膜受損后,玻璃體內會出現淤血。(4)晶狀體破裂后,會有房水滲入眼球,而滲透壓失常可能引發晶狀體纖維損傷,削弱晶狀體的密度。而晶狀體會將外界光線投射到視網膜上,當其功能紊亂后,人看東西就會模糊,也被稱為外傷性白內障。(5)晶狀體懸韌帶是眼部睫狀肌牽拉晶狀體的結構,睫狀肌收縮或舒張可以調節晶狀體的曲度,眼球也就能保持正常屈光功能。當出現眼球損傷后,可能出現部分或全部的晶狀體懸韌帶斷裂,此時其與睫狀肌之間的聯系消失,晶狀體會出現脫位或脫出的位置改變。(6)在眼球受損的同時,可能還伴隨骨壁的破壞,此時氣體或異物可通過被破壞的骨壁進入到眼球中,引起眼球異物或積氣。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眼球損傷時還可能出現視網膜脫離、視神經損傷、前房改變等情況,這些均能通過CT檢查得到診斷。
眼球損傷的CT影像特征
影像特征包括了直接征象與間接征象。直接征象往往能將病變的本質特征反映出來,為病變解剖結構和病理改變的直接表現。如果發現了直接征象,則表明找到了診斷疾病的最有力證據。眼球損傷的CT直接征象有下列幾種:(1)眼環是眼球外圍鞏膜、脈絡膜、視網膜形成的致密度環,如連續性出現中斷并有具體的破裂口,可視為直接征象;(2)眼球內出血或密度增高;(3)眼球與外界相同,球內出現異物、氣體等;(4)晶狀體出現脫位、膨大等異常表現。間接征象是指影像學特征能間接反映病變存在的情況,雖然不能直接用于疾病診斷,但能為最終確診提供參考。眼球損傷的CT間接影像包括:(1)前房加深。角膜與晶狀體之間存在腔隙被稱為眼房。其中,位于角膜與虹膜之間較大的部分稱為前房,有著中央深、周圍淺的特點。而前房深淺的改變,往往能反映出眼球的病理變化。當睫狀體向后牽拉時,眼前房會變深,如果加深程度超過4 mm,則提示可能出現后鞏膜破裂情況。(2)眼球變大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常見有甲狀腺疾病、眼球后方腫物增生及眼部外傷等。其中,眼部外傷會導致眼球結構損傷,引發球內出血,從而出現眼球變大。
臨床還可以依據CT檢查結果完成對眼球損傷的分型,進而采取針對性治療。輕度的眼球損傷更多會出現前房加深及晶狀體脫位,在積極清創修復后,視力一般能恢復正常;中度的眼球損傷一般會出現眼球變形、視網膜剝離等表現,在清創修復、取出異物的同時,還應當用硅油填充眼球以促使其形態的恢復;重度損傷患者不僅會表現出眼球的重度變形,由于組織結構受損嚴重,無法進行明確辨認。由于已經無法修復并恢復視力,故臨床建議采取眼球摘除術治療。
總結
CT作為臨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能幫助醫師仔細、全面觀察眼球損傷的具體情況,同時還能對臨近組織受損程度進行評估,為后續處理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