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 陳曦 楊迤然


摘要:目的 分析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在老年腎結石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腎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患者接受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比較兩組一次性結石清除率、圍術期指標以及腎功能指標差異。結果 術后影像學檢查發現,兩組患者一次性結石清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與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尿素氮(BUN)、肌酐(Cr)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老年腎結石均有滿意的結石清除率,但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更有助于患者術后較快恢復。
關鍵詞:老年腎結石;組合式輸尿管軟鏡;經皮腎鏡碎石術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病變的常見形式,在老年人群體中發病率較高,外科手術是常見治療方法。目前,隨著醫學治療技術的變革升級,微創治療技術在老年腎結石治療中越來越常見,這是因為微創治療技術不僅可以保證結石清除率,而且充分考慮到老年患者存在的手術耐受性差等問題,具有安全、療效穩定等優點[1]。目前,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都是較為常見的微創治療方法,現為深入了解上述兩種手術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本文選擇醫院于2020年12月~2022年5月間接收的68例患者為觀察對象,資料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腎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61~77歲,平均年齡(70.31±4.31)歲;結石直徑15.2~34.2 mm,平均結石徑直(25.12±3.44) mm。對照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70.29±4.40)歲;結石直徑15.8~34.7 mm,平均結石直徑(25.31±3.29) mm。兩組一般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腎結石;年齡≥60歲;手術配合度高;自愿接受隨訪。
排除標準:伴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或者基礎疾病、慢性病患者;伴有嚴重感染患者;對微創手術治療方案不依從或者中轉開腹手術患者;不接受隨訪患者;有泌尿外科手術史患者;伴有嚴重的髖關節或者膝關節功能障礙患者,導致截石位擺放困難。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取截石位,靜脈吸入復合麻醉,麻醉效果滿意后術區消毒,留置尿管。在超聲引導下行腎穿刺,根據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確定腎中盞或腎下盞入路,置入安全導絲,擴張操作通道直至F22,術者在直視下置入F20 Wolf腎鏡,觀察患者腎結石狀態,確定腎結石后用超聲碎石探針擊碎結石并吸出。碎石滿意后拔出輸尿管導管,留置支架管。術后采取常規抗生素治療。
觀察組患者接受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方法,術前1周于膀胱鏡引導下向輸尿管內置入內支架管,采取靜脈吸入復合麻醉,取截石位,常規消毒處理。經尿道置入Storz輸尿管硬鏡,取出內支架;再次置鏡,膀胱內檢查無異常后,沿輸尿管尋找患側輸尿管開口后,在導絲引導下進入輸尿管內;持續進鏡并擴張直至抵達腎盂;留置導絲,退出硬鏡。沿導絲置入輸尿管輸送鞘,經輸尿管輸送鞘置入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軟鏡抵達腎盂后拔除導絲,觀察腎盞情況。確定結石位置后,經軟鏡工作通道置入鈥激光光纖,調整鈥激光光纖功率0.8~1.5J后,根據患者結石狀態選擇中央碎石或者周邊碎石方法,確保碎石后的最大結石直徑小于0.3 cm,之后可拔出鈥激光光纖,經通道置入超滑導絲,將輸尿管軟鏡置于輸送鞘遠端后緩慢退出,在退出過程中檢查輸尿管內部狀態,確保無異常。患者術后處理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一次性結石清除率、圍術期指標以及腎功能指標差異。圍術期指標包括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出血量等。腎功能指標包括BUN、Cr。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結石清除率比較
兩組結石清除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腎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BUN、Cr值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兩組患者BUN、Cr值均明顯改善,且BUN、Cr值改善幅度優于對照組,兩組腎功能相關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老年腎結石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患者可能不伴有任何癥狀,但隨著結石體積增大,患者可能出現腰痛、血尿等嚴重情況,發生尿梗阻后會導致患者腎功能異常,部分腎臟結石甚至引發感染[2]。臨床治療腎結石的方法多樣,開放手術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多,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方法具有價格低廉、相對無創的優勢,但碎石后還需藥物治療,且結石一次性清除率不夠高。相比之下,微創手術是臨床治療的有效手段,根據現有的手術治療經驗來看,與開放手術治療腎結石相比,微創手術在安全性以及術后康復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已經逐漸成為臨床治療的常見術式。
經皮腎鏡碎石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該術式通過在皮膚與腎臟之間構建操作通道,經該通道置入設備擊碎結石后,取出結石,適用范圍廣、療效確切。組合式輸尿管軟鏡也是老年腎結石患者的常見治療方法,可以輕松到達每個腎盞,尤其是對直徑小于2 cm的中上盞結石,通過鈥激光碎石的方法將巨大結石打碎并取出。從優勢來看,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技術適應用于無嚴重積水的腎盞結石,以及一些不適合行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患者,該術式克服了硬性輸尿管鏡下結石移動與無法處理的問題,具有損傷小、療效穩定等優點[3]。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一次結石清除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證明兩種手術治療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結石清除率。但觀察組患者各項圍術期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證明組合式輸尿管軟鏡的治療方法更利于患者恢復。從技術先進性來看,組合式輸尿管軟鏡具有科技優勢,核心部分可以組合拆卸,并通道遠端設置玻璃蓋片。該系統在光學系統設置上采用了單根光纖技術,可以保證患者腎臟結構成像資料,有視野清晰、成像穩定等優點,可以解決傳統輸尿管鏡療法的弊端。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腎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組合式輸尿管軟鏡的安全性更高,對患者的創傷更小,有助于患者腎臟功能改善。
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術前干預階段,采取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時需在術前7 d向輸尿管內留置雙J管,達到擴張輸尿管的目的。而該治療方法也成為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發生率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二者并發癥發生率出現數據差異的主要原因[4~5]。(2)從術中治療來看,采用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干預時所需要使用的醫療器械多,導致患者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同時,該治療方法可能對腎實質造成破壞,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大出血等嚴重問題。相比之下,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方法主要沿著輸尿管天然腔隙中施加手術治療,最終發現腎結石并將其擊碎。采用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治療可以保證手術安全性,盡管術者可能因為操作破壞腎黏膜,但所造成的出血僅為局部出血,對患者傷害小。同時,兩種手術治療方法在灌洗液流量以及灌注壓上存在明顯差異,組合式輸尿管軟鏡中所采取的灌注方法為人工間斷灌注,因此術中可以更好地控制灌注的液體與流量,并且通過可拆卸的優勢可以彌補傳統輸尿管軟鏡技術易損的弊端。相比之下,經皮腎鏡碎石術需要采取持續灌注的方法實施手術治療,可以保證視野清晰,但是該治療方法可導致腎盂壓力增加,造成更為嚴重的腎臟功能傷害。
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術式的適應證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體外沖擊波隨時定位困難或者手術治療效果不理想者;或伴有結石堅硬而影響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效果患者。(2)患者因為特殊情況而導致手術治療效果不滿意患者,例如過度肥胖、脊柱側彎、復雜腎臟結構等患者,上述疾病患者建立工作通道難度高,因此可考慮采取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手術治療。(3)伴有其他疾病患者,包括基礎疾病、出血性疾病等不適用于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患者。
綜上所述,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老年腎結石均有滿意的結石清除率,但組合式輸尿管軟鏡更有助于患者術后較快恢復。
參考文獻
[1] 祁占濤.組合式輸尿管軟鏡碎石術治療腎結石的效果觀察[J].青島醫藥衛生,2021,53(6):445-447.
[2] 王文斌.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聯合鈥激光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22):80-81.
[3] 韓成賢,任航,阿不都拉·熱合曼,等.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聯合鈥激光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21):92-94.
[4] 魏鵬華,趙銀軒.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老年腎結石的療效比較[J].貴州醫藥,2021,45(1):77-78.
[5] 韓宇平,尚東梅.組合式輸尿管軟鏡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老年腎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8):1935-1937.